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类型的树木由于拦水作用不同,其对水土流失的影响也不同。林地上枯枝落叶层也能截留一定的降水量,从而减少地表径流。截留能力与树种及枯枝落叶层的厚度有关。森林具有良好的持蓄水能力, 具有减小洪水流量、径流, 削减洪峰延缓洪水过程及增加基流的调节作用。
(2016全国文综Ⅲ卷)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7-9题。
7.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C.降水变率增大
D.河道淤积
8.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①降水量增加
②坡面径流增加
③蒸发(腾)量增加
④地下径流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 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
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 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
参考答案:
BCD 7、植被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遭破坏后,降水直接降落到地表层,下渗作用减北,降水大多数转化为坡面径流,降水季节变化大,则也会导致河流水的径流在年内波动变大,B正确;地下水的补给大多是较稳定的,且植被破坏后,下渗量减少,径流转化为地下水也会减少,A不对;降水变率增大受大气环流等现象影响大,受植被影响弱,虽然植被遭破坏后,河道淤积可能会加重,但河道淤积不影响径流量,这不是径流年内波动强烈的原因,CD不对。
8、 森林植被恢复后,植被覆盖率增加,一方面植物体内水分经过体表向大气蒸发散失的量会增加,即植物蒸腾量增大,另一方面植被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能力增强,导致坡面径流的下渗作用增强,地下径流增大,坡面径流减小。③④对,C正确。
9、根据岩层倾斜方向可知道,岩层顺向乙河的方向,当森林植被恢复,下渗量增加,坡面径流减少,这样流向甲河的一侧坡面降水下渗增加,其坡面径流量减少,甲河一侧坡面的降水经过下渗入地下,流入乙河一侧,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甲河水径流因补给减少,甲减少,而乙河水径流将增加,由于植被恢复后,植被作用的蒸腾量增加,且部分水还将被植被吸引,所以河流径流总量会减少。(水量平衡:降水总量一定,支出的;植被吸收一部分 蒸发蒸腾一部分,径流总量一定会减少),D正确。
-03-
森林与水土流失的防护
由于林冠及枯枝落叶层的截留作用, 减少了直接落入地面的降水,这就削减了雨滴对土壤表层的溅击强度,避免了土壤板结,从而增大了下渗率。同时森林在土壤中大量根系的发育,对土壤有良好的改造作用,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团粒结构及非毛管孔隙率,因而林地比非林地有较高的渗蓄能力。当森林的渗蓄能力增强时,即可有效的减少地表的水土流失。
王铮、夏海斌、吴静等在《普通地理学》一书中认为:增加植被,被普遍认为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大量的研究表明 ,植物对水土流失的主要作用可分为四个方面:
一是植被冠层对降雨截留,使雨点能量损失,减少贱蚀;
二是增加糙度,降低坡面水流流速,降低水流的挟沙能力;
三是根系在营养生长的同时对土壤团粒作用、孔隙度和生物活性都有促进;
四是植物的蒸腾作用使土壤变干,从而有利于降水下渗,减少径流量。
虽然植物有这些防止水土流失的功能,但是一些观察证明,一定条件下植被有助于泥石流和滑坡的发生。有证据表明这种情况与植被促进水分下渗有关,下渗的水分湿润了土层与基层或岩体与基层接触面,有利于滑坡滑动或者促成岩屑生成泥石流。
不过植被与水土流失之间的这种地理现象在机制上大多是复杂的,有时候简单的分析会失之偏颇,正如同2018年汾川河含水量增加那道题所教给大家的知识一样,对于此类现象具体问题应具体分析,把握住自然地理过程中的一个度,超过了这个度,事物就会产生质变与量变。
(2017全国文综Ⅱ卷)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地区因受人为干扰,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土壤侵蚀严重,出现“红色荒漠”。为治理这一环境问题,20世纪80年代,当地采用人工种植松树和自然恢复等方式造林育林,形成了不同的植被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