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玉米好听的名称

首页 > 农林牧渔 > 作者:YD1662024-01-28 12:08:43

▲湖广填四川,促进了玉米在西部的广泛传播

当时,陕西“汉中府之留坝、凤县、宁羌、略阳、定远、洋县六邑,商州之镇安、山阳、商南、洛南四邑,兴安府属之安康、石泉、紫阳、询阳、白河五邑,民食皆以苞谷杂粮为正庄稼”,“山氓为常饭”,而在陕西有些地区,甚至出现了“(包谷)一季歉收,不惟贫者无食,即富者亦无粮”的仰以为生的局面。

在这种玉米、番薯和马铃薯等美洲农作物大规模挺进山区的作用下,中国开始了自宋代引入占城稻以后的第二次农业革命,对此,历史学家葛剑雄评价说:“甘薯、玉米、花生、土豆等高产耐旱作物的引种等都曾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从而使人口有了新的增加”,学者姜涛也指出:“粮食作物品种的不断改良,尤其是美洲高产粮食作物的引进,无疑也是中国人口在明清两代得以大增长的重要条件”。

4

但在促进人口大爆炸的同时,玉米对中国历史的进程,也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冲击。

在明末清初以前,尽管中国的原始森林逐渐经历了大规模破坏,但在川鄂陕、湘赣、赣鄂皖、闽浙赣、闽粤赣等各省交界地区,仍然存在着广袤的原始森林,明朝中后期玉米、马铃薯等耐旱和适宜山地种植的美洲农作物进入中国后,随着玉米的大规模传播和开垦种植,中国的森林破坏也再次进入了高潮。

当时,各地棚民在进入山区后,纷纷砍伐森林种植玉米,在玉米的支持下,在山区扎根下来的棚民又继续砍伐森林炼铁、烧炭、种植蘑菇,这种“剃光头”式的山区滥砍滥发,使得山区土壤在几年后就被雨水冲刷流失,到处“石骨嶙峋”难以耕种,于是,棚民又继续在山区迁移开垦“游耕”,使得中国南方各省交界的森林毁坏愈演愈烈。

到了道光皇帝时期(1821-1850年),陕南地区的山地,“为川楚客民开垦殆尽”、“低山尽村庄,沟岔无余土”,随着棚民的大规模毁林种田,水土流失问题也日益严重,同治皇帝时期(1861-1875年),江西武宁县志就记载说,“棚民垦山,深者五六尺,土疏而种植十倍。然大雨时行,溪流湮淤。十余年后,沃土无存,地力亦竭”,由于棚民开山造成大规模的森林砍伐和水土流失,这就使得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水患日益严重。

对此,当时的湖广总督林则徐(1785-1850年)就向清廷上奏说,汉水流域由于秦岭巴山地区的棚民开山种植玉米等农作物,造成常年水患:“襄河河底从前深皆数丈,自陕省南山一带及楚北之郧阳上游深山老林尽行开垦,栽种苞谷,山土日松,遇有发水,沙泥随下,以至节年淤垫,自汉阳至襄阳,愈上而河水愈浅……是以道光元年至今,襄河竟无一年不报漫溃。”

在这种大规模开垦山区,造成滥砍滥伐森林、水土流失和水患逐年增加的背景下,移民进入山区的棚民与山下的地方土著的矛盾也不断加深,这种土著与客籍之间的矛盾,也使得有些土著将棚民称之为“棚匪”、“棚害”,有的地方土著甚至写了《驱除棚害记》,以记载土著居民连结官府驱逐棚民的“功绩”。

而在棚民方面,一方面是巨大的生存压力,在清代愈演愈烈的土地兼并和人口大爆炸背景下,他们不得不进入山区开垦谋生;另一方面,他们又被地方土著居民和官府所仇恨敌视,随着山区水土流失的日益严重,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背景下,进入山区的棚民生存环境也日益恶劣,以致于当时的棚民哀叹说:“某骡子,实则骡亦不逮矣!”

