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鲥鱼图片,长江里还有野生鲥鱼吗

首页 > 农林牧渔 > 作者:YD1662023-04-26 23:52:28

“鲥鱼”?“古代生鲜链”?

何谓“鲥鱼”?

张爱玲说人生有三恨,“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未完。”

野生鲥鱼图片,长江里还有野生鲥鱼吗(1)

张爱玲的“三恨”其实来自北宋音乐家彭渊材的“五恨”,即是:“一恨鲥鱼多骨,二恨金橘带酸,三恨莼菜性冷,四恨海棠无香,五恨曾子固不能诗。”鲥鱼究竟有多好吃让人爱而生恨、念而不忘?和古代生鲜链又有什么关联?

鲥鱼、河豚和刀鱼合称为“长江三鲜”,自六朝起,由于士大夫阶层和文人墨客的极力推崇,也写下了不少相关诗词文章。

其中滋味和口感最特别的是河豚,鱼皮胶质浓厚、粘口,丰腴鲜美,入口即化。可惜身有剧毒,处理不慎也就是“最后的晚餐”。

野生鲥鱼图片,长江里还有野生鲥鱼吗(2)

春有刀鲚夏有鲥。刀鱼,肉质细嫩,腴而不腻,味道鲜美。鲥鱼,其味之鲜美,有诗曰:“红烧鲥鱼两头鲜,清蒸鲥鱼诱神仙。”此外鲥鱼的营养价值极高,有强壮滋补、补益虚劳、清热解毒等功效。鲥鱼也很有灵性,每年五六月份会顺长江逆流而上在长江产卵,九十月份即回游入海。鲫鱼能灵敏感受水温,每年都很准时,这也是“鲥鱼”的叫法由来。

野生鲥鱼图片,长江里还有野生鲥鱼吗(3)

鲥鱼虽好,却有一特点,出水即死。李时珍在《食疗》篇中说:“其性浮游,渔人以丝网沉水数寸取之,一丝挂才出水即死,最易馁败。”鲥鱼是一种很娇贵珍稀的鱼,水温过高过低都会很快死亡,离开水也会很快死亡。想要吃到鲥鱼着实不易,也正是这份稀贵让古代皇室贵族都垂涎三尺。

明清两朝,国都都在北京,可皇帝都对鲥鱼有所偏爱。由上可知,鲟鱼娇贵易死,从长江至北京千里迢迢,这可怎么办呢?

生鲜冷链运输并非首例,“妃子笑”已经为生鲜运输开了先河。据《新唐书·杨贵妃传》记载:“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转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唐玄宗李隆基为博红颜一笑,可谓是煞费苦心。

野生鲥鱼图片,长江里还有野生鲥鱼吗(4)

首先在冷藏工艺上,用的是一个双层木箱,木箱里层用棉花、羊毛填充,用于减震恒温。外层则用地窖的寒冰进行冷藏,就像一个小冰箱。其次任性动用当时最快的交通工具(日行八百里的快马)和开通专运通道(驿站系统的配合),人马不停,日以继夜。荔枝最终完美送达皇宫,杨玉环也为之感动笑了,荔枝从此也多了一个品种“妃子笑”。这大概是最早的生鲜冷链系统吧。

对比荔枝的运输,显然鲥鱼的难度会更高些。但在坐拥天下的统治者眼里,这些虽难,却也不是什么事。据史料记载,“浓油泼冰养贮好”,在事先熬上一大桶猪油,待其冷却而未凝固前,将刚捕捞上来的鲥鱼整条放入油桶里,相当于现在的真空包装,再用冰块保温使其不变质(猪油还有保鲜的功效没想到吧)。后快马加鞭,日夜兼程地送往北京。两千里路,要求三日之内送到,时称“船头密网犹未下,官长已备驿马送”。为运送鲥鱼,需“备马三千余匹,夫数千人”,运送者连吃饭都得在马上进行。

野生鲥鱼图片,长江里还有野生鲥鱼吗(5)

由上可见,“妃子笑”和“鲥鱼”的案例都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也都特费人力物力。买单的最终还是百姓,直到清朝康熙在听了大臣的建议后才停止了进贡。百姓得以幸免,鲥鱼的命运却依旧多舛。到了1988年直接被列为国家一级野生保护,目前市场上的也都是人工养殖。

反观现在的生鲜冷链,在冷藏保鲜和物流速度上确实精进了不少,但在安全方面呢?古代在皇权加持下的生鲜链质量稍有马虎便可能是人头不保,现代物流冷链发展缺乏有效的整合和规划,市场化程度低,现在物流信息化未能普及,质量安全缺少“威慑”。例如在储存运输过程中采用RFID技术,实时监测产品和储藏环境的温度,不仅可以在记录下商品的来源记录,也可以根据实时信息对产品进行调整处理。

在成本上,古代与现代的“生鲜冷链”依旧成本高昂。抛开设备和设施成本,主要由于生鲜的时效性强。我国的生鲜农产品生产比较分散而消费具有一定的集中性,每一个冷链物流环节都必须做到无缝对接,因此对冷链物流各环节的组织协调性的要求更高。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