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不知流水情全诗,情到深处泪自流古诗

首页 > 农林牧渔 > 作者:YD1662023-12-21 08:09:04

相传,南唐后主李煜年轻的时候,也是一位励精图治的好皇帝。他在国将不国,人心扰乱的危急时刻,从他父亲李璟的手上,接下了南唐这个内忧外患的烂摊子。

尽管他励精图治,想要复兴国家,但是当时南唐的元老大臣们却尸位素餐、不思变革,最后积重难返。在这种情况下,李煜已是无力回天。

极度失望下的李煜,开始倾心佛教。结果北宋知道后,就派遣了大量间谍假扮成僧侣,渗透进了南唐。李煜在这些人的怂恿之下,大举扩建佛寺。

落花不知流水情全诗,情到深处泪自流古诗(1)

后来南唐与北宋两国交战,这些佛寺就被渡江而来的北宋军队作为了军事据点。大诗人陆游撰写《南唐书》,向后人讲述了李煜这一段因崇佛而亡国的故事。

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李煜被俘虏至汴京,沦为阶下囚。在被北宋囚禁的这三年中,李煜写下了多首“泣血词”,来追忆故国家园的往事。

其中一首《浪淘沙令》,读来字字泣血,句句关情。在这首词中,李煜将自己的悲伤之情写到了极致。明代李攀龙说:“悲悼万状”,令人“为之泪不收久许”。

一、《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赏析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南唐·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词作大意:

窗帘的外面,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眼看着这个春天已经到了尽头,薄薄的锦被,耐不住五更天的寒气,硬生生地把我冻醒了。回想刚才梦境中片刻的欢愉,那时的我并不知道,自己只是匆匆过客。醒来之后,不胜唏嘘!

独自一个人的时候,千万不要凭栏眺望。三千里江山,故国美景无限,离别容易再见难。这个春天,就这样随着流水、落花一起消逝了,也不知它们究竟是去了天上,还是人间。

落花不知流水情全诗,情到深处泪自流古诗(2)

李煜的词,还是一如既往地晓畅明白。在这首词的开头,他听到窗外雨声潺潺,然后从梦里惊醒过来,开始感叹春天将要过去了。

接着他开始回忆梦中情形,感叹“梦里不知身是客”。刚才的梦,是多么美好啊!在梦里,他就是他,不是什么帝王。他是李煜,一个喜欢吟诗作赋,弹琴绘画的闲人。

好梦醒来之后,留下的只是无边无际的痛苦。一个人本来就很孤独了,更不敢凭栏眺望故国的“三千里地山河”了。因为他知道,即使望见了,也回不去了!

回想当初,“仓皇辞庙日”,如今又怀念“凤阁龙楼”、“玉树琼枝”。从前,这些都曾是他身边的风景,现在它们都到哪里去了呢?它们就像流水、落花一样,不知是去了天上,还是人间。

在这里,李煜化用了“庄周梦蝶”的典故,来表达自己内心中的痛苦与迷惘。

一方面,他想留在美梦里,因为阶下囚的现实对他来说,实在是太残酷了。另一方面,这也是在暗示读者:彼时他已经迷惘了。不知道自己是醒着,还是在梦里。

“独自莫凭栏”这一句,不仅仅是因为凭栏会惹出哀思,更是指他自己觉得无颜面对过去四十年来那个醉生梦死的自己

落花不知流水情全诗,情到深处泪自流古诗(3)

李煜和他的父亲、祖父,以及祖父的家族世代信佛。在中国,佛、道、儒三家思想本是相通的。所以他借庄子的典故来表达内心的迷惘,他想说的是:过去的四十年,都是美梦吧!

那四十年来的好日子,都是上天借来的。他只是一个匆匆过客,但他却误把自己当成了梦境的主人。最后,他发出长长的感叹,叹流水,叹落花,叹它们随春光而逝,不知去向何方。

流水本是秦淮碧波,落花本是画舫红梅,如今它们都被战火焚毁了。最后一句表面上是问这两样美好的事物最后去了天堂,还是人间。

但是因为他引用了《庄周梦蝶》典故,所以最后一句就变得特别地迷离了。事实上,“天上人间”一句应当理解为,李煜此时已经因为悲伤过度,而产生了一个迷幻的错觉。

他也像庄子一样,无法分辨自己究竟是蝴蝶做梦变成了人,还是人做梦变成了蝴蝶。所以他想问的是:它们消失了,是去了天堂,还是“梦醒”了,重返了人间?

二、陆游书中“崇佛亡国”的李煜

根据史书上的记载,李煜的祖父李昇从小就信佛。李昇的父亲死去世得早,他有一个姐姐出家当了尼姑。所以他很小就住在寺庙里,后来当了皇帝,就大力宣扬佛教。

落花不知流水情全诗,情到深处泪自流古诗(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