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西依太行山,地势起伏很大,因而形成了山区与平原各居半壁江山的地貌特征。虽此,石家庄各地居住民俗的差距却不是很大,尤其是现代时期,纯山区型的民俗已相当少见,山区、丘陵地带的居住风俗和房宅式样同东部各县市的一致性日益趋同。
一、居住地的选择
从古至今,石家庄的人们对居住地点的选择是很重视的。古人言“宅,择也。言择吉处而营之”,人们总是把选择“风水宝地’摆到首要地位。择址标准为:
地势好,水源近 在选择居住地的时候,一般习惯在地势平坦或稍高一些地方(赵县、栾城、藁城、晋州、辛集等地均如此),以求行动方便、通风防水。人们还要求离水井等饮用水源近一点。这主要是因为过去家用水井较少,一般都是公用水井,距离太远对生活会有诸多不便。山区的平山、井陉、灵寿等县则要尽量避开在风口、河谷(尤其是谷底)以及背后没有山坡依托的地方建房,以便防风防涝。沙河、滹沱河沿岸的新乐、无极等县居民,还要尽可能避开滩地建房,以防止夏季洪水漫灌房屋,冲掏房基,影响住房安全。
安全可靠 一般选择“人烟稠密”之处营建房屋,认为群居可增强安全感。古人认为人多的地方人气旺盛,其后必然人丁兴旺、“多子多福”。同族同宗相邻而居(聚族而居),希望以此可以同族互助。同时选择居住的地点,往往都比较注重选择道德高尚、家教有方的人家作自己的邻居。
经济方便 辛集部分乡镇许多人要考虑经商开作坊的因素;在井陉、平山、灵寿等山区县有矿产地区,不少的人就要考虑开山、烧灰等因素对自己的影响;在赵县、栾城、正定、藁城、晋州、辛集、深泽、无极等平原县的居民,则要考虑房屋到自家土地的距离、道路交通、水井水渠等有关因素的影响。
其它因素 井陉等山区建房习惯选择背靠山坡的地方,正定等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建筑村落或宅院,这里其合理依据。石家庄市地处华北腹地,西高东低的地貌特征和冬天刮西北风、夏季多雨的气候特征,使得山区必须正视冬天的御寒问题,而依托山坡挖建窑洞或盖筑平房,则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居室冬暖夏凉。平原地区的宅院保持西北高东南低的基本格局,可以保证北正房冬季大风和夏季雨水的通畅,维持农居的安全无虞。还有许多地方在选择居住地点时“宁在庙前,不在庙后;宁在庙左,不在庙右”,“宁在学房,不在庙堂”,其实质在于追求家族的人丁兴旺。
二、村落规模
石家庄同全国其它地区一样,自古人们择吉营宅,连宅成村,居村为民,繁衍生息。从石家庄市的历史发展来看,山区同平原地区,古代同现代,贫穷地区同富裕地区,村落规模的大小和村落的营建质量有着很大差别。一般来说,在平原地区村落的规模比较大,村落之间的距离也相对较近,有的甚至相互毗连。而在山区县,村落的规模相对较小,也比较分散。在富裕地区的村落则比在贫瘠地区的村落营建质量要好,这种对比现在表现的更为突出。
中国历史上长期的封建土地私有制,制约了村落营建的合理布局,故直到今日许多村落还呈不规则状态(解放后新规划的除外)。清代以前村落的规模比现在要小的多,例如清末正定全县有村212个,500—1000户的只有7个,100—500户的有一百个左右,100户以下的有93个。并且明清前后,石家庄各地因兵燹影响,呈地旷人稀之状,明洪武年间正定全县只有1564户,20746人。
元氏县“崇祯时户三千五百七十五,人口五万四千九百九”由人口(户)之少,完全可以推测出古代村落规模之小。从村落的营建质量上看,因石家庄区域整体自然条件较差,不少县深处穷山恶水或风沙困扰之中,如“行唐地荒民瘠,西北一带多崇山峻岭,田确不治”。“赞邑(赞皇)侧介山陬,土隘民贫……庶民短衣粝食,夙夜勤动,遇丰年亦度入歉岁”“灵寿于真定三十二县中最为瘠壤,其民过丰岁饭藿羹,仅免沟壑,一遇水旱虫雹之灾,流离转死”。“(井陉)境内地势坎坷,土质薄瘠……故衣着粗陋,为本省各县最”。
石家庄各县历史上的村落与居房质量自然就好不到哪里,除辛集等区县自然条件稍好的部分村镇,普通房宅概为土木结构(甚至更差)的陋居。像井陉县“晚近……而概为平房简陋特甚……贫寒之人,穴土岸为洞,尚有穴居野处之风。数十年前,结草为茅屋者颇多”。这实际上是整个西部山区历史居住情况的缩影。在东部的辛集“新中国成立前,农民住房多为土坯房,少数富户为砖房”。其他县的房居质量也基本如此。
