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容重和土壤通透性的关系,土壤容重和土壤密度的关系表示图

首页 > 农林牧渔 > 作者:YD1662023-12-29 11:04:21

土壤容重和土壤通透性的关系,土壤容重和土壤密度的关系表示图(1)

来源:《中国农学通报》2018 年第 23 期

作者:林枫,李艳梅,孙笑梅,王志勇,闫军营,袁天佑

单位:河南省土壤肥料站

为了探究腐植酸与氮肥配施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于2014 年始在河南省开展田间定位试验,共设置单施磷钾肥、常规施肥、单施腐植酸3000 kg/hm2、常规施肥 腐植酸3000 kg/hm2、常规施肥减氮15% 腐植酸3000 kg/hm2、常规施肥减氮30% 腐植酸3000 kg/hm2 等6 个处理,分析了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特征。

结果表明:腐植酸与氮肥配施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以常规施肥减氮15%配施腐植酸(T5)的效果最佳。T5 处理的土壤容重最低,显著低于其他处理3.67%~8.88% (P<0.05);而T5 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氮素含量、有效磷含量和速效钾含量最高,与常规施肥相比,土壤有机质增加了0.44%,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显著增加了5.41%和21.76% (P<0.05),土壤有效磷增加了4.66%,土壤速效钾含量增加了1.65%,土壤的pH 值以T1 处理最高,T5 处理最低,较T1 处理低8.98%(P<0.05)。

引 言

腐植酸(Humic acid,简写:HA)是一种天然有机物质,是以动植物残骸为主的有机物经过漫长的、复杂的、一系列的地球生化反应所形成的,对土壤肥力和碳循环均有较大影响,时刻影响着人类生存的地球环境。

张青等研究表明,施用腐植酸可有效降低土壤的容重,增加土壤的孔隙度,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其他速效养分。李杰通过对不同施肥措施来改良土壤的研究发现,在施肥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添加腐植酸钾,与普通施肥相比,能有效增加土壤孔隙度,降低土壤容重,改善土壤的物理结构,腐植酸类肥料具有改良培肥的效果。陆欣研究表明,腐植酸类物质能与尿素相互作用,对于有效改善有机-无机肥料的性质以及提高土壤肥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陈伏生等在风沙土上的研究显示,风化煤腐植酸能显著提升土壤的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降低土壤pH 值。

众多研究均表明,腐植酸具有改良培肥土壤、促进农作物生长、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提高农作物产量与品质和增强农作物抗逆性等方面的作用。但以往的研究多集中在叙述性的研究,而专门将腐植酸直接与氮肥配施用于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系统下,研究施用腐植酸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却鲜见报道。

本研究通过在河南省豫北潮土区,设置腐植酸与化肥配施的田间定位试验,探讨在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系统下,腐植酸施用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期为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环境友好发展和精准实施“藏粮于技、藏粮于地”战略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14 年在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孝敬镇坞庄村进行,采取田间定位。该地区属豫北平原区,土壤为潮土,属冲积洪积物,质地肥沃水资源丰富。试验点地势平坦,试验前0~20 cm 土壤理化性状见表 1。

土壤容重和土壤通透性的关系,土壤容重和土壤密度的关系表示图(2)

1.2

试验设计

试验田设在永久性耕地上,设6 个处理,即:(1)不施氮肥即单施磷钾肥(T1);(2)常规施肥即单施无机化肥氮磷钾(T2);(3)单施腐植酸(HA) 3000 kg/hm2(T3);(4)常规施肥 腐植酸(HA) 3000 kg/hm2(T4);(5)常规施肥减氮15% 腐植酸(HA) 3000 kg/hm2(T5);(6)常规施肥减氮30% 腐植酸(HA) 3000 kg/hm2(T6)。试验采取随机区组排列,3 次重复,小区面积6 m×8 m=48 m2,同时设置保护行和观察走道。供试冬小麦品种为‘周麦16’,夏玉米品种为‘豫安3 号’,分别由河南天存种业有限公司和河南平安种业有限公司提供。供试肥料:氮肥为尿素(含N 46%),磷肥为过磷酸钙(含P2O512%),钾肥为氯化钾(含K2O 60%)。试验中所使用的腐植酸(pH 4.74,有机质为80.92%,全氮为0.76%,全磷为0.38%,全钾为0.23%)均由南阳市沃泰肥业有限公司提供。

试验所有处理除了T3 处理(单施腐植酸)外,其他所有处理(T1、T2、T4、T5、T6)全生育期磷肥和钾肥均用做基肥一次性施入。其中T2、T4、T5、T6 处理的氮肥均采用基追配合的模式:(1)冬小麦季:50%氮肥做基肥,剩余50%氮肥于冬小麦拔节期追施。腐植酸为粉状、撒施,用做基肥一次性施入。所有处理的种植密度及其他水肥管理措施按照当地冬小麦生产技术规程进行。(2)夏玉米季:30%氮肥做基肥,剩余70%氮肥于夏玉米拔节期追施。腐植酸用做基肥一次性施入。所有处理的种植密度及其他水肥管理措施按照当地夏玉米栽培的管理方法进行。出苗后3 叶间苗、5 叶定苗,在夏玉米大喇叭口期用*螟丹颗粒剂丢心,防治夏玉米螟和后期蚜虫;在夏玉米完熟期收获。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每年夏玉米收获后冬小麦播种前,每个小区采用“S”法采集耕层土壤样品(0~20 cm),将样品风干后过1 mm 和0.25 mm 筛备用,然后测定土壤理化性状。采用常规的分析方法进行测定土壤容重、土壤有机质、土壤碱解氮、土壤速效磷、土壤速效钾和土壤pH值。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试验数据的整理和作图均采用Microsoft office 2003,使用SPASS 19.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腐植酸与氮肥配施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由图1 可以看出,各处理土壤容重的变化趋势为:腐植酸与氮肥配施处理低于常规施肥处理,常规施肥处理低于单施磷钾肥处理,且各处理的土壤容重均明显低于试前土壤(1.32 g/cm3),较试前土壤降低了0.025~0.14 g/cm3。配施腐植酸的T4、T5 和T6 处理的土壤容重分别较常规施肥T2 处理降低了2.78%、6.35%和1.98%,较单施磷钾肥的T1 处理降低5.41%、8.88%和4.63%,较单施腐植酸的T3 处理降低2.00%、5.60%和1.20%;常规施肥配施腐植酸或减氮配施腐植酸处理间对土壤容重的影响有差异,以T5 处理的效果最佳,T5 处理的土壤容重分别较T4 和T6 处理分别降低了3.67%和4.45%,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

土壤容重和土壤通透性的关系,土壤容重和土壤密度的关系表示图(3)

2.2

腐植酸与氮肥配施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从图2 可以看出,各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变化趋势为:施用腐植酸处理明显高于未施用腐植酸处理的,腐植酸与氮肥配施处理高于常规施肥处理,常规施肥处理高于单施磷钾肥处理,且各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均明显高于试前土壤(18.08 g/kg),较试前土壤高0.01~0.22 g/kg。配施腐植酸的T4、T5 和T6 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较常规施肥T2 处理高0.63%、0.44%和0.38%,较单施磷钾肥的T1 处理高1.00%、1.19%和0.94%,较单施腐植酸的T3 处理高0.082%、0.27%和0.027%;常规施肥配施腐植酸或减氮配施腐植酸处理间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有差异,以T5 处理的效果最佳,T5 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较T4 和T6 处理高0.19%和0.25%。

土壤容重和土壤通透性的关系,土壤容重和土壤密度的关系表示图(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