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水本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由于里面生活着鱼类和大量浮游生物,或由于外界因素产生的溶解物质、悬浮物质使水呈现各种不同的颜色,形成各种各样的水色。
通过观察水色能洞察这片水域的鱼情是不争的事实,当我们初到陌生水域,怎么通过水色来确定垂钓思路是门很值得研究的学问。初学者会一脸的茫然,有经验的老钓友会心有成竹,根据水色来判断鱼情及其用饵策略,制定出因地适宜的垂钓思路,最后会有个好的渔获。
本篇文章把最值得借鉴的几个观水色知鱼情的经验推荐给大家,希望能像有经验的老钓手一样轻松上手,能有个丰硕的渔获。
一、清水。即清澈见底的水域,一般来说透明度在1米以上就可以称为清水水域。古语说“水至清则无鱼”,是因为这种水域无藻类植物和浮游动物,我们俗称“瘦水”,不大适合鱼的生存,故没有或很少有鱼,不建议垂钓。但对于这类水域有另外一种说法,因为水质好生长出高质量的鱼,这个也并不是不可能,何况鱼少并不代表无鱼,只是在这种水域垂钓“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在心理上首先要有“打龟”的准备。
二、深绿水。这种水色是我们常见的一种水色,透明度在10厘米左右。水中生长着大量的裸藻、金藻、绿藻、小球藻等水生植物,我们称之为“肥水”,这种水域如果在气温20度左右的晴好天气,又恰逢有风的时候,里面的鱼会食欲旺盛,会有好的渔获。但遇无风、阴雨天气或气温低于20度的时候,里面的鱼会因缺氧而浮头,食欲不振,很难垂钓。在这类水域垂钓,主要是“靠天吃饭”,建议选择适时条件进行垂钓。
三、黄绿水。也是我们常见的一种水色,透明度在20—30厘米左右,水中也生长着绿藻、甲藻、裸藻、褐藻、黄藻等水生植物,这种水域既不属于“肥水”,也不属于“瘦水”,而是介意两者之间,肥瘦适宜,是最适合鱼类生存的水域,遇到这种水域,那首先要恭喜你了,里面的鱼食欲旺盛,对饵料不太挑剔,一般使用大众化饵料就可以搞定。
四、蓝绿水。这种水色不常见,因里面生长的鱼腥藻、念珠藻等蓝色水中植物而导致水呈现蓝绿色,这种蓝绿色我们分为两种,一种是浓重的蓝绿色,水中蓝色植物过多,一旦遇到天气异常,植物会大量死亡,分解时不但会吸收大量的氧还会产生有毒物质,非常不适合鱼类的生存,所以不建议在这种水色垂钓。另一种为淡淡的蓝绿色,这种水域与浓重的蓝绿色水域的鱼情有天壤之别,它水中蓝藻较少,透明度高,在光合作用下还会放出氧气,导致鱼类摄食非常旺盛,如果下竿一般来说会垂钓效果颇佳。
五、土黄水。这种水色也是常见的水色,一种是呈浅黄色的水,透明度在30—40厘米。水中有较多的黄丝草、无隔藻、金胞藻和合尾藻等水生植物,但水质也归类于瘦水,这种水域生长的一般是掠食性鱼类,用偏腥味饵料垂钓会有好的收获。另一种是因为雨水的冲刷把大量的泥土带入水中而形成的土黄色,如果太多浓郁了鱼会窒息,故不适合垂钓。透明度超过10厘米,鱼便可以生存,这时用荤素饵都可以垂钓,有时候还会有不错的渔获。
六、褐色水。这种水色我们不常见,我们把这种褐色的水也分为两类,一类是透明度不到10厘米的深褐色。一种深褐色是因为褐藻、甲藻等过多过盛而使水质呈现深褐色,这种水域属于“肥水”,遇阴雨天或气压低等不正常天气,鱼会因缺氧而浮头,不易垂钓。相反在风和日丽、天高气爽的好天气,鱼会吃食旺盛,用素饵一般就可以搞定。另一种深褐色是由污染造成,里面的鱼不怎么吃食,有的甚至会中毒死亡。所以遇到深褐色水域要弄明白造成深褐色水的原因,不要忙于下杆。另一类褐色水是透明度在20厘米左右的浅褐色。水中生长有甲藻、褐藻、绿藻等,还可能含部分腐殖物,这类水质仍属于瘦水类水质,一般来说,这种水内的鱼摄食欲旺盛,用素饵就可搞定。
如果感觉通过本文对以后的垂钓有所帮助,请添加关注。后续会继续分享一些钓鱼小知识、小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