解放后出现的几次大规模新房营建高潮,使石家庄各县(市)的村居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世纪50——60年代各地大量拆除土房和土坯房,翻盖表砖房和部分跑砖房。20世纪70年代大量建盖卧砖房和部分牵檐房;80年代大量建盖牵檐房和部分二层楼房;90年代普通平房的房间面积迅速增扩,内部结构向楼式化发展,许多甚至直接盖成了楼座子,三层和六、七层的高层楼房出现。如今石家庄各地的村落和民居建设同历史上比较,已是全面改观:除极少数表砖房外,各地均是清一色的卧砖房。
自70年代末以后,许多村镇实行规划建房,故很多不规则的村落格局,已被排列整齐、高度一致、大小街道平坦的新村所代替。现在无论在最东部的深泽,无极等平原县,还是在西部的行唐,井陉等山区县,随时都可以看到幢幢农家小楼成排成片,甚至整村整庄,如鹿泉市的铜冶、正定县的西兆通等村镇,均在80年代早期就已规划、建成了全村性的二层楼房。今日新农村的功能亦远非古代村落所能比附:居住、医疗、商业、教育、通讯、交通、娱乐等项都有比较完整的体现。农村居民不仅在住房面积上超越城镇不少,而且在住房的总体质量上也同城镇日益接近,有一部分则远远超出城镇。
三、房屋式样
解放前,石家庄各地的宅院布局,以“四合院”为最高追求。人们一般以坐北朝南的北房为正房(北正房),另有厢房(东、西房)及南房,围筑成一个方正的四合院落。正房与厢房既可单独成幢,也可以北东、北西,或北东西房一体建构,还可以通过走廊将各房连接起来。从房屋的式样看,主要可以分为:
平房 这是最普通、最一般的农村住宅,其状似一个方形盒子,前山墙顶由内向外突出二、三寸的青砖或者是突出一尺左右的椽子,支托着房顶,形成一个房檐。20世纪70年代时,人们经常用自己打成的水泥小椽,80年代则喜欢用小水泥板代替原来的木头椽。平房房间数各地不一,一般有三、四、五间。在房间的布局上,三间房的开一个堂屋门,从堂屋内在分别向两侧房间各开一个小点的门,俗称“帘子屋”。如果是四间房,一般开两个门,堂屋一个,组成三间“帘子屋”,套屋(耳房)开一个,单独成屋。五间房组成时,一般开三个门,堂屋一个,两头套屋各开一个;最少需要开两个门,堂屋一个,两头套屋任意开一个。一般每个房间都有窗户,有时套屋可以不安。
牵檐房 又叫厦架房、厦子、抱厦等。其同平房的主要区别,是在阳面山墙之外再增加二檩宽度,由数根明柱支撑,形成一个独立的敞廊,廊顶和廊基(厦台)都与原房是同一个整体,可以防止夏季雨水潲进门窗内,窗前的厦台上也可以堆放一些物品。
牵檐房与平房在房间数上的要求是一致的。只是在开门的方向上有所变化,三间房子可以都盖牵檐,中间开一个门;也可以盖两间牵檐,剩余的一间同厦台盖齐,房间在东头就冲西在厦台上开门,反之则冲东开门。四间房子可以盖三间牵檐,开门方法与三间一样;也可以盖四间牵檐,堂屋和套屋各开一个门。五间房子一般盖三间牵檐,中间开门成帘子屋,两头同厦台盖齐,东、西两头相对开门,这种叫“燕窝牵檐”。
牵檐房的檩木是由明柱支撑的,明柱数量同梁数一样。20世纪80年代初,人们把小水泥梁同房屋里边的大(圈)梁连筑在一起伸出前檐,叫做“挑梁”,这样就取消了明柱。挑梁的牵檐上一般铺放水泥板,比较简便易行。
瓦房 主要是针对平房和牵檐房的顶子而言。如果是铺瓦的顶就统一称作瓦房。瓦房一般都有青瓦铺成脊状,以便迅速排泄雨水。由于瓦房的造价较高,普通百姓建盖较少,一般都是衙署大户才盖。
楼房 指的是两层和两层以上的房子。石家庄历史上各地盖的都不多,主要是造价太高,普通百姓盖不起,只是一小部分地主大户才盖些楼房。20世纪80年代后,石家庄各地普通百姓的楼房日益增多,至今仍旧势头不减。
窑洞 指的是西部山区的拱碹式房屋。窑洞形成方式分为两种:开挖式,是早期人们直接在山体上挖洞成屋;垒建式,是人们一傍山坡人工垒石、顶部发碹建成的窑洞。窑洞的内部结构也分两种:直(筒)式,每孔窑洞各自独立、单门单窗;复式窑洞,指的是窑洞内部完全或部分相互连通,如同平原的帘子屋。
开挖式窑洞现已基本绝迹,垒建式窑洞还很常见。过去窑洞的门窗上方墙壁均是圆碹,20世纪80年代前后多改为半碹式。后来,除窑洞的前山顶是圆碹,门窗部分都改成了方形。进入九十年代以来,西部山区也已大量建盖平房,式样、材料同平原地区没什么两样。在石家庄历史上,如果一个家庭不盖四合院,一般是先盖东房,再盖西房。只盖一面厢房则盖东不盖西,因为过去人们认为东厢是少男地,西厢是少女地,如必须进行抉择,即多选少男地,古人的重男轻女由此可见一斑。在各房的比例上,北正房最高,东厢房须比北正房低二寸,西厢房又要比东厢房再低二寸。长尊幼卑、男尊女卑的旧礼教思想,通过此种建筑格式得以反映。
在山区的部分村庄,东、西厢房到北正房的距离不能小于五尺,以便于正房采光。
