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戴河海滨滩涂
07
没有消息来源的人,也从蛛丝马迹中看出了端倪。
正在向阳湖“五七”干校劳动的老作家陈白尘在10月1日的日记中写道:
国庆。昨晚无社论,今日收听广播,天安门亦无游行,是解放以来所未见,甚为纳闷。岂首都发生什么变故?想到南京家书中的备战说,怀疑更深。大家亦都惊异,但未议论。(注19)
原中联部副部长伍修权当时被关在秦城监狱,他后来回忆:
我从国庆节期间的报纸上,看到林彪的名字不见了,开始还在外国来的贺电上出现过,只是不像往常那么显眼,渐渐地就完全消失了。当时有几个外国首脑来华访问,周总理出面接待时,按照惯例总是要代表*和林彪对他们表示欢迎,可是在周总理的讲话中,却只代表*不提林彪了,我便猜想到可能是林彪出了问题。
一个多月后,专案组提审伍修权,调查林彪的有关情况,证实了他的判断。(注20)
著名翻译家杨宪益当时关押在北京某监狱,十几个人一间房,手上只有一本小红书《*语录》和《老三篇》,要求每天集体学习《人民日报》,背诵《老三篇》和小红书前面林彪写的《再版前言》。1971年国庆节,报纸上登载的西哈努克的贺电里只提*和*,不提林彪。杨宪益判断:林彪出问题了。于是,他把小红书前面的《再版前言》撕掉。过了一个月,看守进来收缴小红书,并逐本检查。翻到杨宪益那一本时,没有看到《再版前言》,看守略为踌躇,就把小红书退给他。看守离开后,其他犯人都问为什么,杨不敢多言。又过了一个月,进来一个年轻犯人,才知道林彪已叛逃。杨宪益很得意,认为这是他在坐牢期间做的唯一一件痛快事。(注21)
正被监护的罗瑞卿大将也从报纸上分析出了林彪已经垮台,高兴得几个晚上睡不着觉。后来,他写了13万字揭发林彪罪行的材料,还写了一首诗《答友人》:(注22)
林贼蛇蝎心,蔽空犹乌云。
篡权之狠毒,远超狗彘行。
北戴河郊外即景
08
有人欢喜有人愁,林彪的亲信们狼狈不堪。
根据*指示,中央没有马上对黄、吴、李、邱采取措施,而是给了他们10天时间“争取宽大处理”。
徐向前元帅晚年回忆:
黄永胜在三座门召集我们传达文件,念着念着,念不下去了,让别人代念,做贼心虚嘛!(注23)
林彪和黄吴李邱
《陈毅元帅的最后岁月》一*述了这次传达中的另一个细节:
往日一散会,黄永胜的大红旗就“呼”地开到最前头,主人盛气凌人地第一个钻进汽车,扬长而去。
今天,黄的司机依旧把车开到最前头。黄永胜依然第一个走出来,但他面色紧张,神情恍惚,不耐烦地挥挥手,示意司机把汽车靠边,然后恭候在门前,对每一位扬眉吐气、昂首挺胸走出会场的老帅赔着笑脸。他伸伸手,好像是请老帅们上车。
走在前面的徐向前仿佛根本没看见,笑着对陈毅说:“真应该在这里干一杯!可惜没菜!早知是这件大好事,我们每人带些菜来。”
“对吆!”陈毅朗声应道:“回家吃晚饭时,先干一杯!”
院内汽车所剩无几,黄永胜仍站在门口,脸上挂着呆滞、沮丧的苦笑,往日笔直挺起的身躯,仿佛突然断了脊柱。(注24)
北戴河火车站里的机车文物
09
有些人想得更多、更深。
在“九一三”事件中,最忙最累的是*,殚精竭虑,废寝忘食。他的侄女周秉德记述,当人民大会堂东大厅只剩下*、纪登奎时:
突然,一阵嚎啕之声如江水崩堤猛然暴发,这是一种长久的压抑到了极限,终于无法再压抑而暴发的哭声,一种痛楚无比撕肝裂肺的痛哭。纪登奎一下呆住了:不是亲眼目睹,他压根儿不会相信,发出这种哭声(的)不是别人,正是面对墙壁双肩颤抖的*!就是刚才还和大家一样露出久违的笑容,举杯庆祝这不幸中的万幸的*!
纪登奎被吓坏了,赶快安慰:
“总理,总理,林彪一伙摔死了,这是不幸中的万幸,应该说是最好的结局了,您该高兴,对不对?”说完他自己才意识到,自己分明在重复着总理刚才讲的话。
*回过身来,双肩依然在颤动,脸上老泪纵横,他摇着头,声音嘶哑地反复说:“你不懂,你不懂!”(注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