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句式,盖有之矣吾之未见也句式

首页 > 农林牧渔 > 作者:YD1662024-01-09 15:38:36

山东省潍坊市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潍坊三模)

语 文2022.5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电话里,于漪爽快地接受了采访。

【预习】学校里的美育,请谁来谈

那天记者上门,于漪拿出两张《解放日报》——前两篇“美育访谈录”版面说:“仔细看了前两位所谈,伍必端教授从艺术创作角度,黄豆豆从社会普及角度,我的角度,又不一样。”

的确。美育,事关立德树人。学校,课堂,是国民教育与大众审美的从小培养场所、美育基本途径,基础性、重要性不可替代。

记者在2019年国庆70周年新中国首次授予“人民教育家”这一荣誉称号时,想到了基础教育领域唯一获此殊荣的于漪。

【备课】91岁于漪准备上一堂美育课

精心准备材料,在她随后讲述中,或为背景,或为案例,在记者眼前次第展开,导入适时精准,讲来行云流水。记者准备的29个问题,全在自然而然中,已被涵盖回答了。

【开讲】我为什么对美育“非常自觉”

针对“育分不育人,求学不读书”,我提出“立民族精神之根,树爱国主义之魂”。基础教育阶段,我一直认为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础打得宽一点,以后可样样发展。探索教育的美、追求教育的美,是我整个教学里头非常自觉的一个思路。

我学教育,受蔡元培先生影响。他认为,美育的目的是陶冶活泼敏锐的性灵,养成高尚纯洁的人格。我觉得,美育是和智育、德育结合在一起,培养美好情操、健康人格的。我就想到王国维。他最早从西方引进美育,认为美育是培养“完整的人”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他说智力的理想是真,意志的理想是善,情操的理想是美,把教育和真善美联系起来。

【案例】怎样用好“世上最美的语言”

美好的事物是客观存在的,但大美无言。兰亭在那个地方很美,但没有王羲之去,就没有人的感受、人的认知。柳宗元讲过,“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课要追求“三动”的境界。动听,学生沉浸在语言美的氛围中,遨游在母语的丰富美感里,感到快乐,产生兴趣。动情,教师“披文以入情”,学生产生托尔斯泰说的“感情的传染”,就会升腾起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动心,黑格尔在《美学》中说“构成心灵的最内在的本质的东西正是思考”。

我们中华民族的语言真正是世上最美的语言,情感、精神、语言之丰富,文化内涵之灿烂,情意表达之细致、细微、细腻,令人叫绝。我们教各式各样的文章,一定要用美育的眼光来讲。

你看王愿坚的《七根火柴》,无名战士留给人间最后的话语是什么?留给人间最后的动作是什么?我抓住文中这个艺术镜头,远处的树、近处的草都是湿漉漉的,眼前都是模糊的,但指向正北方向的手又是清晰的,这不是矛盾么?模糊表现无限悲痛,高举的手指着长征的方向,好像再加一个特写镜头,舞台上的灯慢慢暗下去,所有光集中在手上,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把死亡留给自己,交织起来写,整个草地在哭泣,为伟大的英雄品质唱哀歌,唱赞歌。

我上课常用戏剧、美术等艺术手法解读文本,使文中精神凸显出来。我们就是要教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要教我们的革命文化,你用美育的角度切进去,孩子觉得是种享受。

【板书】教学力戒“失魂落魄”“魂不附体”

教师要进入文本,感受里头真的价值。人类创造文明,能传下来的思想结晶,一定伴随着真善美。文章绝对不只是文字的排列组合,背后是人的生命、思想轨迹。读文章是读人、读历史、读现状,读思想的起伏。教师自己没审美体验,抓不到文章的魂,上课就会失魂落魄、魂不附体。

【作业】请想想哪些现象其实是缺乏美育

美育,在有的地方,真是缺失得很。学语文就是学做人。所有学科里头,语文最直接指向人,跟人的思想、情感、兴趣、品德紧密联系,是陪伴人一辈子的。人的语言水平,就是他的思想水平、情感水平、道德品质水平。学校美育,立德树人。

