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带鱼,想必大家并不陌生。作为一种国人普遍都会食用的一种鱼类,它的名字可以称得上是家喻户晓,是我国“四大海产”之一。近年来,我国带鱼的产量一直保持在每年110万吨左右,占到全世界带鱼产量的80%,我国带鱼的市场可见一斑。然而在带鱼市场经济繁荣的背后,却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隐情。
说到海鲜产品,大家都会想到商场里海鲜区琳琅满目的海产品区域,又或是人声鼎沸、欣欣向荣的海鲜市场,这些热闹的交易场景很难让我们与海鲜产品的大量减少关联起来。实际上,野生海鲜的的数量正在大幅度的减少,曾经的四大海产其中的小黄鱼、乌贼、大黄鱼的产量都在下跌。
随着数量的大量减少,有的鱼类竟然动辄上万元。2019年,舟山市一渔民捕捞上一条1.85公斤的野生大黄鱼,上岸后以1万元价格被某商家收购。有数据显示大野生大黄鱼,一般1.5公斤以上的市场价在6000元/公斤左右。
而在四大海产中,带鱼凭借性成熟时间早,繁殖周期短。以及产卵量大,繁殖能力强,种群恢复速度快的遗传优势,再加上海域水温升高促进饵料生长和带鱼性腺发育速度加快繁育的环境优势,没有到与其他海产一样的走投无路的地步。
但产量巨大的带鱼产业,近来也同样遇到了鱼群数量大量减少的问题。根据数据显示,我国带鱼海洋捕捞量从2010年的118.68万吨下降到2018年的93.94万吨,2019年带鱼捕捞量将下降到约90.85万吨。在曾是我国最大的带鱼渔场,曾经被称为“带鱼仓库”的嵊泗渔场也在逐渐衰弱。
在嵊泗渔场,带鱼的历史最高产量为29万吨,而正是这样的高产、高收益的状况,刺激着渔民蜂拥至带鱼市场,甚至有人以入股的方式合资造渔船,渔船数量急速上涨,据《嵊泗海洋渔业志》显示,嵊泗列岛的渔船数量在1988年时发展到巅峰,为3213艘。
大量资本的涌入形成了产业繁荣的景象,而在这片繁荣景象的表象下却暗藏着危机:带鱼数量大量减少。看似正在飞速发展的带鱼产业实则逐渐油尽灯枯。带鱼再多也经不起长期搜刮了,到了2016年,当地带鱼产量就下降到了4万吨左右,不及巅峰时期的七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