过去,有的大户有两进甚至三进四合院,这就必须把中间房子的堂屋留作过厅或者留下居中位置专门建盖门楼,进大门后的二门、三门等门楼或过厅都是直进的对开扇门,头重大门楼则不能直进,如果是南北方向进出,必须将门楼对面用木板做成薄墙,挡住正面,从两侧的一方或双方通过;或者开巽门,从东西方向进出。如若只盖门楼头,不管从哪个方向进出,则必须在门楼对面建盖影壁墙。院子较大的人家,也有把院子分成两进的,一般是在院子中央修一道墙,墙的中部盖门楼头或大门,前院有无大门不一。
如果在自家宅院挖掘水井,一般位置要在院落中心线东边一侧,传说那是龙地,水源充足。院落的西南角是盖猪圈的位置,但是圈棚高度不要太高,否则对家人不利;一般人家的猪圈都是“连茅(厕所)圈”,一个猪圈留两个厕所,猪圈的西北角留一个,猪圈的东南角留一个,但厕所门一般都开在院墙外面临街处,是男厕或过往行人的公厕,基本上都露天的。在山区则把猪圈盖在院外,而且不能盖成“连茅圈”(厕所是独立的),因为人们认为那样不卫生。四合院、三合院的圈厕因院内无可建之地,也只能建在院外适当的地方。
北正房院落的大门大多开在院落的东南角,这里是八卦的巽地,故习惯称巽门,有些山区宅院的大门位置是由摆放罗盘来决定的。过去,因经济条件有限,普通人家大门口的“大门”,只不过是一面“栅栏”而已,平常的栅栏是先用木棍做成框架,再把秫秸、葛针、树枝等物别在或钉在框架上,一端套在或者绑在内侧固定的木桩上,早外开关即可。一般人家都盖有质量不同的影壁墙。少数富裕人家,对大门比较讲究,要在门口盖一个高门楼,安装木质的大门,结实美观。
解放后,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房宅数量的逐渐增多,许多小家庭建立不久就同长辈分居独住,这就使得人们已没有必要在小院中加盖配房、建成四合院,所以许多人家便只盖东厢房,并且把厢房最南面一间留作大门洞。经过绘制、贴粘墙面和安装铁、木大门,使大门既简捷实用又经济节约。虽然现在宅院的配房少了,但正房的面积却成倍增加,院墙的质量与高度也大为提高,许多院墙同正房的山墙高度已经是不相上下。山区还有建筑门楼的习惯,平原上现在建筑门楼的已经不多了。但无论是门楼还是门洞的规模与质量都大上档次,贴瓷砖或瓷砖壁画已经极为普遍,多数还贴上诸如“紫气东来”、“幸福之家”之类的瓷砖门楣联和各类瓷砖对联。为了通过拖拉机等车辆,多数大门都修得比较宽大,这就使得现在的大门非常美观气派。
四、房屋建筑
在石家庄各地,以北正房为主体的四合院民居格式,以及建房风格、材料和房间功能,都是持续到解放初期才逐渐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石家庄各地的房屋结构,从古至今基本上经历了土木结构、砖木结构、钢筋水泥结构三个主要阶段。无论采用哪种结构建筑房屋,最基本的施工程序大都一样:
选址 即在村落或院落中选择营造房屋的最佳地址。这一步可简可繁,一般人都比较简略,自认为合适就可以了;但也有的人家搞得比较繁杂,自己有了初步设想后,又找来“风水先生”看风水,观阳宅,放罗盘,看地气,枉费钱财。随着科学知识的广泛传播,这种情况在今天已经不多见了。
挖土方打基础 各地为了使住房牢固结实,对土方基础很重视。在土质比较好的村镇,土方工程一般不大,主要是挖出一个比墙基稍大一点的地槽,只要是比砖墙稍宽大一些就行。房屋的高度越高,地槽就挖的越深。如果是平常房子,挖上一尺左右就够了。地槽挖成之后,经过简单夯打并抄平,四角钉上木楔挂线定标,即可摆砖叠砌墙基。
在地质松软的沙质地区,土方工程相对较大。人们先要下挖一米左右的地槽,而且槽宽要超出墙宽许多。地槽挖成以后通过两种方法打基础:一种是水灌法,指的是一边向地槽内灌水,一边不断向槽内投放细沙,而且地槽内专门有人来回蹚水,刮平水槽内的沙土。如此连续进行,使槽内填满沙土,再停止灌水和蹚水。等次日槽内的水完全渗毕,沙基即如夯打一样,直接抄平砌墙就行。另一种方法是把粘土同白灰粉按一定的比例(有的还掺上沙子)掺和后,填入地槽内,再打夯夯实,而后砌垒墙基。
在山区的基础工作要比平原上大的多,必须首先把房子或窑洞(垒建式)的地盘清理平整,然后再把后山墙位置的山坡截成与地面成90度的平面。而后在墙基位置开挖地槽,挤石灌基。如果是洞穴式窑洞,则即完全靠在山崖上开挖土方而成。
瓦作 就是砖砌垒墙的过程。因为过去砌墙都须手拿瓦刀,人称“瓦工”,故称砌砖过程为“瓦作”。也有人把过去盖瓦房时的摆瓦过程称为瓦作,我们认为这种瓦作的含义过分狭隘。瓦作是建房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道工序。
