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种植技术这些要领很有用,白芍种植技术和缺点

首页 > 农林牧渔 > 作者:YD1662023-11-17 12:49:57

芍药是药,但也是美食的一种?此时此刻,我写本篇文章之际,老是想起母亲芍药炖肉的香味儿。芍药根炖肉,很香很香,肉香,芍药也香。我家以前也种芍药,主要自用,虽然种得不是很多,但也掌握了芍药种植的技巧,我今天分享出来,供大家参考。哪些技巧?总结起来就是“七要点”。

第一要点:选地宜沙土。芍药种植,目的收根,根部发育好坏,土壤甚是关键。土壤要求当然是肥沃,越肥沃越好,并且需要疏松、深厚,以30~40厘米深为好。土壤性质,以沙为佳。沙质壤土、夹沙黄泥与冲积壤土,是芍药种植的最好选择。

白芍种植技术这些要领很有用,白芍种植技术和缺点(1)

第二要点:喜旱怕水涝。芍药是喜欢旱地而怕潮湿的植物,更是惧怕水涝。因此,为避免积水对植株的伤害,选好地块后,需做畦,做排水沟。多雨季节,需及时排水,减少芍药发病机会。若是干旱地区,种植芍药最合适不过,因为芍药还比较喜欢干旱,一般不用浇水。若遇大旱,可在傍晚浇水一次即可,土壤保持一定水分,即能维持芍药生长。

第三要点:喜光惧高温。对于光照,芍药是个怪物,它特别喜欢阳光,荫蔽之地生长不良,但它怕高温。当7月、8月高温之时,芍药就会停止生长。所以,当遇高温天气之时,应该采取遮阳措施,用遮阳网为其遮挡高温袭击。但不能全覆盖,因为它喜光怕荫,没有阳光的普照,它就不能很好地生长。

白芍种植技术这些要领很有用,白芍种植技术和缺点(2)

第四要点:栽植抢时间。芍药的栽种方式有两种,一是分根繁殖,二是芍头栽种。芍药栽种的最佳时间是每年8~9月,为什么呢?因为这时候是最利于根部伤口愈合的最佳时间,同时也是萌发新根的最佳时间,过早无益,过晚有害。因为每年8~9月时,芍药芽头萌发新根,新根长出后,栽种时容易弄断新芽,影响来年生长。栽种时,拔起老根,将芍头割下,按照大小顺序切块栽种,以利管理。每块留芽2~4个,芽头留出2厘米长的头,以利生长。

第五要点:芽头不过夜。前面说到,以芽头切块方式栽种,但必须记住一个重要细节,那就是随切随栽,不可过夜。过夜芽坏,不能栽种。若是切后不能栽种完,必须及时贮藏,放入室内阴凉干燥处,地上铺上一层湿润沙土,芽头向上,放好后还需覆盖一层湿润沙土。沙土不宜过湿,滴水不行。栽种时,通常采用穴栽方式,行株距一般为50厘米、30厘米。每穴一块,植入3厘米深,土壤不宜过湿,避免引起烂根现象。

白芍种植技术这些要领很有用,白芍种植技术和缺点(3)

第六要点:每年三追肥。芍药为多年生植物,一般前三年栽种发育、生长,第四年采收。从栽种的次年起,每年进行三次追肥。每年什么时候追肥呢?一般选择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做第一次追肥,第二次追肥选择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第三次追肥选择在11月上旬至中旬。为什么这么选择时间呢?因为第一次追肥是为了芍药的发芽、生长;第二次追肥是为了芍药的开花结果;第三次追肥是为了芍药的根部生长与越冬。说到这里补充一句,北方气温低,越冬需为根部覆盖土层15厘米,以利顺利越冬而避免冻伤冻死。

白芍种植技术这些要领很有用,白芍种植技术和缺点(4)

第七要点:多晾少暴晒。种植芍药,无论是自用还是商用,必须经过一道芍根采收后的贮藏问题,而怎么晒干可是一个大学问,稍不注意就前功尽弃了。芍根的晒干讲究多晾少晒,就是说尽量晾干而避免暴晒。怎么做比较好呢?将芍根切好后,放入开水中煮10~15分钟,上下均匀翻动,待表皮发白,散发香味之时,用竹签能轻松插透根体为煮透,捞出放入凉水浸泡,水温降至常温后捞出芍根,沥干水分,晾晒于阴凉处。多晾少晒,可上午11点前、下午4点后置于太阳底下,中午收入阴凉处,因为上午与下午太阳不毒辣,晾晒易干,而避免强光照晒。晚上集中堆放于室内,用麻袋覆盖,让其“发汗”,使芍根内部水分外渗,次日早上再晾晒,如此反复几天,就彻底晾干了,收藏于阴凉处。

白芍种植技术这些要领很有用,白芍种植技术和缺点(5)

芍药是药,同时也是优质补品,在我国大江南北有着广泛的种植。若是种植,即使你不会,但掌握好这七个要点,也会在种植上轻车熟路的,也能种植好。我的这个分享,希望能给希望种植芍药的朋友,提供到一定帮助。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