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是什么特殊日子,11月19日是什么神仙日子

首页 > 民生 > 作者:YD1662023-04-18 02:41:16

截至今年清明节,豆瓣“网络公墓”小组已经聚集了13650名组员。从2020年成立至今,这个小组不乏关注。网上祭奠已不算新鲜事。如今,不仅是形式,祭奠的内核也在发生改变。

有人祭奠青春,

有人写下童年的“墓志铭”

2020年11月19日,赵婧文暗恋一年多的男生和其他女生恋爱了。

她把这段感情经历写成将近3000字的回忆文字发在“网络公墓”小组,标题为“祭奠一段闪闪发光的回忆”。

“十七八岁的那种暗恋,是特别珍贵的情感体验,而且当时难受的感觉又是那么清晰,一点一滴情感我都害怕之后会忘记,于是当天我就把这些都转换成文字性的东西,记到备忘录里了。”

赵婧文说,这是她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在“网络公墓”小组发帖。“我在平凡幸运的青春期,选择了葬爱。”

11月19日是什么特殊日子,11月19日是什么神仙日子(1)

赵婧文当时的朋友圈

除了青春,“网络公墓”里还有对童年的祭奠。

“那天我偶然看见了公墓小组,当时,我的脑海里第一时间就想起了逝去的童年。”今年3月,杨俊杰在小组里发了一篇回忆童年时代的帖子。

他认为,祭奠和纪念的区别,在于其对象是否还存在或有生命,以及使用者的心境。“在我看来,童年已经失掉了生命力,所以可以祭奠。” 杨俊杰说,“网络公墓”里的帖子算是他写下的“墓志铭”。

埋葬迷茫的一年半后,

她选择重新上路

在杨俊杰看来,“网络公墓”是一个可以让人安放自己内心的地方,那些难以释怀的、值得纪念的情感或者事物,都可以埋在里面。他说,有人选择“埋葬”后,放下过去,重新上路;也有人选择倾诉后又带着那些记忆继续前行。

李月应该属于前者。今年2月,寒假刚刚结束不久,正在读大二的她坐在返校的列车上,望着车窗外倏忽而逝的风景,“好像过去一年半的校园生活也是这样过去的”。

“高考之后,我变得像没有方向的船,在生活里随意飘荡着。”李月说,大学的专业选择来自父母的建议,自己完全不了解。课堂上没有听过课,课后也没有参加什么活动,没有交到朋友。整晚熬夜看小说,浑浑噩噩地度过了大一。

新学期来了,李月首先要应对大二上学期的延期考试。她坐在车上,一个念头突然冒起,“我的人生不能就这么完了,我的未来还有很多很多年,不管怎么样不能年纪轻轻就成为了一个暮气沉沉的人。”

想通后,李月决定把这段迷茫彷徨的记忆记录在“网络公墓”小组,并希望此后能认真做好每一件事。开学以来,她顺利通过了考试,周末也会约上朋友出去玩,大学生活又充实了起来。

11月19日是什么特殊日子,11月19日是什么神仙日子(2)

李月现在的周末生活

今年,距离赵婧文“埋葬”那段感情快三年了,她更坚定地认为,当时写下那些文字是正确的决定。

“并不是所有感情生根的时候都想要它必须开花结果,或许当时悲伤滔天,但现在回过头看,那么单纯又赤诚的爱慕以后肯定不会有了,在记忆里,它年轻又闪闪发光。”她说。

怀念的情绪不止在清明,

这天她要去演唱会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缅怀逝人的重要时节。

杨俊杰记得,小时候的清明节,长辈们会驱车几小时,带他去为先人们祭扫,他还会买祭奠用的纸来折,听爷爷奶奶说很多关于长辈的故事。

杨俊杰所说的这些传统的悼亡形式随着时代发展有了新的变化。

在赛博空间里,不受时空的限制,人们的情感得以进行更为具象化的记录与保存。与此同时,祭奠的内核也开始发生变化,从某个人到某种情感、某段时光甚至某个事物。

这或许也是清明节本身的独特况味。中国古代文学里,清明既有“路上行人欲断魂”的哀愁,也有“遥听弦管暗看花”“人生有酒须当醉”的恣意。

歌与哭,喜与悲,生与死都可以集中在这一天。

按照传统习俗,赵婧文需要在清明节这天祭祀故去的爷爷。但她认为,这些怀念的情绪,在平常日子里也会不经意间翻涌而上。因此到了清明,她反而更愿意去感受这个节日其他的气氛,比如春天的踏青。

“这个清明我刚买了最喜欢的乐队的live(livehouse,现场演出)门票,我可能会一直怀念当天的live。”她说。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赵婧文”“李月”为化名)

韦香惠

来源: 中国新闻网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