瓦作从最基础的根基开始;各地台基高度有异,平原的砖房基一般在9—12行左右,离河较近的村庄要稍高一些。按门口的台阶算,有三、五、七步之分。完成基础后,如果是故盖砖房,就继续搭架往上砌,这个砌山墙过程叫“窜筒”或“拿山”。筒(山)高按室内从地面到小椽的高度,要求是1丈1至1丈1尺5。
山区窑洞从地面到碹心的高度是1丈1。现在的新窑洞则是1丈2尺6(从3米以上开始发碹)。从地面到窗台的高度是1米。如果是盖土坯房或表砖房(外皮用立砖包裹,内衬用土坯),一般都在台基上铺放一层比房基墙稍宽尺寸的苇秆或秫秸秆,而后再垒土坯或表砖,以便防潮。过去的房屋外墙,表砖是1尺5左右,内墙或坯墙是1尺2寸左右;现在的砖房山墙,外墙是三七墙,内墙是二四墙。在山区多用一、二尺大小的石块灌垒地基,就是把石头挤放平稳后,用石灰浆把所有基石的缝隙灌满。石基和山墙的宽度都很大,从一米到2~3米不等。
过去盖土坯房时,人们一般要用砖(一种比今天红砖略大的青砖)垒房子的四个角叫砖腿,用来增加房子的稳定性。在解放前,表砖房或极少数的跑砖房(卧砖表墙)是最好的房子,卧砖房十分少见。解放后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经济收入提高,20世纪70年代以后盖的房子都是卧砖(基本上都是由转盘窑烧制的红色黏土砖),故现在人们已经统称“砖房”而不再进行“表砖”、“卧砖”之分了。文革后的新房不论是平房还是楼房,都是越来越高大宽阔,现在平房的进深可达12米,楼房的进深则到了15米。许多新房都在房基上打水泥圈梁(内有钢筋骨架),有的还要打两道梁或三道梁以及多道竖梁。在辛集等地还有在前山墙上加垒挡水墙的习俗。瓦作完成(土坯、砖房垒到顶,小二楼打好最上边的圈梁)就该进行下一道工序了。
木作 房屋大、小山墙的砌成,标志着瓦作程序的基本结束。此时,木作开始(这里指的是砖房),木作指的是建房过程中的木工工作部分。
因为长期的摸索实践,建房规格早已约定俗成,主家只要说明盖“几檩”房,“掌作的”(指挥、工头)就会布置瓦作和木作分别投入工作。“檩”是房子的檩条,是架在梁上的横木。以北正房为例,梁在房顶上是南北方向摆放。檩是架在梁上东西方向摆放。一般说檩与檩之间的距离按小椽长度三尺三(但因小椽要搭在檩条上,故实际距离就小于三尺三),“几檩”就是几个三尺三,所以檩数越多,房子越深。
“几间’或“几(个)梁”则是房子宽度的规格,一间屋两个梁再加一个边梁,就是房间数,如三间房四个梁(俗称“四梁八柱”),四间房五个梁。梁数和间数越多房体的宽度就越大。因为有固定的规格,在瓦作开始的同时,木作也就在附近的空地开始了,木工们先把木料(主要是梁、檩、小椽有的当时做有的事先订做)按规定长度打好。其后,再分别刨、凿、锛、楔,把木料做成需要的形状,最后再把加工好的木料按实际格式,在平地架装在一起备用。因此,尽管人们常说瓦作之后开木作,实际上是木作高潮的开始。
在盖土坯房和表砖房的时候,则是于基础完成后先行架装“四梁八柱”并用斜木支撑固定,然后再逐次垒砖(坯),把“八柱”(支撑梁、檩的立柱)包砌在山墙当中。这种先行竖(立)柱、上梁的运作程式,使得整个木架结构紧密地楔合为一个整体,坚固耐用,以至于发大水时,土坯墙与房顶都已经坍塌无余,房木架子却还巍然屹立。
因为木作(主要是上梁)是整个建房过程的高潮,故主家、掌作和帮工们都格外重视,许多主家吊装“披红檩”(堂屋中心檩)的时间都是经人特意挑选的,这时主人要鸣放纸炮,摆供香案,叩头求吉。人们把梁木升顶称为“上梁”,届时把已经标注了位置次序的梁檩(如东三、北二等)从架上分别拆卸下来,再依次用大绳拽吊安装。
上梁的仪式,各地大同小异。在正定等地,每家的“披红檩”都贴上写有“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的红纸平安符(也有的在此位置画一个阴阳鱼图案),还要把一个带红布条的小“木挣子”(老式织布部件)用细红绳拴在檩上。平安符或阴阳鱼的两侧还要另贴上“金童扶玉柱,玉女架金梁”红纸吉祥条幅,披红梁要在其它檩木安放完毕之后才能吊装。上梁、安檩之后,再往檩条上铺放椽子。所有的椽子铺放完毕之后,木作过程基本结束。接着便是铺放秫秸或苇箔(有钱人家铺放方砖),而后再分别上一层滑秸和“苦累土”,用上碌碡压实。最后,用滑秸抹顶,房子的主体就完成了。
解放前部分经济实力不足以及解放后许多盖卧砖房的农户。都把木梁省去了,就把檩条直接搭放在左右山墙上,叫做“硬扛山”。这样,虽然节省了购买木梁的资金,但上梁时的仪式却还是依然如旧。
