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笼头尾正确摆放方法,放地笼的技巧与位置

首页 > 农林牧渔 > 作者:YD1662023-11-12 01:24:59

养蛙池需要安装独立的进排水系统,其中进水管道直径为110 mm,排水主管道直径为160 mm,排水分管道直径为110 mm,均采用PVC管,进排水由闸阀进行控制。在丘陵地区,可以开挖进排水沟渠代替进排水主管道。进水主管道与消毒池或水源相连接,排水主管道与生物净化池相连。

养蛙池的四周每边都制作了一个整体食台,食台的宽度为80~90 cm。长边的食台两端与短边食台之间留下1 m宽的过道,以方便人员进入池内工作。

地笼头尾正确摆放方法,放地笼的技巧与位置(9)

食台框架的安装包括将直径为2.5 cm的PVC管锯短成40 cm,在食台两侧每隔30 cm打1个桩,桩入土深约30~35 cm,桩上端包裹防渗膜,用塑钢绳将防渗膜与桩上端连接起来,形成网格状并保持绷紧。

然后铺上孔径为0.425 mm的白色聚乙烯网片,将网片两端缝成圆筒状,插入钢管,将网片拉直、绷紧并固定,最后用土压实并埋入土中约20 cm。食台框架可以连续使用7~10年,只需要定期更换老化或损坏的食台网片。

地笼头尾正确摆放方法,放地笼的技巧与位置(10)

另一种方法是将防草布铺在食台区,然后使用压膜器将膜的边缘压入泥土中,制成简易食台。然而这种方法在雨天干燥较慢,地面不平整时易积水;在高温期间,防草膜表面温度较高,易导致蛙受伤。

对于蝌蚪高密度养殖池,常常会使用充气式增氧机来增加氧气供应。增氧曝气盘通常按照30~40 m2布置1个,每个曝气盘会缠绕长约1.0~1.3 m的粗气泡曝气软管。一般情况下,1.0~1.3 hm2的面积会配备1台2.2 kW的旋涡式鼓风机。

地笼头尾正确摆放方法,放地笼的技巧与位置(11)

2.人工养殖

亲本选择与繁殖是养殖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为了确保优质的后代,选择嘴大、背宽、体长、腿粗长、体表颜色与花纹美观、健康无伤的2龄黑斑蛙作为亲本。雄蛙个体应在40 g以上,雌蛙则需要达到75 g以上,同时要确保父母间的血缘关系较远,以维持遗传多样性。

在越冬前30~40天完成亲本的选择。对于规模较大的养殖场,建议将雌雄亲本分别饲养在不同的池中,这有利于茬口的安排。

地笼头尾正确摆放方法,放地笼的技巧与位置(12)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