(摘编自郭泉真《于漪:美是不功利——美育访谈录(三)》)

材料二:

太白最擅长的作品是乐府歌行,而乐府歌行用自由体译起来,又最能得到满意的结果。所以多译些《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一类的诗,对于李太白既公道,在译者也最合算。太白在绝句同五律上固然也有他的长处;但是太白的长处正是译者的难关。李太白本是古诗和近体中间的一个关键。他的五律可以说是古诗的灵魂蒙着近体的躯壳,带着近体的藻饰。形式上的秾丽许是可以译的,气势上的浑璞可没法子译了。但是去掉了气势,又等于去掉了李太白。“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这是何等的气势,何等古朴的气势!你看译成英文,成了什么样子?

因为自由体和长短句的乐府歌行,在体裁上相差不远;所以在求文字的达意之外,译者还有余力可以进一步去求音节的仿佛。

如果小畑薰良同韦雷注重的是诗里的音乐,陆威尔注重的便是诗里的绘画。字句的色彩当然最先引起陆威尔的注意。只可惜李太白不是一个雕琢字句、刻画词藻的诗人,跌宕的气势——排累的音节是他的主要的特性。所以译太白与其注重词藻,不如讲究音节了。中国的文字尤其中国诗的文字,是一种紧凑非常——紧凑到了最高限度的文字。像“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种句子连个形容词动词都没有了;不用说那“尸位素餐”的前置词、连读词等等的。这种诗意的美,完全是靠“句法”表现出来的。温飞卿只把这一个一个的字排在那里,并不依着文法的规程替它们联络起来,好像新印象派的画家,把颜色一点一点地摆在布上,他的工作完了。画家让颜色和颜色自己去互相融洽,互相辉映——诗人也让字和字自己去互相融洽,互相辉映。

(摘编自闻一多《英译李太白诗》)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记者邀请于漪来谈学校里的美育,是因为她是唯一获“人民教育家”殊荣的教师。

B. 于漪在语文教学中自觉探索追求教育的美,与蔡元培、王国维等人的思想影响有关。

C. 用戏剧、美术等艺术手法解读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D. 英语很难译出李白近体诗的浑璞气势,可以作为汉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的佐证。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如果王羲之没有到过兰亭并作《兰亭集序》,人们就不会感受、认知到兰亭客观存在的美。

B. 要想撰写“漫谈古典诗歌由古体诗向近体诗的发展”研究论文,可以查阅李白的有关诗歌。

C. 闻一多认为关注诗的音乐美的小烟薰良比关注诗的绘画美的陆威尔更适合翻译李白的诗歌。

D.“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中月、松、泉、石互相融洽辉映,也是紧凑到最高限度的文字。

3. 根据材料一相关内容,下列最不可能属于记者准备的29个问题的是(3分)

A. 于漪先生,您是如何看待美育对学生“完整的人”的塑造作用的?

B. 于漪先生,您是如何从美育的眼光来讲王愿坚的《七根火柴》的?

C. 于漪先生,要在教学中落实美育,对教师的素养有怎样更高的要求?

D.于漪先生,现在社会上出现的高铁霸座等现象,是否与美育缺失有关?

4.材料一说文章绝对不只是文字的排列组合,材料二却认为中国的文字是紧凑到了最高限度的文字,二者矛盾吗?请谈谈你的理解。(4分)

5. 一问一答、谈话纪实是访谈的基本方式,材料一却不是这样。请简要分析其文体特征及表达上的创新之处。(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6~9题。

延安与中国青年

柯仲平

青年!中国青年!

延安吃的小米饭,

延安穿的麻草鞋,

为什么你爱延安?

