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水稻空瘪粒是怎么形成的?如何防治?
答:(1)形成原因
空瘪粒的形成原因有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内因主要是水稻抽穗前,雌、雄性器官发育不全,或抽穗扬花时,雌、雄性器官发育不协调,不能授粉而形成空壳。外因很多,如:
①气候条件不利。抽穗开花时遇20℃以下的低温,或遇15℃以上的高温;在抽穗结实期间,阴雨天气较多、光照不足;开花期间遇大雨或连续阴雨导致湿度过大,均会影响受精和结实,形成空瘪粒。
②栽培措施不当。前期氮肥施用过多或过少或缺少磷钾肥,抽穗扬花期缺水或排水不良,中期搁田时间过长、过重,后期断水过早等,都会增加空瘪粒。
③播种时间偏迟、种植密度过高、病虫害防治不力等,也会增加水稻空瘪粒。
(2)防治措施
①选用耐寒或耐热、耐肥抗倒、抽穗整齐一致、后期不易早衰、抗病虫能力强的品种,遇到不良环境,可减少影响,保证有较高的结实率。
②适期播种移栽,使抽穗扬花期避开高、低温的伤害。
③合理密植,防止过早封行,影响通风透光;合理施肥灌水,防止贪青、早衰,为穗粒的形成创造良好的条件。
④在孕穗到抽穗开花期,如遇到高温或低温,应及时采取措施,根外喷施过磷酸钙溶液或磷酸二氢钾溶液,增强稻株抗性,减轻为害,提高结实率。
来源: 光明网-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