另外,过去大户人家的房子,有的小山墙(隔山)是通体窗格式,整个木墙面积很大,做工复杂,是建房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木作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楼房的建筑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平房建筑。许多平房的设计,都是采用楼房的多重套间结构,使厅、堂、厨、卧各自分离,既卫生又互不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后,许多家庭在瓦作之后,省去了上梁的过程,在墙顶上打圈梁,而后在圈梁上直接安放水泥预制板。不少人家在土方工程开始就挖、垒地下室,使平房的式样、标准同小二楼完全一致。也有一部分人家因财力或用途原因,把基础完全搞成了楼样(楼座子),以便日后“东山再起”,直接接成二层。
山区的窑洞是没有上梁过程的,人们都是在石头或砖的山墙完成后,用两种方法建筑碹顶,一种是用石头挤插成碹;另一种是用白灰炉渣或碎石水泥砸筑碹顶,等干燥之后,往碹顶上大填其土,少则一、二米,多则十米八米后,不仅不会漏雨,而且顶上可以作打麦场。也有的接着盖成窑洞,成为窑洞式楼房。
抹顶 过去的房屋在 完成上梁并铺上苇箔、“苦累土”之后,为防止漏雨,还要抹一层滑秸泥,约有二指后,因为隔水性较差,往后基本上每年都要抹一层,以至于有的老房子把滑秸泥抹到了一尺多厚。为了增强防水性,许多人家就用陈年老炕的炕坯土抹顶,效果不错。
解放前的有钱人家和20世纪50~60年代以后的普通人家,都用炉渣(白)灰铺盖房顶,其厚度约在3寸左右。在春季人们把拌好的炉渣灰摊在房顶上,再用约4公分见方的两根木条,错开钉在一起后半部当手柄)连续抽打,把炉渣砸实,并且把灰浆拍出来,再用玻璃瓶子或光滑的扁圆石块来回蹭,直到蹭出亮皮。经过一春天的风吹日晒,到雨季房顶干透之后,房顶就特别平整结实,不漏雨了。石家庄各县(市)都俗称这种方法叫“砸顶子”或“锤顶子”。
近年以来,随着小二楼和楼式平房的大量出现,包括西部山区各县在内的许多人家,在使用楼板封顶之后,便都采用了一种更简便的方法—“筑顶子”。就是把小石子加水泥拌和后浇筑二寸左右的一层薄顶,再刷防水涂料。整个楼墙、楼顶合成一体,防水抗震,一劳永逸。
五、房屋的装修和功能
前四道工序完成以后,工程进入最后一道工序——装修。解放前,一般的劳动人民生活贫苦,许多人房屋一间地无一垄,能有个简陋的小屋栖身就不错了,人们对房屋的装修基本不存在奢望。
墙壁抹灰 石家庄各地的许多人家,在房子的主体完成之后,一般是先对内外壁墙进行简单的掩抹。人们用稀滑秸泥在外墙上抹一层厚度1厘米左右的保护层,有条件的再抹一层白滑秸灰膏,以防冷风透墙和雨水浸坏墙体。室内墙壁的抹法跟外墙壁一样,但一般都加抹滑秸灰膏;对滑秸的要求也稍高一点,要挑选细白、光滑的。也有人用蒲棒(絮),但抹出来墙上有小黑点。所以有钱人家一般都选用剪碎的白棉花和灰,以保证墙面的白洁。房屋的内壁抹上一层约0.2厘米厚的白灰膏,既可使室内白净,又可使墙壁不易卤蚀掉土。
安装门窗 对门窗扇安装整理也是装修的一项内容。因为过去新房的门窗框(有的为完整窗户)大都在垒墙之初安装,故主体完成后首先要安装门扇。旧时一般人家都使用厚木板门,分两扇,厚1.5寸左右。两个门扇相加的宽度不可低于3尺3寸。门扇向外一面的中间部位钉有铁环锁钥;向里一面的中间或偏下部位设置木门闩。
经济条件好一点的人家还要在堂屋门上安装简约的风门(镶板,上半部为方格窗式),单扇或双扇,向外开启。如果新房的窗户已经预装完毕,这时要检查其平整度,有被压弓、压裂现象出现,要及时采取措施校正;有安放不稳的要通过挤楔、抹灰等方法加固。老式的窗户基本上都是木棂方格,一般规格是4x5尺大小;也有花格木窗及“翻天窗”或“支撑窗”等,但仅限于少数有钱的农户,数量很小。门窗扫尾工作完成后,有的用墨汁涂黑一下门框,用大黄粉涂一下门扇,这项工作就算彻底完成了。
20世纪80年代后,老式门窗基本被淘汰,新房差不多都使用西式门窗:薄镶板门,对开扇玻璃窗,而且门窗面积越来越大,有的门上附带顶窗和偏窗。现在,窗户由两扇发展为三扇、四扇、五扇等,使得整个阳面墙几乎都被门窗所占,采光效果大为增强。现在门窗的质量也越来越好,有一般木料到松木再用铝合金材料,时下一部分人又开始使用塑钢门窗。门窗的安装方式也由随瓦作垒装变成了预留空口,最后安装。
过去人们对室内地面的处理都很简略,用打坯的“杵子”,有的叫“碡子”(即在8寸左右的方底或圆底石臼上安有一个长丁字木手柄的工具)或小木夯,把地面砸实就行了。有钱人家普遍都漫一层“八砖”(方砖)。
