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刘世涛(沧州市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总工)
混凝土养护的目的是保证浇筑成型的混凝土的环境温度、湿度满足一定的要求,使混凝土到规定的龄期时具有满足设计要求的使用功能。对华北平原地区来说,夏季气温高、昼夜温差小,环境湿度小,尤其今年华北大部干旱少雨,对混凝土的施工尤为不利。
对混凝土的养护,从以下三个原则出发:防、抗、放。
“预防为主”是我们任何措施的首选,从本质上实现我们的要求,而且是最经济的措施。若预防措施无法实现,则在既定目标的情况下再考虑抵抗、释放等措施。首先从预防角度考虑,防止混凝土温度过高。从原材料使用上,选用水化热低的水泥,使用高效减水剂,减少水泥用量,增加掺和料的用量,把骨料放入遮阳棚中、洒水降低骨料温度,搅拌用水中加冰块降低温度;从施工时间上选择温度低、湿度大的夜晚施工;对于墙体、板等结构部位不使用铁质模板。再者从抵抗混凝土水份蒸发、湿度变小的途径上采取施工措施。浇筑成型的混凝土表面减少与空气接触的时间,及时进行密闭覆盖。对于墙体、梁等不易覆盖保湿的结构部位表面进行淋水养护、喷洒养护剂等措施保持混凝土的湿度。最后,对于其他措施无法解决的混凝土温升过快、温度过高的大体积混凝土,采取“放”的措施,把热量引到混凝土的外部:混凝土内部预理水管,通入冷却水,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
END

8
邓承飞(湖北中阳明集团当阳市中阳建材有限公司,总工)
笔者接触了很多工地,施工人员都错误的认为:混凝土夏季没有必要养护或者对养护的重视不够,他们认为:浇筑完几个小时就凝固了,简单地做做收面工序、洒洒水就行了。但是现在的商混都使用了减水剂,当混凝土刚刚终凝时,才完全失去塑性;此时,水泥水化已经开始,而且反应激烈,水化热的积聚会使混凝土温度升高,其内部含有大量的水份,如果不及时养护,就会通过毛细孔挥发出来,这样就形成早期裂缝,对混凝土强度的形成造成不利影响,产生一系列质量问题,所以夏季的混凝土一定要做好振捣、压实、抹面、覆盖、浇水、保湿等养护工作。
南方的夏季雷雨多、台风多、昼夜温差大,本人根据实际操作经验,认为主要做好以下几点养护(按施工部位分别介绍):
(1)做好施工技术交底的同时强调养护的必要性,以书面形式,一式两份进行技术交底。例如:《混凝土使用说明书》、《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路面地坪施工养护注意事项》等等,供需双方的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签字认可。让项目管理层高度重视,做到提前预防。
(2)夏季错峰施工:避开中午高温时段(当气温高于35℃时,中午11∶00~15∶00应停止施工),避免太阳直射,因为此时段浇筑的混凝土,表面很快假凝,内部水份会迅速蒸发,形成裂缝。
(3)路面混凝土应选择早晚施工,避开中午高温时段、错开大风、雨天等恶劣天气。浇筑、振捣、压实、收面完成后立即覆盖草袋或麻片、毛毡等物,终凝之后2~3h即可浇水,让其保持湿润状态养护14d。并在24h小时之内切缝。施工过程中严禁表面洒水、洒干水泥粉收面,否则会引起起 皮、起灰、开裂等现象。
(4)浇筑梁板:夏季水份散失较快,浇筑前应将模板充分湿润,但不得有积水。在初凝前应在混凝土表面进行二次振捣,终凝前二次压实、木搓子抹平不少于二至三次,必要时采用铁滚筒来回碾压两遍以上,应立即覆盖薄膜、草袋或麻片、毛毡等物,及时浇水养护14d。
(5)剪力墙、柱:先带模养护3~5d等水化热峰值过后,拆除边模时,可以采用塑料薄膜包裹法自养护,封闭混凝土表面并阻止水份蒸发。
(6)大体积混凝土:首先要从配合比设计上考虑质量控制和养护问题,比如,提高矿粉、粉煤灰等掺合材用量,选择低热水泥、降低水泥用量、选用干净的骨料,使用缓凝型或超缓凝型减水剂等。这样既能降低混凝土绝热温升,降低水化热峰值温度,又能减少裂缝产生的几率,有利于养护。混凝土浇筑后及时用保温材料覆盖,(根据温度验算要求,确定覆盖保温层厚度。可以先盖一层塑料薄膜,然后铺上一层或两层以上毛毡、草袋、等物蓄热保温),并及时浇水保湿,控制好内外温差,养护14d;必要时表面进行蓄水养护。
商混养护要求做到及时而充分,把握住“养护头七天,关键是前三天,最最关键第一天”。如果第一天失水过多,所造成的缺陷可能后期难以弥补,因此,第一天及时而充分的湿养护,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渗性、抗裂性都十分关键。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