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塘先消毒还是先解毒

首页 > 农林牧渔 > 作者:YD1662023-05-08 22:28:20


虾塘先消毒还是先解毒,(1)


一、肥水的利弊

肥水有利有弊,是一把双刃剑,管理得好会助你养虾成功,管理不好会害你失败。只有了解肥水利弊才能扬长避短,才能掌控水质、驾驭养虾局面。

虾塘先消毒还是先解毒,(2)

1、肥水的好处

(1)能够增加水体溶解氧。由于藻类的光合作用,白天水体70%以上的溶解氧是藻类制造的,白天溶解氧一般都达到8mg/L以上,高的甚至超过15mg/L,所以藻类生长良好的水质白天是不会缺氧的。白天开增氧机的作用并不是为了增氧,而是使到水体上下对流,溶解氧分布均匀,同时水体的缓缓流动是为了营造类似天然海水的环境,有利于虾的生长,再者白天开增氧机也有利于藻类繁殖及水质稳定。



(2)藻类有很强的自净能力。藻类一方面能够络合水体的悬浮物,使水质清爽洁净,藻类生长良好的水体饲料台是非常干净的,看不见任何污泥,凡是饲料台看见污泥都说明藻类已经有问题,说明溶解氧不充足。另一方面藻类能够吸收、氧化、络合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是最经济的解毒剂,肥水胜过一切解毒药物,肥水放苗既可以免放解毒药物又能够显著提高成活率。

(3)能够稳定水质。由于藻类在水体物质循环当中扮演着供氧、吸收、络合的重要角色,所以生长良好的藻类对pH值、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重金属等有显著的缓冲、降解作用,能够有效避免水质指标大起大落。

(4)为对虾提供隐蔽场所。由于虾要经常脱壳,特别需要安全的环境,过于清澈透明的水体是不适宜的。肥水不但能够增加混浊度,而且透明度的降低又能够防御敌害,减弱太阳辐射,减缓水温度变化,这些对于虾的安全与栖息都是至关重要的。

(5)能够提供天然饵料。由于藻类含有叶绿素,能够利用太阳的光和热进行光合作用,为对虾提供天然饵料,这对于虾的健康生长也是非常重要的。

虾塘先消毒还是先解毒,(3)

2、肥水的坏处

(1)增加晚上耗氧量,容易造成晚上缺氧。由于藻类含有叶绿素,能够光合作用,具有植物的属性,而凡是具有光合作用的植物都具有白天产氧晚上耗氧的特点,所以肥水比不肥水的水体晚上更容易缺氧,白天藻类越浓晚上越容易缺氧。如果不认识到这一点,长期保持较浓的水体,较低的透明度,较高的PH值,晚上就会长期处于缺氧或亚缺氧状态,虾迟早都会出问题。

(2)污染。藻类个体很小,单个藻类眼睛是看不到的,肥水所产生藻类的数量是非常巨大的,一方面生长中的藻类对水质具有显著的净化作用,另一方面老化死亡的藻类又是水质最大的污染源。大量死藻不但严重污染虾塘底质和水质,而且细菌分解死藻需要消耗大量氧气,造成溶解氧急剧下降,导致虾发病死亡。

(3)容易变化,造成应激。由于藻类生长与天气、肥料、增氧等因素密切相关,所以藻类每天都会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包括向好的方面变化和向坏的方面变化,所谓坏的变化是指水色太浓或太淡,透明度太低或太高,pH值超过9.0或低于7.6,以及藻类大量老化死亡。这些坏的变化虽然表现形式各不相同,但最终都是造成溶解氧降低,造成应激,导致底质、水质恶化,最后导致虾发病死亡。



二、趋利避害

如果弄懂了肥水原理,弄清楚了肥水的利弊,那么趋利避害就容易了。

首先建立优良的水色及稳定的藻相。藻类有两个特点:一是首次肥水的水色一般都是优良水色,不良水色一般都是发生在养虾的中后期,即使最早出现也是在放虾苗之后,放虾苗之前是很少出现不良水色的。二是施肥次数越多,肥水时间越长,培育出来的藻相越稳定,而稳定的藻相一旦建立就不容易改变,包括消毒及中小程度的恶劣天气也很难改变。所以我们只要按照这两点来肥水,就能够获得好水色和稳定藻相。


肥水第一步:当清塘纳水工作完成之后紧接着就施肥肥水,第一次施肥肥料一定要放足,宜多不宜少,肥料选择有机肥,第二天接着追肥,肥料按照第一天的1/3来投放,以后每天都按照这个数量来追肥,经过连续10天至15天追肥之后,水色由初期较浓变为清爽,pH值由初期的8.9-9.2降至8.6-8.7,这说明水色已经建立,藻相已经稳定,然后才消毒、解毒、试水、投放虾苗。

肥水第二步:投放虾苗之后就不要每天追肥了,也不要继续单一使用有机肥了,改为不定期追肥,即是否需要追肥包括使用什么肥料使用多少等等,完全是根据透明度根据pH值根据天气根据底质等因素综合分析来决定。