我们不怕走烂脚底板,

也不怕路遇“九妖十八怪”,

只怕吃不上延安的小米,

不能到前方抗战,

只怕取不上延安的经典,

不能变成最革命的青年。

哪怕我们的课堂在露天,

我们的凳子——一块砖,

我们的桌子——两腿上面搭着一块小木板;

我们学得多么乐,多么欢:

我们的教员是英雄,

曾毕业在草地雪山。

我们也学种菜,学背柴,

还到乡村里宣传:

多流一滴汗,

多学得一点马列,

多到群众里工作,

多学得一些群众观点。

深更半夜,工作归来,

头顶明月,脚踩沙滩,

哼着歌子,绕过延水边——

呵!唱不尽的是革命,

看不厌的是明月,

我们年青人的热情,

好比流不尽的水,

留连,留连,

夜深了,还在延水边留连。

忽见中央机关那一面,

还有星星大的灯光三五点,

那分明是老干部还在窑洞里埋头苦干,

又才警觉到战斗的明天。

明天,明天同样是战斗的学习,战斗的工作,战斗的生产;

战斗的青年,

要带着*给的战斗法宝,

到前线,

到广大的民间。

啊!青年!青年!

勇敢的中国青年!

多情的中国青年!

你穿破了延安的草鞋,

你取得了一些活生生的革命经典,

你吃饱了延安的小米饭,

你有了一个能思想的脑袋。

你呀你,你前进!

你将开花在华北华南,

结实在鸭绿江边,

青年!你可爱的中国青年!

1939年秋在延安

6. 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为什么你爱延安?”写出了当时大家都在提的问题:延安生活艰苦,为什么青年都涌向延安?引发读者的思考。

B. “我们不怕走烂脚底板/也不怕路遇‘九妖十八怪’”,是说青年们还很稚嫩,思想不成熟,需延安战斗生活来磨炼。

C.“课堂在露天”“乡村里宣传”“头顶明月”等展现了青年们在延安火热的学习、生产场景,诗人从平凡生活中发现了美的意境。

D.“穿破了延安的草鞋”“取得了革命经典”“吃饱了延安的小米饭”,写出青年们获得了延安物质、精神的滋养,与延安密不可分。

7.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这首诗极富泥土气息,清新自然、意境朴素,不像是诗人“做”出来的,而像是从延安的平凡战斗生活中自然“流”出来的。

B. 诗歌用的是民歌体,语言多是群众语言,如“吃的小米饭”“穿的麻草鞋”“学种菜,学背柴”等过于直白,缺少诗意。

C. 诗歌二、三小节没有写抽象的道理,而是描绘了一幅令人神往的延安生活的生动图景,体现了诗歌用意象、意境抒情的基本特点。

D. 诗歌最后一节直抒胸臆,人称由前面的“我们”变为“你”,是从延安的角度对青年的赞颂,深化、升华了青年的革命豪情。

8. 诗歌第三小节描写了哪几幅画面?请简要概括。(4分)

9.本诗在谋篇布局方面有何特色?请结合诗歌加以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公子闻赵有处士毛公藏于博徒,薛公藏于卖浆家。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令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夫人以告公子公子乃谢夫人去,曰:“始吾闻平原君贤,故负魏王而救赵,以称平原君。平原君之游,徒豪举耳,不求士也。无忌自在大梁时,常闻此两人贤,至赵,恐不得见。以无忌从之游,尚恐其不我欲也,今平原君乃以为羞,其不足从游。”乃装为去。夫人具以语平原君。平原君乃免冠谢,固留公子。秦闻公子在赵,日夜出兵东伐魏。魏王患之,使使往请公子。公子恐其怒之,乃诚门下:“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毛公、薛公两人往见公子曰:“公子所以重于赵,名闻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语未及卒,公子立变色,告车趣驾归救魏。魏王见公子,以上将军印授公子,公子遂将。魏安釐王三十年,公子使使遍告诸侯。诸侯闻公子将,各遣将将兵救魏。公子率五国之兵破秦军于河外。遂乘胜逐秦军至函谷关,抑秦兵,秦兵不敢出。当是时,公子成振天下。秦王患之,乃行金万斤于魏,求晋鄙客,令毁公子于魏王曰:“公子亡在外十年矣,今为魏将,诸侯将皆属,诸侯徒闻魏公子,不闻魏王。”魏王日闻其毁,不能不信,后果使人代公子将。公子自知再以毁废,乃谢病不朝。日夜为乐饮者四岁,竟病酒而卒。其岁,魏安釐王亦薨。秦闻公子死,使蒙骜攻魏。其后十八岁而虏魏王。高祖始微少时,数闻公子贤。及即天子位,每过大梁,常祠公子。

