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的最新作用,蚯蚓有哪三个好处

首页 > 农林牧渔 > 作者:YD1662023-05-05 15:32:59

改造土壤

蚯蚓在土中不断地钻洞掘穴,使土壤内的有机物质和深土翻到表面层上来,不仅改造了土壤的结构,更提高了土壤的通气透水性、蓬松度和蓄水能力,还能帮助植物的根系更好地深入泥土,吸收养分。

增肥土壤

蚯蚓除了松土保肥之外,还能给土壤增肥。

蚯蚓的最新作用,蚯蚓有哪三个好处(5)

蚯蚓虽然吃进去的是“土”,但是排出来的粪便是绝佳的肥料,养分齐全,且不伤植物的根。

土壤团聚体是由土壤动物、微生物及植物根系共同组成的,其稳定性直接影响土壤表层的水、土界面行为,例如降雨入渗、土壤侵蚀关系等。
研究表明,与无蚯蚓土壤相比,有蚯蚓的土壤可以显著增加土壤大于2毫米的团聚体量,从而提高土壤的平均直径和重量。
此外有研究结果显示,深层蚯蚓在运动过程中,在孔道里留下的粪便可与土壤形成水稳性团聚体,新团聚体有助于增强土壤通气性和持水性,防止土壤板结。

微生物调控

蚯蚓虽然个头小,

却在充满微生物的土壤中,

有着地下生物“裁决官”之称。

蚯蚓的最新作用,蚯蚓有哪三个好处(6)

蚯蚓调控着土壤微生物量及土壤生物群落,是土壤有机碳、氮、磷、硫等元素循环和土壤矿物分解的主要驱动者。蚯蚓通过取食、破碎及排便等行为,使复杂有机物质转变成可直接为微生物所用的物质,增加植物对养分的利用,进而为微生物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蚯蚓在影响环境的同时,这些因素也反过来影响蚯蚓本身。

土壤的结构、成分、酸碱度、含水量、通气性等都是限制蚯蚓分布及数量的因素,环境因素变得严苛时可能会导致蚯蚓的死亡。

哪些行为会伤害蚯蚓?

电捕蚯蚓,会给蚯蚓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蚯蚓受到电击后会产生应激反应,严重的会导致死亡,而且伤害面积大,对蚯蚓的繁殖影响也很大。

除此之外,微塑料与农药复合污染也同样会给蚯蚓造成威胁。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药应用风险控制创新团队揭示了微塑料与农药复合污染对土壤动物蚯蚓的复合毒性效应及相关机制。

地膜覆盖技术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得到广泛应用。大量地膜残留在农田环境中并被分解成微塑料,造成农田土壤微塑料污染。与此同时,农药在施用过程中也易进入土壤环境。微塑料与农药长期共存在农田土壤中,势必会对土壤生物产生复合影响,对土壤生态安全造成威胁。

该团队以农田地膜主要降解物聚乙烯微塑料和农田常用新烟碱类农药吡虫啉为研究对象,系统评估了不同尺寸的聚乙烯微塑料和吡虫啉复合暴露对农田主要土壤动物蚯蚓生长发育的影响。

蚯蚓的最新作用,蚯蚓有哪三个好处(7)

结果表明,与单独暴露相比,二者复合污染对蚯蚓产生更显著的毒性效应,导致蚯蚓体重降低、产生严重的表皮损伤和氧化损伤,并激活铁死亡通路;这种复合毒性效应与微塑料在土壤中分布尺寸相关,小尺寸的复合污染暴露导致更强的毒性效应

专家的这项研究,为微塑料与农药复合污染的生态风险评估和防控提供了数据支撑。也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专家们可以利用这项成果,进一步研究出保护蚯蚓等土壤动物的新型耕作方式。

冷知识:
当蚯蚓被切成两半,会变成两条蚯蚓吗?

一条蚯蚓断成两节后,并不会两节都存活。

蚯蚓确实有再生能力,但个体差异明显,陆正蚓的再生能力非常差,被切断的部分很难再生长出来,环爪蚓的再生能力很强,大部分器官都可以再生。

蚯蚓是雌雄同体动物,拥有1~2个生殖腺,当它们性成熟时身体会出现生殖环带。生殖环带是取决于蚯蚓能否再生的关键。

科学家们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分别切去蚯蚓身体的各部分,然后观察其再生状况,最后发现这样一个结论:以150个环节组成的蚯蚓为例,切掉了头部的第1~10个环节,剩下的身体会再长出一个头部;切掉了中后段的第41~150个环节,剩下的前半部分身体会再长出中部和尾部。但再生的长度会比原生长度短一些,这受到自身因素和外界条件的影响。

蚯蚓的最新作用,蚯蚓有哪三个好处(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