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泼水节图示,难忘的泼水节的时间地点

首页 > 民俗文化 > 作者:YD1662023-04-21 04:46:38

2. 课文第一小节,“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环境描写,巧妙的烘托出泼水节热闹喜庆欢快的气氛。“火红火红”,abab式的叠词要进行积累。

3. 第2小节,交代了时间、人物,“特别高兴”、“敬爱的*总理”,让我们感受到了傣族人民对即将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激动、幸福之情。

结合我们课题质疑环节的“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令傣族人民特别难忘呢?”在读完第二小节之后,可以用上“因为……所以……”说一说。

“特别”还可以换成哪个词,放在句中保持句意不变——“非常”、“十分”,就是让孩子运用换词的方法来理解词语。

难忘的泼水节图示,难忘的泼水节的时间地点(5)

4. 第三小节主要描写傣族人民欢迎周总理的盛况。

关键词“赶”我们能体会到傣族人民急切、激动的心情。

通过几次朗读,孩子要通过想象场景、反复读文,感受傣族人民热烈的气氛以及对周总理的热切期盼与爱戴之情。

通过“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感受人们铺上鲜花的地毯,用最热情的方式迎接最尊贵的客人——敬爱的周总理。还可以再次朗读之后,引导孩子想象说话:为了欢迎周总理,从岸边到江面,从地面到空中,处处热闹喜庆。结合例句:人们在地上 ,在江面 ,看空中 。通过想象、说话练习。

难忘的泼水节图示,难忘的泼水节的时间地点(6)

朗读之后,关注“一条条”、“一串串”,通过对比换成“一条”、“一串”之后的句子,孩子们能说出“一条条”、“一串串”说明龙船、花炮多,欢迎的场面热烈而盛大,也让我们看到了傣族人民对周总理的爱戴之情。

为什么傣族人民会这样欢迎周总理呢?这个时候可以给孩子再介绍周总理是我们新中国的第一任总理,每天他都夜以继日,非常繁忙,要处理党和国家的大事,为了和傣族人民共同庆祝泼水节,总理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不远万里来到傣族人民的身边。这样一位关心傣族人民的好总理,傣族人从心底里欢迎他,尊敬他,爱戴他。

介绍完资料之后再读第4句,孩子们的感情就能够把握了: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要读出傣族人民对周总理即将到来的急切、激动之情,读的语速要稍放慢一些。

难忘的泼水节图示,难忘的泼水节的时间地点(7)

5.课文的第四小节,通过描写周总理的衣着,神态,动作,让我们感受到了周总理的平易近人,与傣族人民亲如一家。可以图文对照,先观察图片中周总理的穿着和神态,之后再去读文。

读第1句,孩子们能够体会到周总理的平易近人及发自内心的高兴之情,读第2句感受周总理与人民共舞,与傣族人民亲如一家的美好画面。

5. 第五第六小节,主要写的是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互相泼水祝福,与傣族人民心连心、同喜同乐。

可以让孩子用横线画出描写周总理泼水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描写傣族人民泼水的句子。并想象说话:周总理在为人们祝福时,会说些什么?可以引导从周总理对老人,对年轻人,对孩子等角度考虑,会为他们送出不同的祝福。

同时,还要通过关键词:象脚鼓、凤凰花、银碗、柏树枝,几个词语,让孩子说一说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也就是练习借助具体事物复述课文。这是在锻炼孩子们复述课文的能力,也是在教给孩子们复述课文的方法。

难忘的泼水节图示,难忘的泼水节的时间地点(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