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八字高手的独白,天干地支的不传之秘

首页 > 民生 > 作者:YD1662023-04-17 04:12:38

金刚经

“浮屠是瞻,伽蓝是依。如汝宿心,唯佛是归。”

在《惠州荐朝云疏》这篇悼文中,白发苍苍的苏轼深情款款,追忆了侍妾朝云“一生辛勤,万里随从”的情义,同时还表达了对其往生西方的祝愿。此后,苏轼还写下了多篇诗文悼念,文字中饱含对这位红颜知己的眷恋与不舍。

苏轼一生中爱过三位女子,第一任妻子名叫王弗,是他在四川老家迎娶的。不过王弗在26岁的时候就病故了,次年苏洵在开封病逝,苏轼与苏辙两兄弟扶灵回乡安葬父亲。三年丁忧期满后,苏轼就续娶了亡妻王弗的堂妹王闰之为妻,同年12月两人出川后就再也没回过故乡。

王闰之与苏轼夫妻26年,在开封染病不幸离世,享年46岁。王闰之去世3年以后,王朝云又不幸离世,这对苏轼的打击可谓非常大。

然而,这还仅仅是磨难的开始,王朝云离去的次年,苏轼从惠州被贬到了儋州。他与幼子苏过6月渡海至海南岛上,接受着命运安排的一切。

一位八字高手的独白,天干地支的不传之秘(9)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这句洒脱的诗句背后,其实饱含着一位白发老叟的血泪。从1094年到1100年,苏轼身边多位至亲好友先后离世,从惠州到儋州的贬谪之行,使其几乎放弃了自己生还的希望。不过终究是造化弄人,1100年1月宋哲宗病逝后,其弟弟赵佶继位,苏轼又被调离了海南岛。

他在6月份离开海南,7月中下旬抵达广西廉州赴任,不久后又改为舒州团练副使。由此,苏轼开始踏上了属于北归之路,他在同年十二月十九日第二次抵达韶关南华寺。然而,此次前来却是物是人非,住持重辩长老已经圆寂两年之久了。

东坡居士只好在长老的舍利塔前,摆上各种瓜果香花祭奠,还写下诗文追忆了自己与重辩长老的因缘。除了追忆长老外,苏轼还回顾了自己这些年的境遇,在瞻仰六祖功德塔后写下了一段文字。

一位八字高手的独白,天干地支的不传之秘(10)

苏轼在黄州

“伏以窜流岭海,前后七年;契阔生死,丧亡九口。以前世罪业,应堕恶道,故一生忧患,常倍他人。今兹北还,粗生有望。伏愿六祖真空大鉴禅师,示大慈愍,出普光明,怜幼稚之何辜,除其疾;念余年之无几,赐以安闲。轼敢不自求本心,永离诸障,期成道果,以服佛恩。”

苏轼以为自己必死无疑,没想到还能活着返回,这7年的经历令其百感交集。自贬谪到岭南以来,多位亲友相继离自己而去,他开始深信因果。原来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宿世恶业现前的结果,故而自己一生才忧患多于常人。

现在北还有一线生机,年迈的苏轼向六祖大师请求,希望自己能够摆脱疾病的困扰。多年饮酒食肉的放荡生活,使得苏大学士患上了严重的痔疮,折磨得他痛不欲生。苏轼说自己反正也没几年寿命了,但愿能够安闲地走完余生。

当然,此时的他将佛教摆在了相当重要的位置,以此作为自己晚年的归宿。而除了曹溪禅宗之外,远在千里之外的庐山东林寺净宗,也是苏轼佛教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

曹溪绝唱,东林遗风

遇赦北还的苏轼,在南华寺写品尝了曹溪水、观瞻了六祖袈裟,完完全全地将此作为“真依”。而“禅净合流”作为宋朝释教的风气,自然也深刻地影响到了苏轼,有诗为证。

一位八字高手的独白,天干地支的不传之秘(11)

曹溪绝唱

“扁舟震泽定何时,满眼庐山觉又非。春草池塘惠连梦,上林鸿雁子卿归。

水香知是曹溪口,眼净同看古佛衣。不向南华结香火,此生何处是真依”

毫无疑问,苏轼与庐山是有缘的,他早年曾写下著名的《题西林壁》,即“不识庐山真面目”那一首。而西林寺与相隔不远的东林寺,同为庐山脚下的历史名刹,前者因苏轼名扬天下,后者则因庐山慧远大师遗风不绝。

东晋成帝咸和九年(334)出生与雁门楼烦的慧远大师,俗家姓贾,是家境殷实、学富五车的才子。他23岁的时候跑到襄阳释道安处听讲《般若经》,大受感动,于是便削发为僧,成为道安门下的弟子。

当时天下大乱,襄阳道安察觉到情况不对,就令弟子们分散到各处弘法。慧远选择南下,先到了荆州上明寺暂住,后来又看中了环境清幽的庐山,于是就将此处作为自己的修行地。他这个人非常有定力,《高僧传》称其“三十年影不出山,迹不入俗”,是戒行精严的高僧。

许多人仰慕慧远的名望而追随他,庐山东林寺由此成为南方佛教中心,与北方的长安鸠摩罗什僧团平分秋色。不过,与罗什大师译经垂范后世不同,慧远大师的功绩在于净宗。

一位八字高手的独白,天干地支的不传之秘(12)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