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石家庄各地对住房的装修已必不可少。不少外墙用水泥、水刷石、瓷砖甚至用大理石包裹起来。内墙在白灰(掺麻刀或玻璃纤维)抹光或水泥压光之后,在用涂墙涂刷,有的则刮仿瓷涂料。富裕农村或城镇的不少人家,尤其是盖楼房的人家,还要贴壁纸或进行木装修。新房都是水泥、瓷砖或水磨石地面,部分楼房铺装的是木质地板。屋内的房顶也要用石膏板等吊顶或制作灯池、灯饰。屋内墙壁要装饰壁灯、壁画、条幅、博古架等。
火炕、锅灶 在室内设施上,过去最基本的就是火炕、锅灶。以北正房为例,火炕都盘在东、西卧室的中线南面,高度以一立坯(1尺2左右)加一橫坯(20公分左右)为概数,基本上就是在坐炕时,膝盖以下的小腿高度同火炕的高度持平。
火炕的长度是整个房间的东西长度,宽度不定,以能横躺休息为准则。因为炕里留有烟道,故人们常以留几个烟道为宽度单位,叫“几洞炕 ”,如“八洞炕 ”就是内有八条烟道。烟道通过炕东(西)南角处的洞口同小山墙外面的灶台相通,只要烧火做饭,炊烟便通过火炕中的烟道经东(西)南角处进入南山墙中预留的烟囱道,由房顶的烟囱排出。这样,既可以使烟气能够及时排出,又可以保持火炕在饭后的温热不潮,对冬季睡觉尤好。
过去的火炕都是用土坯来盘,下边用大坯支插烟道,上面用薄炕面坯平铺,最后用滑秸泥抹平整。正定等县的滹沱河南岸村镇,因为堂屋不垒锅灶,所以火炕的东(西)南角也没有通过小山道的火道。但是在火道的北边都留有一个火口,平时,主要是冬季烧玉米秸等热炕取暖。也有一部分地区,并不在堂屋盘灶台,而是在“厦架房”的阳面墙外靠两边盘灶,再通过山墙与屋里的火炕连接。在井陉等地山区的窑洞内,则在炕根下盘一不足半尺的小锅台(不用风箱),上置洗脸盆大小的铁锅,用于做饭和冬季热炕。
在石家庄市各县的多数村镇,锅灶都是盘在一进堂屋门的两侧贴墙角处,有用砖垒的,也有用坯垒的,高度和大小根据铁锅大小来决定。一般用五印锅、六印锅的比较多,大家庭有的使用七印、八印锅。锅台的外侧底部中间留有小风口,用于安插风箱的风嘴,抽拉风箱鼓风。锅台的后方有火道穿墙与内室的火炕相连,借以排烟和热炕。正定县的滹沱河南岸村庄则不在上房盘锅灶,而是在厢房等处另设厨房盘灶做饭。
由于石家庄各地普遍存在“四破五”(在四间房的地盘上设计成五间房,以求居住对称)的房俗,所以就以居中一间为堂屋,充作过厅和厨房。人们信守东为大的古训,故堂屋东侧一间为上房上屋,由家庭中的最大长辈居住,其次是堂屋西侧第一间,为上房次上屋,由次辈居住;再次是东厢房、西厢房。南房一般作牲口棚、碾(磨)棚或帮工住房等用途。一些比较大的宅院要分两进、三进甚至更多,这种情况以最后院正房为上。在山区的窑洞里,以正冲大门的一间为上房,如不居中,则以其左为上,由最大长辈居住。
目前,因为家庭经济实力和审美意识的增强,人们普遍对平房和楼房布局进行了一个实用性很强的重要调整:新增或加大原来堂屋的面积,作为客厅使用(过去滹沱河南岸地区就有把两间屋合成一间大堂屋的习俗),用于迎来送往和红白喜事的活动场地,这种情况在过去并不是很多 。
室内陈设 新中国成立前,农村中的富裕户,居室内多布置成套的立橱(一般是两个立橱一个橱楔,三个配套的橱顶箱),立橱前面是坐柜;还有迎门橱、炕橱、方凳、条凳、洗脸盆架、火盆架等。在迎门橱上布置有梳妆镜、梳头匣、掸瓶、茶盘、茶壶、茶碗等。靠迎门橱的墙壁上挂中堂画和条幅。少数大地主和巨商有专门客厅,摆设更加豪华,有名贵瓷器金银器皿和玩物等。
一般农户没有成套家俱,只在居室内摆一个立橱、一个迎门橱、一个坐柜,俗称“半套家俱”。穷苦农民的居室内,只有简单的破旧家俱,有的甚至一件家俱也没有,在放迎门橱的地方垒一个土台,作摆放灯盏之用。
新中国建立后一个时期内,农民居室的摆设没有大的变化。20世纪60年代以后,城镇和农村中才出现了用人造板做的新式立柜、酒柜、高低柜、写字台等。80年代,祖祖辈辈住土屋、睡土炕、坐蒲墩的现象基本改变。新式家俱普及,组合家俱流行,沙发、茶几、圆桌、折叠椅、双人床、席梦思床等进入普通百姓家。一些集镇和其它工副业较发达的村庄,不少户室内摆放了洗衣机、电风扇,甚至电冰箱。为了不让传统的锅灶熏坏漂亮的住房和高档家俱,许多家庭撤去了冬季取暖的煤火炉子,另盖了室内外厨房,有的在睡房或床铺处,还安装了土暖气。
为了美化居室,20世纪80年代许多家庭的中堂画已改为布轴画,墙壁上布置带框的玻璃画,少数人家在墙上镶嵌了瓷砖壁画,不少家庭摆设塑料盆景或鲜活的盆花。
照明 旧时,农村多用豆油、棉油、蓖麻油灯照明,灯头如萤火,灯光昏暗,少数富户用蜡烛照明。民国期间,随着“美孚牌煤油”的传入,少数富户或工商业者开始用煤油灯(分罩子灯、保险灯、提灯等),演戏或集会用汽灯。
