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很多河蟹养殖客户说“养河蟹前半年都会养,后半年难养”,其实不是后半年难养,是前半年预防工作没做好。河蟹塘放苗完成后,很多养殖户也就给自己放假了,对池塘管问较少,放松了管理,后期自然会暴发很多问题,影响养殖。提醒广大养殖朋友放苗后仍要对池塘进行严格管理,可以免去后续很多麻烦。
一巡塘管理
河蟹池塘放苗后,巡塘工作格外重要,巡塘能发现很多问题,问题发现、处理的及时,能有效减少死蟹。放苗后建议3天巡塘一次,做好以下工作:1、看蟹苗(1)查看蟹苗是否有异常情况,如爬边上岸、死亡掉脚等,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找出原因并及时处理。在巡塘时,特别注意温度突然回升、天气突变、雨水较多等特殊情况时蟹苗的活动。(2)查看蟹苗活动情况,通过观察蟹苗的活动情况,准确把握饲料投喂量,早期温度低,蟹苗一般不出爬活动,蟹苗活动代表开始摄食,如活动频繁需提高投喂量。2、防青苔青苔是养蟹的三大难题之一,青苔防不住后面水草保不牢,水草保不牢蓝藻就容易暴发,导致水质更差,死蟹不断。由此来看,防控青苔对于养蟹来说,重要等级“五颗星”。防青苔,建议参考“控苔三步走”:第一步,局部控*。坚持3天巡塘一次,池塘中发现青苔及时用硫酸铜或漂白粉局部、足量、多次控制青苔。青苔不是一天就长起来,防控不能一蹴而就,应及时发现早处理。第二步,肥水抑苔。肥水培养藻类,直接与青苔竞争,从而抑制青苔暴发。肥水产品的选择对肥水抑苔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些肥水产品可能造成适得其反的后果,根据多年实践经验建议使用“肥水肽Ⅲ”肥水抑苔,肥藻、不肥苔。第三步,深水控苔。深水池塘青苔获得的光照少,不利于其暴发,建议早期水深70-80cm。
早期池塘暴发青苔
二水质管理
放苗后水质管理重点为水质检测和肥水稳水,具体如下:1、水质检测放苗后正常情况下水质指标并不容易超标,但由于某些池塘选用肥水产品不当,常常造成水质指标超标或剧烈变化。下肥前后、天气巨变前后、连续晴天等情况下,建议及时到利洋水产药店检测水质,方便准确做好水质管理。2、肥水稳水放苗后肥水是水质管理很重要的一项内容,肥水可以抑制青苔、促进青虾生长、提高蟹苗早期成活率。建议选择利洋“肥水肽Ⅲ”优质肥,定期使用稳藻稳水;下肥前后、天气巨变前后、连续晴天等,根据具体情况使用“碧水安”解毒稳水。
“肥水肽”肥水抑苔
三营养保障
由于蟹苗越冬期间长时间不摄食,体质必然很弱,甚至多数池塘放苗后出现蟹苗趴底“偷死”,造成蟹苗成活率很低。做好营养保障,是提高早期蟹苗成活率的有效措施。1、投喂管理早期做好投喂管理,保障蟹苗基本摄食,有利于体质恢复,建议做好以下几点:测温投喂,水温10℃以上及时投喂;早期足量投喂,投喂率1%以上,并逐渐增加;虾蟹多的地方重点投喂;高蛋白投喂,饲料蛋白含量40%以上;多投喂豆粕等碎料,适当“利苗多”拌料,“开胃”促长。2、营养补充低温期蟹苗放入池塘由于气温低基本不摄食,可以多次“营养快线Ⅱ”泼水,增强营养、恢复体质;或拌料投喂“营养快线Ⅱ”(一般200-300斤饲料/包),营养更全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