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到底发生了什么,1943年4月25日发生了什么

首页 > 民生 > 作者:YD1662023-04-19 06:03:09

在村东南角的一个大院的东厢房里,一场军事会议正在紧张进行,会议的内容是布置冀鲁边军区司令部侦察通信工作,会议的主持人是教导六旅原副旅长兼冀鲁边军区副司令员黄骅。

其实黄骅早就是这支部队的主要负责人,虽然他名义上是副旅长,其实是旅政委。

在八路军的指挥体制下,副旅长的职权跟旅长不相上下,这让原旅长邢仁甫很不满。

邢仁甫,1910年出生于河北沧州,也是穷苦出身。

他年幼丧母,继母又被日军*害,跟日军有血海深仇。邢仁甫也是老革命,18岁就加入组织。

抗战爆发后,邢仁甫奋不顾身参加抗日,组建起抗日武装三十一支队。

凭着对地形的熟悉,邢仁甫带领三十一支队多次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让敌人防不胜防。

他的队伍也由当初的几百人,发展壮大到3000余人。

由于他的队伍积极抗日,得到百姓拥护,日军多次围剿都无功而返,还损失惨重。

在沧州一带,提起邢仁甫,百姓无不竖起大拇指,敬佩有加;日军则闻风丧胆,恨之入骨。

1938年5月八路军来到冀鲁边区后,对屡建奇功的邢仁甫非常看重,任命他担任冀鲁边区军政委员会主席、冀南六支队司令。

1941年2月,邢仁甫六支队升格为八路军115师教导第六旅,他任旅长。

1941年3月,成立冀鲁边军区时,上级又任命他为军区司令员。

由此可见,上级对邢仁甫还是重用的。

1943年5月,为了让邢仁甫的作战指挥能力更上一层楼,上级决定让邢仁甫延安学习。

这本来是一件大好事,因为在抗大,主席担任教委主任,林彪曾经任校长,我军的很多著名战将执教,如罗荣桓、罗瑞卿、谭政、彭雪枫、陈光等。

仅仅是抗大第一期,就诞生了开国22个将帅。

毫不夸张地说,抗大是将军的摇篮,如果邢仁甫到延安深造,也是一种很好的提升。

然而邢仁甫虽然入了党,但是思想跟不上,他把部队当成自己的私产。接到上级让他到延安去学习的通知,邢仁甫很不高兴,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

他认为,六旅是自己一手带出来的子弟兵,自己一走,队伍就交给黄骅了,这是上级变相剥夺自己的兵权,这跟要自己命差不多。

再加上手下煽风点火,邢仁甫就更加抵触,把自己的搭档黄骅当成了眼中钉。

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邢仁甫敌视黄骅还有其他原因,那就是自己贪图享受,而黄骅却强调要艰苦朴素。

邢仁甫抗日有功,受到各方的赞扬,就有点飘飘然,把自己当成救世主,生活开始腐化。

他吃得比战士们好,穿得也更好,出门不想走路,让别人给他抬轿子。

而且邢仁甫还热衷于女色,为了女人,他大肆贪污公款,为女人购买奢侈品,跟旧军阀没什么两样。

而黄骅是长征过来的干部,始终牢记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不搞特殊化。

黄骅身居要职,体弱多病,本来可以按规定吃“保健饭”、“保健菜”,但他却坚持跟士兵同甘共苦。

当时敌人一直扫荡,日子非常艰难;黄骅心存爱民之心,时刻惦记百姓苦难。

他把群众挂在嘴边,教育大家勒紧腰带,“省下一点钱粮,去救济苦难的同胞”。

群众眼睛是雪亮的,他们把黄骅当成亲人,把邢仁甫自然看成了坏人。

这让邢仁甫更加妒忌和仇恨黄骅,觉得他太碍事,只有除掉他,自己才能继续享乐。

1943年5月,邢仁甫将自己的铁杆弟兄保卫部长杨静侯、后勤部长潘特、卫生部长刘永生、秘密召集起来,开了一个黑会,对他们煽风点火。

“兄弟们,这次上面调我去受训,实际是夺我的权。我一走你们就成了孤儿,姥姥不疼舅舅不爱,可怜巴巴,日子一天不如一天。”

“这一切全是那个黄南蛮(黄骅)造成的,只有除掉他,大家才能继续过好日子。”黄骅恶狠狠地说。

听他这么一说,亲信们摩拳擦掌。

“大哥,*了他上面怪罪怎么办?”潘特担心地问。

“你真笨,咱们可以嫁祸日本人啊”,邢仁甫说。

于是,一个罪恶计划悄悄酝酿。

6月30日下午,邢仁甫得知黄骅要在晚上召开会议,心里大喜,他立刻通知自己的亲信准备武器弹药,打算行动。

这时候,天空阴云密布,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一场风暴即将来临。

而黄骅对此全然不知,因为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人”会对他下手。

1943年到底发生了什么,1943年4月25日发生了什么(5)

