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骨鱼不肯吃料是什么原因引起,黄骨鱼闭口不吃料怎么处理

首页 > 农林牧渔 > 作者:YD1662023-11-05 09:13:44

四、溶氧不足

溶氧不足也是导致鱼摄食量下降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当水体溶氧过低时,或在连续阴雨天等情况时,均可使水中溶解氧降低,引起鱼的食欲下降。溶氧是决定鱼能否生活在水里的必要条件,水中溶氧的多少直接影响鱼的摄食和生长。

黄骨鱼不肯吃料是什么原因引起,黄骨鱼闭口不吃料怎么处理(17)

一般情况下,养殖池塘水体的溶氧来源主要有三个途径:

(1)空气中氧气的溶入;(2)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增氧;(3)外源水体补给增氧,但最主要的还是光合作用增氧。

鱼感觉到水体缺氧主要由两个方面造成:

1、水体溶氧量少

主要由以下四方面因素造成:

(1)水中浮游动物的呼吸耗氧。如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等浮游动物的数量过多,一方面它们自身要消耗水体的溶氧,同时吃掉水中大多数的藻类。水体如果在短时间内补充不了溶氧,鱼就会出现浮头,甚至死亡。

(2)藻相不平衡。养殖池塘中较常见的藻类主要以绿藻、裸藻及隐藻为主,有时甲藻、金藻以及蓝藻中的一些种类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形成优势种群。根据经验,养殖池塘中的藻相一般以绿藻、裸甲藻为主,少量的隐藻、裸藻,这种水体鱼吃食均较好。

黄骨鱼不肯吃料是什么原因引起,黄骨鱼闭口不吃料怎么处理(18)

单一藻类过多的池塘,一般鱼会吃食不好,特别是养殖的中、后期,池塘过于肥沃而造成裸藻的大量发生,这种水体的鱼通常吃食不好,而且水体环境不稳定。一旦遇上阴雨天气,裸藻大量死亡容易造成泛塘。此外,由于裸藻的个体较大,白天虽然能进行光合作用增氧,但晚上耗氧却很厉害。因此,裸藻大量发生的池塘,要定期换水,然后用硫酸铜或者强氯精等*藻药物全池泼洒,能有效降低裸藻的数量。

单一藻类过多的原因:主要是池塘营养元素太单一,对于某一种藻类的生长有利,而其它藻类的生长则会受到抑制。因此,人工不能长期经常性的培水培藻,或者还可能促成藻类单一化严重,并不一定适宜于水产养殖。

建议:确实水体有问题时可以培水培藻,平时尽量维持水体生物链的自然平衡。在前期施肥最好能选用有机肥作为基肥,养殖的中后期主要可以无机肥为主、有机肥为辅。同时注意定期加注新水,泼洒生石灰调节水体的酸碱度。

(3)水中浮游植物种类和数量偏少。水体中的溶氧主要靠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浮游植物的数量本身较少时,水体就需要施肥来培养藻类,一般可选择有机肥如发酵后的猪、牛粪和无机肥如氮肥4-6斤/亩,磷肥(过磷酸钙2-3斤/亩)配合使用。此外水体的浑浊也会造成光合作用效果不好,浑浊水体可以先用明矾或氯化铝等净化水质再施肥,以免影响肥效。

(4)放养的模式不合理。养殖水体的载鱼量有一定限度,过多的投放苗种会造成鱼体本身长速不快,还会因密度过大造成缺氧。此外,某些养殖品种的搭配也很关键,如主养草鱼必须搭配花白鲢,有利于保持水质的清新,促进草鱼的生长。而很多人因为白鲢价格便宜,且容易缺氧,不愿意在池塘中套养白鲢,造成养殖的池塘中后期藻类大量繁殖,特别是蓝藻很容易暴发流行。因此,合理的养殖模式,养殖品种的合理搭配是保证养殖高产的必要条件。

黄骨鱼不肯吃料是什么原因引起,黄骨鱼闭口不吃料怎么处理(19)

2、鱼体摄入体内的溶氧少

大多数的鱼类主要靠鳃来完成氧气的交换,鱼体细胞要得到水体的溶氧,必须要经过"从水中吸收溶解氧--在体内运输--向组织供给氧气"三个步骤。

从水中吸收溶解氧主要靠鳃组织来完成,如果鳃组织受损害,或者水中有泥土、短纤维、油类、腐蚀性毒物(如强碱、重金属盐类、某些有机酸、硫化氢等)等异常情况下,或者鳃丝上有大量粘液(如有寄生虫或者烂鳃)、异物堵在鳃丝上,降低了鳃丝的表面积,在水-血液之间形成了壁垒障碍等,这些都会降低鳃组织从水中吸收氧气的速度及效率。

而氧气进入血液以后要与血红蛋白结合,但此时如果水中的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含量偏高,就会影响这一化学变化的发生,从而阻止了鱼体溶氧的交换,造成生理性缺氧。此时,即使水体溶解氧含量很高,鱼也不能正常吸收水体中的氧气。

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偏高造成的鱼厌食一般持续的时间会很长。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首先要降低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的浓度,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进行大量的换水,然后用生物制剂如光合细菌、硝化细菌等降解。

黄骨鱼不肯吃料是什么原因引起,黄骨鱼闭口不吃料怎么处理(20)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