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州长在行政职位上相当于中国的"省长"或者"直辖市市长"。根据美国宪法,除了联邦政府的权力之外,其余权力均留给各个州。所以美国州长的权力比中国的"省长"、"直辖市市长"大很多。
法国思想家、法学理论奠基人孟德斯鸠说过:一切拥有权力的人都有滥用权力为自己谋求私利的倾向;任何专制的国家的教育目的都是在极力降低国民的心智。
在马克吐温《竞选州长》文中,深刻体会到孟德斯鸠的这句话,我们看到权利的*对人性的腐蚀和迫害深入骨髓,将人面兽心演绎得彻底、完全。某些社会群体也因为"权利"二字,而从权利的被害者,变成了权利的崇拜者。
《竞选州长》主要讲述:代表独立党的"我",在和民主党、共和党代表竞选美国纽约州州长的过程中,"我"遭受到对方一系列莫须有的罪名:小偷、盗尸犯、伪造、贿赂等,最终因为"我"不堪其扰,主动退出这场竞选。作者透过第一人称的描述,撕开美国"民主、自由"标签下的虚伪、卑劣的丑陋行径。
马克吐温,美国现代小说家之父,写作手法以辛辣、讽刺、黑色幽默出众。代表作品:《百万富翁》《竞选州长》《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
美国政客口中的"民主、自由",民权背后的真相是权利、金钱下的交易和罪恶;弱势群众的盲从、媒体"捉刀代笔"的爪牙行为、"我的"懦弱、与世无争,是时代的现状、人类社会的悲哀;新闻报道似的叙事方式,创造出独特的写作风格,作品的感染力效果非同寻常。我将从以上几方面来对本书进行解析。
1、 美国政客口中的"民主、自由",民权背后的真相是权利、金钱下的交易和罪恶
两次被提名普利策奖的调查记者简•迈耶在他的《金钱暗流:美国激进右翼崛起背后的隐秘富豪》提到:1972年,保险巨头兼慈善家W•克莱门特•斯通给尼克松的总统竞选捐赠了200万美元,这张今天价值1140万美元的支票激起了众怒并导致了"水门事件"后竞选资金方面的改革。2016年,一群富有的捐助者则拿出将近9000万美元来影响总统和国会选举。
美国的政治选举背后"烧钱"的游戏已是公开的秘密,美国金融巨头马克·汉纳曾说:"要赢得选举,需要两样东西:第一是金钱,第二我就记不得了。"选举背后的"钱"成全了前面的"权"。权和钱从来是密不可分的。
文中"我"作为信誉良好的独立党代表,成为了共和党和民主党的眼中钉,他们诬告我的罪状有:"伪证罪"—侵占欺负孤儿寡母的一片香蕉地;"小偷"—偷同性野营伙伴的物品;"拐尸犯"—污蔑受人尊敬的某位领袖;"酒疯子"—喝醉发酒疯失约候选大会;"贿赂罪"、"讹诈罪"等等。
作者马克吐温
这期间的罪责,"我"一样没做过,甚至连听都没听说过,但是全都被对手用报纸新闻的方式,大幅地宣传:"我"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大坏蛋。最终的结局是:"我"不堪其扰,无法自白,主动退出这场纽约州州长的竞选。
马克吐温《竞选州长》这篇短篇小说,篇幅很短,在指控"我所犯下的滔天罪证"时,环环相扣,将共和党和民主党穷追猛打,步步紧逼,置"我"于死地的想法昭告天下,终于将我扫出这场竞选。
其实美国的选举制度历来就不是他们所鼓吹的"上帝的选民"而是一场尔虞我诈、利欲熏心的政客。直到今天的美国总统大选,每次的选举都是一场互相抨击、揭露对方丑闻的活动。
总统候选人的背后都有巨大的财团"金主"用丰厚的资金给自己支持的党派做后盾,这就是"先用金钱帮助你夺冠,后再用你的权力帮我赚钱"的金钱和权利的交易,已是人尽皆知的公开做法。
对此马克吐温在《竞选州长》中,因为自己的良好声誉最终被对手视为"眼中钉"想进一起办法打压,排挤,这种黑即是白的时代,是人民的痛苦,也是整个国家的悲哀。
2、 弱势群众的盲从、媒体"捉刀代笔"的爪牙行为、"我的"懦弱、与世无争,是时代的现状、人类社会的悲哀;