邢仁甫

前面说过,邢仁甫虽然没有上过军校,但打仗却有一套,概括起来就是稳准狠。

在动手之前,他先让自己的亲信、一分区司令部参谋周云峰进到会场察看情况,当内应。

周云峰进去之后,站在距离门口不远的地方,装作认真听报告。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手身穿蓑衣,*气腾腾向会议室一步步靠近。

就在三分区司令部参谋长林兆刚站起来要发言的时候,突然,门被推开了,一个头戴斗笠身穿蓑衣的人风风火火走了进来。

黄骅抬头一看,是新编手枪队队长冯冠奎,他面带微笑示意对方落座。

先前进去的分区司令部参谋周云峰往旁边一闪,冯冠奎以闪电般的速度从蓑衣下掏出手枪。

在六旅,冯冠奎是有名的神枪手,出枪速度快,但黄骅也快。

怎奈周云峰遮挡了视线,黄骅拔枪的时候,冯冠奎手中的枪已经响了。

随着一声罪恶的枪声,黄骅高大的身躯倒下了。

接着,冯冠奎等人开始点射,陆成道、陈云彪、齐耀庭等同志也倒在了枪口之下。

几个警卫员听到枪声,觉得大事不好,以为遭遇日军袭击,他们随即拔枪往会议室赶去。

在会议室门口,他们和冯冠奎狭路相逢:“冯队长,出什么事了?”

狡猾的冯冠奎往前面一指:“敌人往那里跑了。”

警卫员一转身,冯冠奎枪响了,警卫员躲闪不及中弹。

1943年到底发生了什么,1943年4月25日发生了什么(6)

【红军时期的黄骅(左),为了纪念黄骅同志,1945年8月黄骅牺牲地新青县改名为黄骅县,1989年撤县建市,即河北省黄骅市】

冯冠奎则借着夜色,消失在茫茫青纱帐。

战士们闻声来到会议室,里面血流满地,惨不忍睹。

这起骇人听闻的惨案,被称为大赵村惨案。

惨案中除了黄骅,还有军区司令部参谋陆成道、政治部锄奸队长陈彪、司令部侦察股副股长崔光华、一分区司令部参谋董兴根等7名同志壮烈牺牲,4名同志身负重伤。

1943年到底发生了什么,1943年4月25日发生了什么(7)

黄骅副司令员遇难的消息传到延安,主席拍案,下令彻查。

朱老总也说:“一个优秀的指挥员说没就没了,一定要查清楚,给家属一个交代!”

很快,在会议上做内应的周云峰落网,可冯冠奎却带着邢仁甫给的金银细软逃往敌占区。

而邢仁甫则开始演戏,在黄骅葬礼上声泪俱下:“黄骅,我的好兄弟,好领导,好战友,我一定要为你报仇,抓住凶手,将他抽筋剥皮!”

为了演得更像,邢仁甫还亲自签发了对凶手的通缉令:

冯逆冠奎于六月三十日晚七时许率十余人叛变,刺死我边区*黄骅、陆成道同志,凶残万状……边区军民,无论男女老幼,皆应协力同心缉拿凶手归案法办。

但是邢仁甫的表演瞒不过六旅的干部战士,大家心知肚明,知道邢仁甫是在演戏。

大家都知道,冯冠奎原来是个无恶不作的土匪,投靠支队的时候大家都不愿意。

唯独邢仁甫力排众议说:“谁说土匪不能抗日,东北抗联的谢文东就是土匪嘛,只要抗日,既往不咎。“

邢仁甫不但接纳了冯冠奎,还对他恩宠有加,把自己缴获的日军手枪给了他,让他担任军区司令手枪队长。

后来冯冠奎匪性难改,屡次违反军纪*扰百姓,从而引起民愤。

然而邢仁甫每次都极力护短,大事化小,最多关冯冠奎几天禁闭。

冯冠奎因此对邢仁甫忠心耿耿,成为其死党。

因此,黄骅被害,冯冠奎消失,邢仁甫难以洗脱自己。

但是怀疑归怀疑,苦于没有证据,大家也只能干瞪眼。

不过俗话说纸里包不住火,邢仁甫的阴谋很快败露。

原来,邢仁甫虽然没有被揪出来,但已经感到处境危险,他找到自己的亲信、冀鲁边军区独立团团长冯鼎平面授机宜:“上面要查办我们,我打算到日本人那边去,日本人承诺给我个中将,给你个少将,你赶快联络弟兄们,把队伍拉出去。”然而独立团多数官兵不愿意跟冯走,冯鼎平一个光杆司令自然不敢去,他随即将这一情况向上级汇报。

1943年到底发生了什么,1943年4月25日发生了什么(8)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