太史公曰:天下诸公子亦有喜士者矣,然信陵君之接岩穴隐者,不耻下交,有以也。名冠诸侯,不虚耳。

(节选自《史记·魏公子列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夫人以告公子

B. 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夫人/以告公子

C. 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夫人以告公子

D.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夫人/以告公子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处士,古时候称有品德、有才能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后亦泛指未做过官的士人。

B. 免冠,指脱去帽子,古时表示谢罪,后来表示敬意。此处指平原君向魏公子谢罪。

C. 宗庙,在古代指奉祀祖先的宫室,又可指代王室、国家,该词在文中意思是后者。

D. 薨,指诸侯死去。《礼记·曲礼下》:“天子死曰崩,诸侯日亮,大夫曰卒,士日不禄。”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信陵君礼贤下士、不计身份。他听说毛公藏身于赌博人中间,薛公藏身于酒馆里,就打听到他们的藏身之地,亲自步行去找他俩。

B. 信陵君深明大义。他听说魏王派使者请自己回国抗秦,起先告诫门客不得通报,听毛公和薛公阐明魏国存亡的利害后他毅然回国。

C. 信陵君大破秦军、威震天下。他率领五个诸侯国的军队,在黄河以南地区把秦军打败,将秦军赶进函谷关里不敢出来应战。

D. 信陵君贤德有才、深得敬重。高祖年轻的时候,就多次听别人夸赞魏公子,等到他做了皇帝,经过大梁,常常去祭祀公子。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公子所以重于赵,名闻诸侯者,徒以有魏也。(4分)

(2)天下诸公子亦有喜士者矣,然信陵君之接岩穴隐者,不耻下交,有以也。(4分)高三语文第7页(共10页)

14.平原君听说信陵君要离开的时候,为什么坚决挽留?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5~16题。

同水部张员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①

韩愈

漠漠轻阴晚自开,青天白日映楼台。

曲江②水满花千树,有底忙时不肯来?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注]1水部张员外籍:唐代诗人张籍,同族兄弟中排行第十八,曾任水部员外郎。白二十二舍人:白居易,排行二十二,曾任中书舍人。2曲江:位于唐代京城东南角,为游览胜地,遗址在今陕西西安东南部。

15.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第一首诗除了倾诉自己和友人对春天的喜爱之外,也有惋惜和埋怨白居易爽约的意思。

B. 第一首诗结构有新意,打破绝句第三句便“转”的规律,三句写景,第四句陡然一问作结。

C. “草色遥看近却无”,描摹出似有却无的色彩,与“烟柳满皇都”意境相同,空处传神。

D. 第二首诗“最是一年春好处”转折,交代一年之计在于春,而春天的最好处却又在早春。

16. 有学者认为,唐代诗人非常理解自然的价值,并善于从亲近自然中获得美感、幸福感。请结合韩愈这两首诗谈谈你对此的理解。(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班级学习经验分享会上,如果你发言的主题是“学习要有恒心,有毅力”,你可以引用《荀子·劝学》中“ ”两句。

