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中的铁有哪些形态?
土壤中铁的含量变化幅度较大,变化范围为1. 05% -4.84%,平均为2.94%。我国主要土壤的铁含量如下:灰漠土1.45% -3. 03%,棕钙土1. 74% - 3.10%,黑钙土1.80% -3. 50%,褐土2.57%~3. 65%,棕壤2.14% -3. 649%,黄壤1.87%-4. 57%,红壤2.09%-5. 47%,砖红壤0.98%-3.08%,紫色土2.71% -4.11%。
土壤中铁以多种形态存在,主要有水溶态、交换态、配位吸附态、有机结合态、氧化物和碳酸盐结合态、矿物态等。不同形态的铁在土壤中的移动性和对植物的有效性均有所不同,直接有效的是水溶态。
(1)水溶态 指土壤溶液中的铁,一般为无机、有机配合物或水解产物。水溶态铁对植物的有效性很高,但 由于其含量很低,一般只有0.02~0.07毫克/升,因此远远不能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2)交换态 指被矿物质和有机胶体表面通过离子交换吸附方式保持的那部分铁。一般被吸附在亲和能力较强的部位,因此只有电解质浓度较高时才能代换下来,在中性和碱性土壤上其含量不超过1毫克/千克,随着土壤pH 降低,其含量有所升高。
(3)配位吸附态 指被土壤胶体紧密吸附,或与土壤中的有机螯合剂结合的那一部分铁,通常用强交换剂或螯合剂浸如EDTA、DTPA 等浸提。
(4)有机结合态 指与土壤中难溶性有机物质结合的那部分铁,包括难溶性有机酸盐和螯合作用结合的铁,这部分铁在土壤中的数量较少,但分解后对植物的有效性较高。
(5)氧化物和碳酸盐结合态 指氧化物或碳酸盐表面吸附的铁。这部分铁的有效性很低,因为在土壤中它们可以不断被后来沉淀的氧化物或碳酸盐包被起来,成为闭蓄态;或者通过固相扩散作用,进入氧化物和碳酸盐内部;或者与其他元素一起生成氧化物或碳酸盐共沉淀。
(6)矿物态 主要指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铁的硫化物、碳酸盐、氧化物或水化氧化物。
土壤中全铁含量大多在2%以上,远远高于植物的需求量。但正常土壤中铁的有效性很低,只有极少部分铁能被植物吸收利用。土壤中铁的生物有效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来自土壤和植物两个方面。土壤环境条件是导致植物缺铁的主要因子,包括土壤铁氧化物、土壤pH、土壤HCOˉ3含量、土壤有机质、土壤通气状况、土壤湿度、土壤Eh、土壤微生物等。植物对土壤铁有效性的影响在于不同植物利用土壤中铁的能力不同。自然界中,铁以Fe2 斗和Fe3 两种化合价形态存在,在土壤中由于受土壤pH和O2的影响,铁常以比较稳定的Fe3 存在,Fe2 在水中的溶解度非常低,故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铁只占很少的比例。植物主要吸收Fe2 ,Fe3 在被吸收之前必须先被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