在这种生活得比骡子还辛苦的沉重生活压力下,于是,嘉庆元年(1796年),在棚民聚集、生态环境日益恶劣的湖北枝江、宜都等山区,白莲教起义率先爆发,并很快就蔓延到了整个秦岭巴山地区,清廷最终经过九年混战,“竭宇内之兵力而后定之”,尽管白莲教起义平定,但清廷却元气大伤,开始步入乱世末日。

而从某种逻辑上,玉米的传播,也与清朝的人口大爆炸、山区生态环境恶化以及白莲教起义,有着间接的关系。

关于玉米好听的名称,(5)

▲白莲教之乱,爆发在玉米种植最为广泛和人地矛盾最为突出的地区

5

白莲教起义被镇压后,鸦片战争的爆发,则使得玉米进一步扩散传播。

1840年,英国正式对清朝发起鸦片战争,清朝在屈辱中被迫卷入全球化,而随着洋布等各种进口商品的冲击,中国传统的手工业者开始大量*;在土地兼并、生态恶化的背景下,农民的生存环境也日益恶劣。

另外,在玉米、番薯等农作物促进清朝人口大爆炸、山区开垦、破坏森林、水土流失的长期积累影响下,到了晚清民国时期,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中国的水旱蝗灾也开始愈演愈烈,到了道光皇帝时期,清朝的自然灾害到达了高峰,这种生态环境恶化,甚至流毒影响到了民国时代,在从1912年民国建立到抗战爆发的1937年间,短短25年间,中国爆发重特大水旱蝗灾竟达77次之多,并引发了多次大饥荒。

在全球化的商品冲击以及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冲击下,晚清民国时期的农民贫困化也日益严重,于是,不仅仅是在山区,即使是在平原地区,尽管粮食种植结构仍然以水稻、小麦为主,但普遍将稻米和小麦用来交租缴税的农民,却吃不起自己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了,例如在民国时期的山东黄县,由于玉米相对小麦等作物便宜很多,以致当地农民普遍以玉米为主食:

“食粮之属以麦与谷为主要品,其更贱者则为高粱,近二三十年来多种玉蜀黍者俗呼曰包米,遂皆以包米为片片,谷制者少矣,盖黄境全恃三省之粮,东三省产包米,其价较谷为俭,农家乃自种之,食之颇甘,微不耐饥,故包谷日多,而谷日少,并高粱亦鲜食者矣。”

随着晚清民国时期农民贫困的日益加剧,玉米也在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开始广为种植,为了活下去,农民不得不放弃了相对精细的稻米和白面,改而吃起了相对粗糙的玉米和番薯,因为玉米和番薯这两种作物相对更高产、更便宜,农民相对还吃得起。

对此,民国时人徐坷在1924年分析说,“南人食稻,北人食麦,夫人而知之,然皆就中人以上之家言之。篓人之常食品,南为薯芋,北为玉蜀黍,南之佐以豆,北之佐以黍、翟者,则仅见。”

关于玉米好听的名称,(6)

▲玉米在晚清民国时期,成为北方贫困农民的重要主粮

由于晚清民国时期农民普遍贫困,因此到了民国时期,山东很多地方的农民都是以玉米、高粱、番薯等为主食,而不是传说中的小麦,民国山东的《清平县志》也记载说:

“食品,以麦为尚,惟富民食之:中产以下所食惟玉米,高粮(粱)等,而间以薯芋。”

民国时期河北《清苑县志料》也记载道:“乡民常食以高粱、小米、玉蜀黍为多,向不食用麦粉,即食之均在旧历年节或麦秋时偶用数日,过此以后仍食杂粮,高年人亦有食麦粉者,半皆小康之家,劳农人家自以粗粮为便也”。

而在河南,民国时期的《洛阳县志略》也这样写道:“贫者多食小米、玉蜀黍、甘薯、豆类等杂粮,而佐以园蔬及野菜之类”。

在晚清民国时期农民普遍贫困化的影响下,于是,玉米的种植继续迎来了高潮,甚至在传统上号为富庶之地的安徽、浙江等省的山地地区也“多种之”,例如在浙江遂安县“玉蜀黍……几为全邑半年之粮”。

也就是在这时期,玉米最终在黄河中下游也广泛种植开来,并突破长城,进入到了长城以北的内蒙和东北地区,于是,到了民国时期,中国以水稻、小麦、玉米、高粱、谷子、番薯和马铃薯等为主要粮食作物的种植结构最终逐渐定型,而历经四百多年传播,玉米、番薯、马铃薯等美洲作物最终也在中国扎根下来,成为中国人餐桌上的重要主粮之一,并助力了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而在品味历史的同时,我们作为祖先艰苦谋生的留存后裔,又怎能不感谢玉米的功勋和上天的眷顾?

关于玉米好听的名称,(7)

▲玉米在今天中国的主要分布区域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