(2)李白的《将进酒》中“ ”两句,用乐观的口吻肯定人生,肯定自我,于高度自信中透露出渴望入世的积极愿望。

(3)辛弃疾曾写下许多慷慨豪迈的英雄壮词,其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两句,描写了刘裕率领晋军北伐,收复洛阳、长安等地时的气势,反映了他希望南宋朝廷能收复失地的愿望。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无论是爱情主题说、政治小说说、色空观念说,《红楼梦》里的感伤主义思潮也似乎没有被很好地把握住。正是这种思潮使《红楼梦》带有异彩。笼罩在宝黛爱情的欢乐、元妃省亲的豪华、暗示政治变故带来巨大惨痛之上的,不正是那如轻烟如梦幻、时而又如急管繁弦似的沉重哀伤和喟叹么?因之,千言万语,却仍然是鲁迅几句话比较精粹:

……颓运方至,变故渐多;宝玉在繁华丰厚中,且亦屡与‘无常’觌面,……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然呼吸而领会之者,独宝玉而已。

尽管号称“康乾盛世”,这个封建行程的回光返照毕竟经不住内在腐朽,一切在 中,在笑语歌声中,在 、金玉装潢中,无声无息而 地垮下来、烂下去,所能看到的正是这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糜烂、卑劣和腐朽,它的 的没落败亡。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钟鸣鼎食 富丽堂皇 不可避免 不可救药

B. 富丽堂皇 钟鸣鼎食 不可救药 不可避免

C. 富丽堂皇 钟鸣鼎食 不可避免 不可救药

D. 钟鸣鼎食 富丽堂皇 不可救药 不可避免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无论是爱情主题说、政治小说说、色空观念说,都似乎没有很好地把握住《红楼梦》里的感伤主义思潮。

B. 即使是爱情主题说、政治小说说、色空观念说,也似乎没有很好地把握住《红楼梦》里的感伤主义思潮。

C. 无论是爱情主题说、政治小说说、色空观念说,《红楼梦》里的感伤主义思潮都似乎没有被很好地把握住。

D. 即使是爱情主题说、政治小说说、色空观念说,《红楼梦》里的感伤主义思潮也似乎没有被很好地把握住。

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神舟十三号乘组执行任务期间共开展了两次“太空授课”,收到了非常显著的效果。2021年12月9日,神舟十三号“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三位航天员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人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神奇现象。2022年3月23日,_,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等。在两次“太空授课”过程中,三名航天员都通过视频与地面师生进行了,相信在许多孩子心中播下了追逐科技梦想的种子。2022年4月,在中国驻美大使馆的推动下,神舟十三号乘组还回答了十几个由美国孩子提出的问题,*大使同上百名美国孩子在使馆一起收看了三位航天员的。可以说,( )。

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美国分校”成功创办了“天宫课堂”,客观上收到了提升软实力的效果

B. 我国的“天宫课堂”客观上收到了提升软实力的效果,成功创办了“美国分校”

C. 我国的“天宫课堂”成功创办了“美国分校”,客观上收到了提升软实力的效果

D.“美国分校”客观上收到了提升软实力的效果,成功创办了“天宫课堂”

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恩格斯评价文艺复兴时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2)北斗一号卫星总指挥李祖洪说:“北斗的研制,是中国人自己干出来的。‘巨人’对我们技术封锁,不让我们站在肩膀上,唯一的办法就是自己成为巨人。”

(3)巨晓林逐梦永不放弃、创新永无止境,从一名普通农民工,一步步成长为知识型工人、全国劳动模范。他只有高中学历,但编撰的《接触网施工经验和方法》成为铁路施工一线“宝典”;身高只有1.62米,却被称为“小巨人”。

请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根据你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22.5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 (本题共5小题,19 分)

1.A(“是因为她是唯一获'人民教育家’殊荣的教师”错)

2、B(A 项“人们就不会感受,认知到兰享客观存在的美”错:C项“更适合翻译李白的诗歌”错;D项“也是紧凑到最高限度的文字”错)

3.B(材料一是紧扣学校美育的访谈,不可能具体到某一课文的处理)

4,两者并不矛盾。①于漪老师认为文字是人类创造的文明,伴随着真善美传下来的思想结品,背后是人的生命、思想轨迹;读文章是以自己的审美体验读文章的思想。(2分,每点1分)②闻一多认为中国诗的文字靠“句法”表现诗意的美;诗人让字和字互相融洽,互相辉映。(2 分,每点 1 分)(如果答“矛盾”,回答有理有据可适当给分)

