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为什么鱼不咬钩只吃鱼饵,钓鱼鱼吃了鱼饵不咬钩

首页 > 农林牧渔 > 作者:YD1662023-05-22 07:25:15

第一层级:初级警惕

自然水域中1斤至5斤左右的鱼,以及黑坑和竞技池中被钓放次数不多的鱼基本都处于初级警惕的范围内。具备初级警惕性的鱼会对钓饵以及窝料的异常产生顾虑,但是如果鱼处于非常饥饿的状态或者是与数量较多的同伴一起觅食,就会放弃警惕性。

所以垂钓具备初级警惕性的鱼,只要饵料和窝料的味型基本对路,并且大量诱鱼进窝,通常都能够取得不错的钓获。

第二层级:中级警惕

自然水域中5斤以上的大鱼,以及黑坑和竞技池中多多次钓放过的鱼基本都处于中级警惕状态。这样的鱼会对饵料和窝料的味型非常挑剔,凡是香味过浓或者是雾化速度过快都会让这些鱼产生警惕性,不敢咬钩甚至是不敢进窝。

第三层级:极度警惕

如果鱼经历过30次以上的钓放,基本就可以进入极度警惕状态。这样的鱼在自然水域中是很难找到的,但是在黑坑以及竞技池中是普遍存在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老滑鱼。老滑鱼除了要对饵料的味型进行辨识之外,还会评判饵料的形状以及状态是否安全。并且老滑鱼已经对钓线、铅坠以及鱼钩有了明确的认知,能够准确的感知到它们的存在。即便老滑鱼抱着侥幸的心理准备吞饵,它们也不会很果断,而是充满着各种试探并且尝试性的用很微弱的动作吞饵。

钓鱼为什么鱼不咬钩只吃鱼饵,钓鱼鱼吃了鱼饵不咬钩(5)

消除与降低鱼类警惕性的方法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对于初级警惕性的鱼是可以通过使用更清淡的饵料同时大量诱鱼进窝来消除与的警惕性的。

垂钓具备中级警惕性的鱼,饵料味型应该尽量清淡。垂钓野生大鱼使用纯粮食以及虫类是最合适的,垂钓黑坑以及竞技池中的回锅鱼则应该以原塘颗粒为主要成分。总之就是要保证饵料和窝料的天然性和自然性,千万不能为了增加饵料的香味添加大量的小药、添加剂,这样做的后果只能是让警惕性较高的大鱼更加不敢咬钩。

除了上述这些注意事项之外,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需要营造一个相对安全的觅食环境。例如在自然水域垂钓大鱼时,成功率最高的做法是打重窝长时间守钓。这样做的目的就是给大鱼营造出一个安全的觅食环境,当大量的窝料投放到水中之后,刚开始的时候大鱼可能只是试探性的觅食,但是吃了一段时间之后大鱼就会感觉到没有危险存在,于是觅食的范围就越来越大,窝点里大鱼的数量也越来越多,直至最后有鱼咬钩。

垂钓警惕性极高的老滑鱼从理论上来说是无法完全消除与的警惕性的,因为老滑鱼仅仅只是存在于黑坑和竞技池中,任何的黑坑和竞技池都不可能让钓鱼人有充足的时间来营造出一个安全的环境,所以这也是老滑鱼难钓的重要原因。

垂钓老滑鱼应该完全使用原塘颗粒做为窝料和饵料,因为老滑鱼都是养殖鱼,在被饲养的过程中吃的最多的食物就是颗粒饲料,所以老滑鱼会认为这样的食物是相对安全的。另外垂钓老滑鱼还应该尽量使用长子线,这样做的目的是让铅坠远离窝点,以免被老滑鱼发现。同时还要使用更细的子线,增强隐蔽性,并且避免老滑鱼在吞饵的时候嘴唇触碰到钓线从而感觉到钓线的存在。

钓鱼为什么鱼不咬钩只吃鱼饵,钓鱼鱼吃了鱼饵不咬钩(6)

写在最后:鱼的记忆远远不止7秒

每当我谈到鱼的警惕性问题,总有钓鱼人会提出疑问:不是说鱼的记忆只有7秒吗?那么鱼怎么会记得什么样的食物是危险的?关于鱼类的记忆力问题,至今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有科学家研究称鱼的记忆至少能维持3到5个月,也有人认为鱼的记忆能维持一年以上,总之鱼的记忆力只有7秒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虽然人类至今也没有将鱼的记忆力彻底研究透彻,但是鱼类存在警惕性这是客观的事实,通过多年钓鱼的经验以及观察我总结出了本文所有的内容,希望能够对广大钓鱼人有所启发,有所帮助!

钓鱼为什么鱼不咬钩只吃鱼饵,钓鱼鱼吃了鱼饵不咬钩(7)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