解放前,个别工商业发达的地方有了工业用发电机,除作动力外,也用电灯照明。1947年辛集等地还建了火力发电厂,机关、工厂、学校开始用电灯照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农村先后都办了电。70年代中期石家庄地区基本普及电灯照明。80年代后,不少家庭很重视灯饰,有的装了灯池,有的安了壁灯、顶灯、台灯等。
神位摆放 受封建传统文化影响,农民的敬神求吉思想十分严重,不少家庭通过一定形式供奉各路“神仙”:土地神,供在一进大门的影壁墙上;没有影壁墙的就供在门左侧内墙上。天地神,供在上房堂屋门左侧外墙中部(盖房时预留神龛或直接在此贴纸像)。全神(集各路仙道名、像于一龛)、观音,供奉于堂屋东北角处。财神,因受传统的金银不露白思想影响,一般放在里屋的东北角等处。关公神,供奉在堂屋东北角一人高的后山墙上的神龛里,或专门制作的架板上。灶神,贴在灶台正上方的山墙上。门神,过年时贴在堂屋的门扇正面。信奉神道的人家,在过年过节或平时的初一、十五等时间,以中老年妇女为主,要焚香敬拜。现在这种传统的供奉仪式在一些地方仍存在,对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尤其是对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六、工艺文化设施
在连宅成村的自然过程中,各地村落的公益文化体现特别突出:
戏楼 有的叫戏棚、戏台或歌楼。这种纯粹的文化娱乐设施,有的是从建村之日就兴建的,以后随人口增多又不断变换地址和规模。在保存戏楼比较好的山区,今天也可以在一个村庄同时见到不同时代的好几幢戏楼。现存戏楼早的建于明清时期,晚的建于文革后期或改革开放初期。戏楼规模也从早期的一间房大小到现代到近百平方米的大型舞台不等。戏楼的筹建资金基本由个人捐献。因此,古今许多戏楼都附有刻记捐建者姓名和捐献钱物数量的石碑。相对而言,平原各县的固定戏楼很少,都是临时搭建席棚,过后即拆。虽然文革中各地曾垒建过一些无棚的戏台,但现在基本没有留存。
官房(坊) 是建于村落中央位置的村内公事处所。这里是一个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至今我们还可以看到不少保存完好的官房,如华北地区著名的“民俗文化村”井陉县于家村及其附近的樊家村、高家坡等,均保存有明清时期的“官房”。历史上“官房”的政治功能主要是体现在发布新闻、召开集会、商议村事等方面。其经济功能则同其作为村内冲要位置的第一标志密切相关,如集市交易的进行、贩夫走卒的物换,麻糖、肉铺的选址等,无一不是首选在官房左右。而把官房建在官房附近,则更是官房政教功能的重要体现之一。“官房”作为一个历史名词,已经很少被人所知悉。但官房的功能却被各地的“村委会”(大院平房或小型楼房)基本承续下来。
小庙 作为广大农民精神信仰的重要载体,各类小庙在石家庄各地的修建极为普遍,历史上很少有哪个村庄没有小庙存在。实际上石家庄各地对小庙的修建和供奉,并不是出于宗教信仰,而仅仅是一种精神寄托,如供奉观音者,绝大部分并不是佛教徒,而仅是为了祈求观音去邪保安。
正因为如此,人们对小庙的修建也五花八门:观音庙、龙王庙、老母庙、娘娘庙、奶奶庙、三官庙、老爷庙、老虎庙等等,无所不有。小庙的规模很小,有的就是“三块砖一个庙”。虽此,小庙建筑却是整个村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处的位置一般都比较冲要,或当路口或临大道,供人们在初一、十五等时间烧香叩拜。
滥建小庙,烧香磕头,包含有很明显的封建迷信成份,应当逐步加以劝禁。但客观的分析,庙事又是反映农民愿望和心态的重要途径之一;久旱不雨,人们去龙王庙求雨,反映了对雨水强烈的祈盼愿望;久病不愈,人们去求观音菩萨,则反映了人们摆脱疾病,强身健体的良好期盼。即使是在今天,人们也经常通过小庙表达自己的心声,如农历二月二十九某地一个小庙会,就在席棚上贴有“贪官小人猖狂一时,良民君子心安一世”的醒目对联,表达了百姓对个别贪污腐败行为和道德低下者的愤怒,以及对平淡人生的追求。
牌坊 牌坊 (主要是历史上的贞节牌坊和功德牌坊)、纪念物(被公众认可的、有重要意义的,如井陉县高家坡村传说是祖先从山西刚刚迁来时所栽的大槐树)均对特定区域人群具有教育感化作用。就连原来最普通的四合院布局,也包含有“天人合一”的深刻思想内涵。在现代农村,这种教育功能建筑也同样存在,如各地的各类英模人物纪念碑、纪念馆等。