5、1材料一基木特征,访谈且有针对性、专题性、曲刑性。材料一针对“美育”曲型性热点问题,围绕学校美育这一中心,专题采访了基础教育领域唯一获“人民教育家’殊荣的于漪老师。美育,事关立德树人,学校和课堂是国民教育与大众审美的从小培养场所、美育基本途径,基础性重要性不可替代,富有典型意义和时代精神。②表达上的创新:不同于一般访谈的一问一答,根据采访对象的职业(教师)特点,采用“预习。备课、开讲、案例、板书、作业”的课堂教学形式完成访谈内容,记者的问题自然而然被涌盖。被访者引经据典,引述诗文,运用了设问等修辞层层揭示美育不是功利的,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诗意。(6 分。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 分)

6.B(“青年们还很稚嫩,思想没有成熟”错)

7.B(“过于直白,缺少诗意”错)

8.①露天课堂学习图;②乡村宜传工作图;③延水月下行吟归来图;④窑洞挑灯夜战图。(4 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9、①整首诗从“延安”“青年”两个视角来构思。第一节延安问青年,第二、三节青年颂延安,第四节延安颂青年,在互相替颂中突出了延安与青年密不可分的关系。

②采用“问答”形式展开行文。第一小节最后一句“为什么你爱延安?”引出第二三小节的回答,展开全诗,最后作“总结”;生活化的“问答”形式更利于抒发情感。(6。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

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10.A

11.C(“在文中意思是后者”错)

12.D(错在对“始微少时”的理解,应该是“没有发迹”时,不是“汉高祖当初年轻的时候”)

13.(1)公子在赵国受到尊重、名声在诸侯间闻名的原因,只是因为有魏国的存在啊。

(4 分。“所以”、“以”、状语后置句式各1分,语句通顺1分)

(2)天下诸多公子中也确有好客喜士的,但只有信陵看能够交结那些隐没在社会各个角落的人物,他不以交结下层贱民为耻辱,是很有道理的。

(4 分。“喜”“接岩穴隐者”“耻”各1分,语句通顺1分)

14.①平原君不识毛公、薛公是贤能之人,误解了信陵君:②认为信陵君志向不凡。不同于常人;3信陵君曾经救过赵国,对自己有恩。(3 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 小题,9 分)15.C(“与'烟柳满皇都’意境相同”错)

16.(1韩愈懂得自然的价值,善于亲近自然并将自然美提炼为艺术美,从中体悟人生的幸福。②第一首;雨后天晴,青天,太阳、楼台、花树,倒映“曲江水满”中,#江春天的自然之美令人陶醉,给人以美的享受。(如答“从'有底忙时不肯来?’一问中看出诗人把亲近自然看得比忙于别的事更重要”得1分。) ③第二首:早春草色充满生机,诗人心生喜悦;滋润如酥的春雨又添朦胧之美,远胜满城烟柳,给人带来似有却无艺术美,一年之中最好的时节是在早春,给人无穷的美感趣味。(6介。答出观点2介结合两首诗分析亲近自然,发现自然的美2分,结合两首诗在自然中获得美感、幸福感2分。观点明确,言之有理即可酌情赋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1)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2)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3)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6 分。每处1分,错字、漏字该句不得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 分)

18.B(富丽堂皇:形容建筑物宏伟豪华。钟鸣鼎食:古代豪门贵族吃饭时要奏乐击钟,用鼎盛着各种珍贵食品。故用“钟鸣鼎食”形容权贵的豪奢排场。不可救药:原义是病很重,不能抢救治疗;后也比喻人或事情已经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多含贬义。不可避免:意思是指不能使不发生的事情)

19.A(“无论……都……”是一个条件关系的复句,“即使……也……”表假设,排除 B、D 两项:前后主语不一致排除 C)

