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长江正式开启了十年禁渔计划。在此期间,要禁止天然渔业资源的生产性捕捞。其实在2018年时,湖北省就已经在一些重点保护地区推进了禁渔工作。让人没有想到的是,仅仅过去了3年,长江的鱼儿们就已经泛滥成灾。为了解决鱼类泛滥问题,现在开始在多个地区计划生态捕捞,共计1800万公斤。本来是10年禁渔计划,为何3年就“鱼满为患”?
保护生态实行禁渔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它发源于唐古拉山脉,全长6387公里,自西向东横贯中国。长江不仅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还是众多其他生物的母亲河。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七大河流之一。其中有淡水鲸类两种,鱼类420多种,底栖动物1000多种,水生植物1000多种。中华鲟、长江江豚独有的鱼类150多种,是我国的重点保护动物。
科技社会的发展让渔民的捕鱼技术飞快发展,经过长年累月的竭泽而渔,长江已经到了“无鱼可捕”的地步,很多珍惜的动植物物种也接连消失。据统计,我国60%的淡水鱼类都来自长江捕捞,这个数字非常惊人,让长江休养恢复迫在眉睫。2020年,农业部出台《长江十年禁渔计划》,正式拉开了禁渔的序幕。在人工饲养的情况下,鱼类的基因会不断地退化,所以让鱼儿们在野生环境下自由繁育才是唯一的办法。同时,这次禁渔也是为了保护那些濒危物种,让他们可以重返家园。
禁渔三年泛滥成灾禁渔令后大约有11万艘渔船退捕上岸,使得长江鱼类有了一个很好的繁育机会。根据专家的推测,10年时间可以让大多数鱼类进行2-3个世代繁育,能够有效地缓解现在长江无鱼的困境。三年过去了,禁渔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曾经根本见不到的长江鲟也陆续出现。鱼都回来了是好事,但最近人们发现,长江的鱼类不仅回来,还大有一副泛滥成灾的架势,这又是怎么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