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祖先是河南人吗,客家人从河南哪里迁移过来

首页 > 民俗文化 > 作者:YD1662023-04-14 06:02:36

广州珠玑路

珠玑一词在客家人心里颇有分量

当然,无论时间和空间有怎样的变换,广东陈氏仍然记得自己根在何处。

清光绪十四年(1888)四月,48位陈氏绅士名流,联名向全省各地的陈姓宗族发出信函,邀请各地族人派人到广州商讨筹集资金,修建书院。为宗族子弟赴省城备考科举、候任、交纳赋税、诉讼等事务提供临时居所。

书院建成那天,这一帮老陈们,把写着“颍川堂”三个大字的牌匾,恭恭敬敬地挂在了书院的大门上。

02

从冠以客名,到以客为名,

客家人走了多少年?

当然,这都是后话。

到访陈家祠的游客,大多为了寻找拍照好看的角度;站在陈家祠里的陈氏后人,祈求先祖庇佑。至于陈氏先祖一路向南的迁徙之路,早连同那些筚路蓝缕、创业维艰的故事,散佚在了珠江的晚风里。

客家人祖先是河南人吗,客家人从河南哪里迁移过来(5)

陈家祠

中国历史上有十次规模较大的移民事件,永嘉之乱、安史之乱和靖康之变,导致了中原人大批量南迁。

尤其是北宋末年,靖康之耻,天子蒙尘,金兵南下,高宗南渡,中原居民大规模南迁。

关于这次逃亡,很多明清小说、戏曲中都有记载。累计南下移民500万,是最大的一次中原汉民族南迁。

今东南各省,甚至远至福建、广东都有大量北方移民。这次移民活动,形成了今天世界上影响巨大的客家人族群。

军哥又问我:“你还记得福和那些客家村吗?”

初夏时节,军哥驱车带着我们几个小朋友走访增城。首先去品味的,既不是山明水秀间的派潭温泉、民宿,也不是代表了岭南六月荔枝丹的仙村,而是七拐八绕来到中部的福和。

客家人祖先是河南人吗,客家人从河南哪里迁移过来(6)

增城中新镇岗埔村客家围屋

如果没有真正站在这片土地上,很难体会到一个“客”字代表了怎么样的五味杂陈。

那是一个没有一丝风的大晴天,我们顶着太阳来到池岭村。池岭村在增城和从化的交界处,一条窄窄的乡村小道连接起池岭几个自然村。村与村之间,尽是低山丘陵。

山脚下每一处稍稍平坦的土地,都种上了水稻、香蕉和龙眼。

给我们当向导的小伟哥介绍,池岭三个自然村,原住民都姓郭,北方来的。

他带着我们走访,一边羡慕隔壁从化的旅游业可以赚钱,一边又无不伤感地说:有条件的基本都搬到镇上住了,山里条件太不方便。

客家人祖先是河南人吗,客家人从河南哪里迁移过来(7)

池岭村一瞥

来广州之后,读了几本客家文化的书,加上实地走访,才对客家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明朝客家人来到岭南时,岭南早已不是地广人稀的“低密度社区”了,平原地带如珠三角、潮汕沿海早已是广府人和潮汕人的地盘。

这批客家人只能像插花一般,一小撮一小撮地聚居在崇山之间。没有路,自己开,没有地,自己垦,想方设法活下来。

他们被冠以“客”名,到主动以“客”为名,造就了可以与广府文化、潮汕文化相抗衡的客家文化。

尽管在全世界的客家人在习惯和语言上有不少差异,但他们的精神内核趋于一致,那就是从北方古老中原一脉相承而来的抱团与坚韧。

03

见面不说靓仔,

每个人都是老乡

得知我们是河南人,小伟哥强调了好几次“我们客家人,都是北方来的。”

我告诉他,我是河南来的新客家人。

来穗第一站,选择了有老广生活情调的西关,住的地方紧邻永兴坊、恩宁路和荔枝涌。

客家人祖先是河南人吗,客家人从河南哪里迁移过来(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