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我们会经常说到一个词——"透明度",那这个透明度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对于水产养殖又有何指导意义?踏火对此来作一个简要的讲解。
萨氏盘
所谓的透明度是指将萨氏盘(黑白相间隔的盘)放入水体后,以测试者能够分辨出黑白相间时的最大深度,通常用厘米来表示。它是间接表示光透人水的深浅程度,这一个数值通常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 水的混浊度,因为养殖水体中都会混有各种浮游生物和悬浮物,这些物质都会造成水体的浑浊,所造成的混浊程越浑其测得的数值越小,反之则数值越大。
- 水体的色度,水体中的浮游生物和溶解有机物造成的颜色对这一数值都有影响,如果水体中的浮游植物多,水体的颜色会较绿较深,这时水体的透明度也就相应的低,如果是浮游动物过多的话,一般水体的透明会较高;另外如果水体中有机质过多的话,这时水体颜色会发暗,也会影响到透明的数值。
- 天气和季节,如果是晴天的话光照强,早上测试的话数值会大一些,但一到中午之后浮游植物因光照强会大量繁殖,这时的数据会较早上的数据要小,以据侧定上午(8;00)和下午(4:00)为例,在鱼池同一个测定点所测得的透明度数值一般相差5~15厘米。如果是阴雨天的话,虽然全天整体变化不会太大,但是因光照弱所测得的数据会比晴天的大。另外夏秋季节因水温高,水中浮游生物和有机物多,这时透明度会小;冬季或水温低时浮游生物因繁殖缓慢整体数量少,这时整个水质会比较清因比这个时候的透明度大。
- 风向,在刮风时由于风力的影响,会将水中浮游植物和悬浮有机物吹向池塘下风口.故下风处水质浓,透明度也会随之变小,而上风处的水则会较清,透明度相对增大,在风力为3-4级(这个强度的风很常见)时,池水上、下风口处的透明度般相差5~20 厘米。
- 鱼塘的底质,如果鱼塘底质颜色较深的话,所测得的数值会相对小一些,特别是水质本来就清瘦的塘,因为深色底质会吸掉一些光。
在水产养殖中我们都要经常去测试水体的透明度,那么水体的透明度对养殖生产上又有何意义呢?踏火以为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 水体透明度大小不仅直接影响水中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而且也大致地表示了水中溶氧的补充数量,同时也能体现出水体中浮游生物的丰歉和水质的肥度。可以根据这一数值来合理地调水、追肥等。
- 可根据透明度的大小以及日变化、上、下风的变化情况来判断水质的优劣。如肥水塘的水体透明度一般在 25~40厘米,若其日变化以及水平变化(上、下风品变化)大,则表明水体溶氧条件适中,鱼类易消化的藻类多;若透明度过大,表示水中浮游植物量少(浮游动物过多除外),表明这样的水体水质太瘦,不利于滤食性鱼类生长;透明度过小,表明水中有机物过多,水中耗氧因子多,上、下水层的水温和溶氧差距大,这种水质易恶化(如蓝藻爆发等),同时这种水体如果天气突变的话很容易引起泛塘发生。
以上仅为踏火个人经验见解,如有不同观点欢迎下方评论区内探讨,更多的水产、水族类经验分享敬请关注踏火逍遥说鱼,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