七、居住观念的变化
聚族而居成为历史 经过长期的反封建斗争和解放后的农村社会主义改造,封建宗法制度失去了存在的经济基础,传统的封建思想意识也日趋淡化,原有宗族中的族长,也丧失了对宗族经济和宗族人口的支配权,作为独立经济单位的家庭规模越来越小,尤其是小家庭经济实力在不断增强,20世纪70年代后又实行了农村规划(分配房基地),这就使得“张家胡同”、“李家院”之类的“聚族而居”已经不大可能。虽然现在也有四世共存者,但“四世同堂”却极少见。时下在石家庄各地,已婚独生子女同父母分居另过的有相当比例,这在历史上是罕见的。
美观实用已经取代因陋就简的建房理念 千百年受经济条件制约,使得石家庄各地的人们,不仅没有实力追求好的居住条件,也缺少比较实际的美宅理念。人们普遍以因陋就简为建房原则,以遮风挡雨为住房目的。
解放后,石家庄市区及所属各县的房居条件日趋改善。改革开放后的二十年,从建房物资到建房思想更是大为变样,整个建房群体中传统的“因陋就简”已经基本消失。人们不仅追求住房的结实、实用,而且还注意住房的美观。因而,从东部平原的辛集、无极到西部山区的灵寿、井陉,平房和楼房的高度、跨度和进深度越来越大,内外装修的工序也越来越多。新建房屋不仅要盖出大人的居室,还要盖出子女的居室;不仅要有卧室,还要有客厅、厨房、卫生间或地下室;不仅要通过高门大窗采光取暖,还要安装锅炉暖气御寒保暖。总之是功能越来越齐全,外观越来越好看,质地越来越高档,面积越来越大……
深藏不露的住房选择被交通便捷和便利商租所取代 从历史上看,因为经济收入微薄,家财寡少,人们都很害怕抢劫与盗窃。所以在选择房址时,也就都尽量避开大道、路口等要冲之地,极力恪守“深藏不露”的千年古训。改革开放后,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在充盈人们钱袋的同时,也扭转了人们的房居思想:只要有选择的余地,人们都乐意把房院营建在村中央或村内外的大道、路口附近,以求交通方便,购销便捷。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经商盈利。许多家庭都把临街靠路的房间建成或改建成铺面房,自己或租给别人从事商业活动。这种情况在大村或经济发达的村镇更加突出,足见人们的思想观念变化之大。
庭院种植物选择的变化 千百年来,人们对庭院种植物的首选当属种树,希望通过种树取得部分经济收入,或将来木材自用节省一笔开支。有些不适合种树的人家,又以种植丝瓜豆角等蔬菜为首选,借以弥补“糠菜半年粮”的饮食之虞。随着改革开放后经济收入的普遍增加,石家庄各地的人们衣食无忧,因而对庭院种植物的选择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种树(以经济利益为目的)不再是首要的选择,瓜菜种植也不再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人们把目光转移到了享受性、观赏性的香椿、葡萄、桃、李与各种果木、花草的种植上。既愉悦身心,提高品位,又美化了居住环境。
从坚守平房到乐住楼房的思想飞跃 虽然早在解放初期,“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就作为一种美好的憧憬深深地烙印在人们的脑海里,但直至80年代以前,除电灯之外,其它两项对普通百姓而言还完全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东西,而且许多农民(年岁越大程度越严重)还对楼居生活怀有一种天然的抗拒心理,认为那不是农民的生活,也远不如平房舒服自在。经过二十年的改革开放,大量小二层楼出现这一鲜活现实,把楼居生活的优越性充分展示出来,使得农民特别是年轻一代农民对楼居生活产生了全新的感受。在15—45岁年龄段中的绝大多数人,已经成为支持楼居生活的最基本力量,只要条件许可,都会积极向楼房进军。
总而言之,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石家庄各地的居住习俗,随时代变化而发生了很大变化,这是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各地独具特色的传统居住程式大量消亡,趋同性极强的现代居住习俗逐步占主导地位,对民俗事业来说,不能不说是一大损失。
(注本文调查背景截止日期为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