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这个话题的前提是:钓中小型鱼类,不包括大型鱼种。中小型鱼包括鲫鱼、黄尾、罗非等等。
理论上讲,铅坠用的轻重是与浮漂相对应的。在台钓中讲究的是调钓,特别是在静水中垂钓,铅坠的重量一般不会超出浮漂的浮力值。比如一支浮漂吃铅量是2克,铅坠的重量在正常情况下,不会用超出2克的铅重。即使需要八字环触底,或者铅坠触底,也不应该把铅坠加的过重,使其超出浮漂浮力太多。也就是说,浮漂2克,想让铅坠触底,铅坠加到2.1克就能办到。没有必要把铅坠加的过重,比如3克或者5克。
因为从理论上讲,铅坠的重量越重,线组的灵敏度就越低。虽然在野钓过程中不是灵敏度越高越好,但更不是越低越好,而是要有一个不过高,也不过低的,比较适中的灵敏度才是最佳的状态。
那么这个不过高也不过低的灵敏度在什么范围内?
这里有一个原则:主线需要被浮漂向上的浮力和铅坠向下的重力刚好绷直为最佳。通常讲,1到4米之间的水深,1克左右的浮漂浮力和铅坠重力的相互作用就能够使主线绷直,处于垂直状态。如果低于1克的浮力和重力,主线绷得就没有那么直了,水越深主线越难于绷直,受风浪和水波的影响,甚至会出现弯曲,使灵敏度大大降低。
所以浮漂的吃铅量下线,一般不要低于1克为佳。
那么,上线最好在2克为最佳。为什么呢?道理很简单,浮漂的吃铅量越轻,鱼吃钩饵越省力,越容易入口,同时反应在浮漂上的灵敏度也就越高。但必须在主线绷直的情况下,才能让浮漂出现动作,反应出信号,所以,1克的铅重就是用铅的起点,也是最灵敏的用铅量。
既然1克的铅坠,大体上是钓中小型鱼最低限度地用铅量,那么理论上讲,超过1克铅坠重量越多,灵敏度就会越低。但考虑到实际环境的复杂性,比如风浪、走水、小杂鱼干扰、长竿钓远等等因素,1克左右的浮漂吃铅重量是无法应对的。所以只能找到一个可以应对大多数不利因素的用铅重量范围,寻找一个平衡。通过长期的实践总结,2克左右的浮漂和相应的铅坠重量,就可以应对大多数水情鱼情。因此,1克至2克的用铅,就是钓中小型鱼类的最佳用铅范围。
对于在流水中作钓,需要铅坠完全躺底的用铅量,也需要根据“能用轻坠不用重坠”的原则。
如果在流水中能用浮漂的情况下,慢慢一点点加铅坠,只要把铅坠加重到刚刚可以稳住浮漂就可以了,千万不要一上来就加一个5克8克的重坠,这种重铅没有丝毫灵敏度可言,它会让你看不到大多数的吃口信号,少钓鱼是肯定的。别认为把铅皮座上面的太空豆大开用跑铅就可以提高灵敏度,实际上跑铅是“跑”不起来的,它与用太空豆死死锁住铅坠的固定铅是没有区别的。
如果水流比较急,用闷竿钓法,铅坠也没必要加得过重。不过,在急流水中钓闷竿,铅坠可以适当重地一些,因为在急流水中鱼的吃口通常比较重,只要不是过重的铅坠,是能够拖动铅坠从而通过主线牵动竿尖抖动的。
不要以为在急流水中钓闷竿用跑铅就有作用。虽然主线不是垂直水底的,而是朝下游倾斜的,主线和铅坠处大致形成的角度是100至120度,但这个角度范围即使用的是带金属环的水滴型铅坠,也没有跑铅的作用。鱼吃钩饵时同样会拖动铅坠移动,然后才牵动竿尖抖动。所以把铅坠加得过重,总体讲是不利于竿尖出信号的,至少会减小信号幅度的。
如果是为了用长竿抛远,或在有风的环境中垂钓,需要用到大浮漂,加重铅坠,那也要把握一个度,尽量不用过大的浮漂和铅坠,哪怕抛竿稍微费点劲,只要能够把钩饵抛到窝点,就不再用更大的浮漂和铅坠。这里仍然需要体现一个“能用轻铅就不用重铅”的原则。
实际上钓中小型鱼,浮漂和铅重尽量靠近一克为最佳,之所以我们需要用到2克、3克,乃至5克的浮漂,是在复杂的环境中平衡利弊,采取的应对手段。常常是一种无奈。因此千万不要认为,用大浮漂重铅是理所当然的。实际上,那种在任何水域和鱼情下,都喜欢用大浮漂大铅坠的做法是不可取的,长期少钓鱼,技不如人是这种做法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