而"我"作为独立党人的代表在听到、看到一系列对手莫须有栽倒的罪名时的态度和做法是怎样的?惊愕,要发疯、心烦意乱无法做事、提心吊胆,就像害怕睡觉时毯子里有蛇,当"被伤害和被侮辱的公众"从前进来时,吓得我赶紧从床上爬起来,从后门溜走,不可思议,无法摆脱困境,深感耻辱,最终怀着痛苦的心情放弃了竞选。
作者一系列不断地忍耐、后退、害怕、气愤、放弃,都是被动地一次一次等待对方将其置于新的犯罪证据中,而只有个人情绪上巨大变化,却没有主动采取任何对抗措施。这里我们在看到"我"的善良,良好声誉基础上的,庸懦无能、徘徊不前、缩头缩脑的做派。
美国大选
作为本该同情的底层民众,他们的盲从,跟风,也是促成我的失败推选的原因之一。
他们义愤填膺,来时捣毁家具和门窗,走时把能拿动的财物统统带走。
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旁在《乌合之众:大众心理学研究》中说:个人一旦成为群体的一员,他的所作所为就不会再承担责任,这时每个人都会暴露出自己不受到约束的一面。群体追求和相信的从来不是什么真相和理性,而是盲从、残忍、偏执、和狂热,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
有人教唆9个刚刚在学走路的包括各种不同肤色、穿着各种各样的破烂衣服的小孩,冲到一次民众大会的讲台上来,紧紧抱住我的双腿,叫我做爸爸!
古斯塔夫.勒旁还说: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倍感安全的归属感。面对情绪冲动至上的群众,"我"百口莫辩。
整件事情的经过就是通过新闻媒体"捉刀代笔"的爪牙行为,对"我"一次次的诋毁、污蔑,所有的罪责都是通过新闻报纸的方式公告天下。作为新闻媒介,原本应该秉承正义感和社会良知,客观、公正地报道事实,但是《新闻报》的报道,讹言谎语、荒诞不经,接踵而至,
这本就是一个黑暗无边的社会,哪里来的公平正义?
而"我"孤军奋战,对手是暗黑、无耻、没有底线之徒,周围是一群愚昧盲从没有独立思想的人群,和一群"以笔代剑"的无良记者,"良民"的生存空间何其窄?这是鲁迅先生说笔下"人吃人"的社会。
那些口中布满"仁义道德"的伪君子,不见血地*人于无形中换来自己权利和金钱的代价?自古以来,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背后就是"人吃人"的实质,权利、地位、国家不过是你吞我或我吞你的游戏。通过一系列的对比,"我"必输无疑。
3、 新闻报道似的叙事方式,创造出独特的写作风格,作品的感染力效果非同寻常。
这篇文章,作者想要表达的就是"两大政党"之间横行霸道,为所欲为的政治行为,透过所谓的"自由、民主"面纱下,马克吐温通过短短四千多字的叙述,将其丑恶嘴脸一览而尽,和盘托出。
但是文章并没有刻画具体人物、利用新闻报道的方式,将经过的发展循序渐进地深入,语句也很简短,可以说一字千金却又一针见血地揭露背后的黑暗操纵。
贯穿其中的是,"我"的情绪变化从暗自庆幸到—不安—惊愕—要发疯—心烦意乱无法做事、提心吊胆—恐惧—放弃,对手的逼迫和手段确是卑鄙无耻、层层加码,民众的情绪和态度也是不断利令智昏。透过一系列情绪的对比,揭露资本主义的罪恶嘴脸、卑鄙下作的真实面目。
《竞选州长》让读者感受到讽刺、夸张却又充满戏剧味道的文章风格,看了拍手称快又能理解背后深刻意义,字字珠玑。语言精练、丰富、优美、通过第一人称"我"的叙述,代入感极强,真实,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精准。幽默讽刺的写作风格也表现出作者高超的语言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