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其中,透视线在进行场景绘制时很常用,开启「绘图辅助」后可以按照多点透视绘制平直的建筑结构线;在一些比较特殊的构图中,你也可以用对称线下的「绘图辅助」绘制轴对称或原点对称的图案。
选取与变形
在左手区域左数最右边的「选取」和「变形」工具经常是组合使用的。在「选取」工具界面中,你可以选择「自动选取」来自动识别边缘进行选区分割,这类似于 Photoshop 中的魔棒工具;当然你也可以直接用笔选择「手绘选取」的方式画出选区分割线,或者使用矩形和椭圆选取进行选择。
你可以在选取完选取后点击「储存并加载」,这里会有一个类似图层库一样的「选区库」,可以保存以往的选区状态,避免多次对同一选区操作时的繁琐,我以多次血与泪的教训告诉你,一定要勤保存,别问为什么。
选择选区后,你可以直接点击画笔工具,这时选区外的部分会自动罩上一层「选区蒙版」来防止你的作画超出选区边界外。顺便一提,你可以在「操作 - 偏好设置 - 选区蒙版可见度」中改变这些让人眼晕的线条的可见度。
「变形」工具可以对选区或者整个图层内容进行常规的移动和变形操作。
唯一值得说明的部分是图中的默认为「双立体」的边缘插值算法,打开后,这里有在处理形变图像边缘时三个不同的运算方式:「最近邻」「双线性」「双立体」。这里我摘取了翻译官方说明文档中的描述:
- 最近邻:在插值点使用最近像素点的信息。这种算法可以产生最清晰准确的结果,但也会使图像产生锯齿。
- 双线性:考虑了插值点周围 2x2 像素区域内的信息。这种算法的结果比起「最近邻」相比更加圆润。
- 双立体:考虑了插值点周围 4x4 像素区域内的信息。这种算法能提供最平滑的结果,但由于样本区域变大,图像会更加模糊。
调整
在「调整」选项列表中,提供了诸多后期调试画面所需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