肥水离不开氧气,所以肥水必须要开增氧机,而且增氧机的使用不能固定不变,因为溶解氧会随着天气及藻类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增氧机的使用也要随着溶解氧的变化而变化,使溶解氧始终保持充足、稳定,只有溶解氧充足肥水效果才会好,水质才会稳定。

密切注意藻类变化引起溶解氧不足。在水质各要素当中藻类是最活跃的,每天都会发生变化,但并不是凡是藻类发生变化都要采取措施,真正要采取措施的只有三种情况:一是藻类太浓,可以选择用加量的光合细菌来抑制藻类,提高透明度。也可以选择用含氯消毒剂*灭一部分藻类,使水质变清爽。不论采用哪一种措施晚上都要撤增氧剂。二是藻类太淡(包括倒藻),措施一泼洒有机酸解毒,措施二晚上撤增氧剂,措施三肥水。三是藻类大量老化死亡。如果老化的藻类数量少说明危害性不大可以暂时不采取措施,但如果泡沫、悬浮物多,饲料台又脏又重,说明藻类老化严重必须采取措施,措施一用腐植酸钠或沸石粉络合吸附,措施二用有机酸解毒,措施三晚上撤增氧剂,措施四肥水。避免藻类大量老化死亡还有一个较好办法就是少量多次施肥,因为每施一次肥都会催生一代新的藻类,施肥次数越多藻类代数就越多藻相也就越复杂,这样由于每一代藻类生长时间不一样老化死亡的时间也就不一样,集中或大量老化死亡的现象自然就可以避免了。

虾塘先消毒还是先解毒,(4)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三种情况不管是哪一种在采取措施的过程中都要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因为藻类变化到不良水色都要经历一个过程,不是两天三天就形成的,虾在这个变化过程中由于持续受到应激体质变弱抗病力下降,如果采取措施力度太大或变化太快,没有一个缓冲适应的时间,就会造成新的应激,等于反复折腾,结果往往是水色调好了但虾也不行了,所以采取措施必须要考虑到虾的承受能力,必须要有一个缓冲过程,我们调水的目的是为了避免虾病或挽救病虾,而不是为了调水而调水。

肥水要考虑到其他方面, 避免产生相互矛盾或造成应激。一般来说在溶解氧不足情况下,肥水之前应先增氧先解毒先缓冲,待情况好转之后才肥水,肥水应选用化肥不要选用有机肥,活菌选用厌氧菌不要选用好氧菌,不能消毒也不能大量添水,避免一切可能引起刺激的措施,对于大量添水、消毒、泼石灰、放芽孢杆菌等有可能产生应激的措施只能在肥水之后,待水质恢复之后才能进行。

让氨氮变害为宝。肥水离不开肥料,其中使用量最大的是氮肥,氨氮实际是水中的氮肥,所以肥水离不开氨氮。氮肥包括胺态氮、硝态氮和酰胺态氮,其中酰胺态氮除了少数藻类能够直接吸收之外,大多是需要转化为胺态氮或硝态氮藻类才能吸收。水中胺态氮和硝态氮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溶解氧的变化而变化,如果溶解氧充足则以硝态氮为主,如果缺氧则以胺态氮为主。即使处在胺态氮状态,如果溶解氧充足,也可以通过硝化细菌作用变为硝态氮,同样即使处在硝态氮状态,如果溶解氧缺乏,也可以通过反硝化细菌作用使到一部分还原为胺态氮,另一部分变为游离态氮,进而变为氨气逸出。有机肥所含的氮也必须要转为胺态氮或硝态氮才能被藻类吸收,但由于转化过程需要细菌分解所以肥效比较缓慢。同时细菌分解有机肥除了需要充足的溶解氧之外还要求水的硬度不能太低。所以对于氨氮偏高的水体,如果施了磷肥仍然肥不起来,说明这种氮肥不是无机物状态的硝态氮或胺态氮,而是大量积累的有机质或有机肥,必须改施含钙的石粉或壳粉提高水的硬度(氨氮高不能施石灰),必须增氧,促进细菌分解转化,这样水就会逐渐肥起来了。

由于水中状态的胺态氮和硝态氮能够相互转化,所以水中的氮肥或直接或间接都含有铵,而铵在水中通常是两种状态,或铵根离子或非离子态氨(氨气),这些东西都是有毒的,尤其是氨气。其中氨气的毒性具有随着pH值和水温升高而增大的特点,所有在夏季投放虾苗时应该尽量安排在早上或上午,因为下午或傍晚pH值和水温都比较高,以避免氨毒的危害。增氧能够将氨气氧化为硝酸,所以增氧能够缓解毒性。虽然氨氮有害,但只要我们在防患与利用之间注意平衡,是可以和谐共处的,只要我们在养虾过程中密切注意藻类变化,保持充足的溶解氧,氨氮危害是可以避免的。

来源:中国水产频道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