在我的记忆里有好多好多的往事值得回味,最最难忘的却是那枚救苦救难的挑花针。
何谓挑花针?
如今的年轻人已经难以见到,当然无从知晓,可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初一直到80年代,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这种挑花边的小钢针。因而对那个时代这枚可以贴补家用,甚至购买黑市粮食来救命的挑花针,却是铭记在心,永世难忘。
花边,又称万缕丝、万里斯,起源于意大利,清末民初传入中国。绍兴、萧山一带流传的花边制作,开始于民国八年(1919)农历八月初六这一天,一位上海商人徐万庆带了4位天主教徒到萧山坎山镇传授意大利挑花技术,并招收了24名妇女当学生,接着在坎山街开设了乔治花边厂。此后,绍萧一带的农村妇女学习这种挑花技艺的越来越多,慢慢地从七、八岁的小姑娘到七十多岁的老太婆都会挑花赚钱了。
这一年,我母亲13虚岁,她听说坎山在招收女工学挑花边,虽然并不知道花边是什么,但出于想挣一点钱,就在她二哥的陪同下,去那里报了名,并且学会了挑花边。初传入时,挑花的针法只有3种,后来经过花边人的创造发明增加到近10种。
母亲挑的花边,已有100多年历史,颜色已变黄
我外婆家在安昌古镇东北的白洋村,母亲学会挑花以后,每隔若干天就要跑20来里路到坎山去“汇花”,挑好的花边经检验过关当场就发放工资。当母亲把白花花的银角子交到我外婆手中时,据说我外婆和邻居们把母亲夸奖得捧上了天。
因而村里就有人请托我外婆,要想把女儿送来请我母亲教挑花。据母亲说,白洋村当年学挑花的姑娘都是她教会的。会挑花的姑娘就是男青年心中的香饽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男方娶妻,总是想方设法去打听姑娘会不会挑花,不像眼下只是打听姑娘是什么学历,在哪个单位工作。
抗战前夕,经营花边的厂家达30余家,挑花工有2万多人,品种从衣边、被口、小盘垫扩大到长茶几套、台毯、床罩等。抗战期间,绍萧一带的花边业销路断绝,渐至停产。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花边业才得以复苏,规模逐渐扩大。
上世纪60年代,绍兴的花边业已发展到有年轻妇女的人家,几乎个个会挑花边的地步。每户人家平时去购买票证上的棉布、棉花、火柴、煤油、肥皂,或者是老酒、香烟,全靠挑花边换来的现金来支付。因此,当年有“一把大铁耙,不如一枚挑花针”的说法。那时一个全劳力的平均日收入在5--7、8毛之间,而眼明手快的姑娘家,如果一天工作10多小时,就能挣到1元左右的挑花钱,所以,一枚挑花针几乎支撑了半个家,说妇女能顶半爿天一点也不为过。
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挑花妇女
在三年困难时期结束以后,姑娘家的挑花钱已不必去购买杂粮,因此她们常常把挑花钱当做私房钱,或购置一只闹钟,或买来一只铜火熜,她们依靠自己挑花边赚来的钱,尽可能把嫁妆置办得体面一点。
妻子嫁来以后,她把在娘家就学会的手艺也带了过来,因此一天到晚,除了生产队出工、搞家务、看孩子,余下的时间就是挑花边,往往都是挑到深更半夜,第二天一早还要去参加田间劳动。那时没有电扇和空调,黄昏时分在昏暗的煤油灯或是15支光钨丝灯的光线下挑花,多么地费眼力,还要忍受夏季暑热或冬季手冷指僵的煎熬,挑花之苦可谓一言难尽。
但如果是农闲季节,年轻姑娘与少妇们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或在屋檐下,或在围墙边,或在花影中,一边飞针走线出神入化地把实针、化三针、网眼、扣针、蛇皮针等针法运用到烂熟于胸的地步,一面还闲聊家常,或是唱着《孟姜女小调》《洪湖水,浪打浪》,这等忙里偷着乐,怕是如今的姑娘们难以体会到的。
花边产品曾畅销海内外,远销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国家创造了许多外汇资金,对提升国家经济实力,增加人民群众的收入,带来许多好处。
圆圆形龙图案花边
如今回忆这段往事,真有苦尽甘来的感觉。想必用母亲挑花钱买一颗纸包糖或一小段甘蔗解解馋,用母亲的挑花钱去缴学费而长大的,现在已经当上父母,甚至是祖父母的后辈们,你们看到老朽这篇文章,一定会想起你们含辛茹苦、日夜挑花的母亲。
八十年代的挑花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