20.1加强了语气,发人深思,突出强调了感伤主义思潮对《红楼梦》作用;2激发了读者感伤的情感共鸣,使读者深刻意识到笼罩在《红楼梦》繁华之下的是沉重哀作和喟叹,从而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说服力。(5 分。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2点得5分,意思对即可)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21.C(根据陈述对象一致,排除A和 D;根据逻辑关系排除 B)

22. ①“天宫课堂”第二课开讲 ②实时的互动交流 ③“天空回答”视频

四、写作(60分)

23.建议参照 2021 年山东高考作文阅卷细则,基准分 44分。

附:参考译文

公子听说赵国有两个有才有德而没有从政的人,一个是毛公藏身于赌徒中,一个是有公藏身在酒店里。公子打听到他们的藏身地址,就悄悄地步行去同这两个交往,很是高兴。平原君知道了这个情况,就对他的夫人说:"当初我听说夫人的弟弟魏公子是个举世无双的贤人,如今我听说他竟然胡乱地跟赌徒、酒店伙计交往,公子是个荒唐的人啊。”平原君的夫人把这些话告诉了公子。公子听后就向夫人告辞准备离开这里,说:"当初我听说平原君贤德,所以背弃魏王而救赵国,以便对得起平原君。平原君与人的交往,只是为了显示他豪放的举动罢了,他不是求取贤士人才啊。我从在大梁时,就常常听说这两个人贤能有才,到了赵国,我唯恐不能见到他们。让我这个人跟他们交往,还怕他们不要我呢,现在平原君竟然把跟他们交往看作是羞辱,平原君这个人不值得结交。”于是就整理行装准备离去。夫人把公子的话全都告诉了平原君。平原君听了才脱帽子道歉,坚决地把公子挽留下来。秦国听说公子留在赵国,就日夜不停地发兵向东进攻称国。魏王为此事担心,就派使臣去请公子回国。公子害怕魏王恼恨他,就告诚门下宾客说:"有敢替魏王使臣通报传达的,处死。”毛公和薛公两人去见公子说:"公子在赵国受到尊重、名声在诸侯间闻名的原因,只是因为有魏国的存在啊。现在秦国进攻魏国,魏国危急而公子毫不顾念,假使奏国攻破大梁而把您先祖的宗庙亮平,公子还有什么脸面活在世上呢?”话还没说完,公子马上变了脸色,喝咐车夫赶快套车回去救称国。魏王见到公子,把上将军大印授给公子,公子便正式担任了上将军这个统帅军队的最高职务。魏安替王三十年(前247),公子派使臣把自己担任上将军职务一事通报给各个诸侯国。诸侯们得知公子担任了上将军,都各自调兵遣将救接魏国。公子率领五个诸侯国的军队在黄河以南地区把奏军打得大败。进而乘胜追击直到函谷关,把奏军压在函谷关内,使他们不敢再出关。当时,公子的声威震动天下。奏王担心此事,就用一万斤黄金到魏国行贿,求见晋鄙的门客,让他们在魏王面前进谗言说:"公子流亡在外十年了,现在担任魏国大将,诸侯国的将领都归他指挥,诸侯们只知道魏国有个魏公子,不知道还有个魏王。”魏王天天听到这些毁谤公子的话,不能不信以为真,后来果然派人代替公子担任上将军。公子自己明知这是又一次因毁谤而被废黜,于是就推托有病不上朝了。日日夜夜寻欢作乐度过了四年,终于因饮酒无度患病死亡。这一年,魏安麓王也去世了。秦王得到公子已死的消息,就派蒙骜进攻魏国。十八年后便伴虏了魏王。汉高祖当初地位低购时,就多次听别人说魏公子肾德有才。等到他即位做了皇帝后,每次经过大梁,常常去祭祀公子。

太史公说:天下诸多公子口也确有好客真士的,但只有信险君能够交结那些隐没在社会各个角落的人物,他不以交结下层贱民为耻辱,是很有道理的。他的名声远远超过诸侯,的确不是虚传。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