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状捕蝇草
繁 殖
捕蝇草可用播种、分株、扦插等方法繁殖,规模化生产可通过组织培养快繁。
播种繁殖 捕蝇草能自花授粉,但人工授粉的种子成活率高。一旦授粉成功,会在 1 ~ 2 天内凋谢,子房开始逐渐膨大,经 4 ~ 6 周后,种子成捕
蝇草是茅膏菜科捕蝇草属多年生常绿小草本植物,又称食虫草、捕虫草。原产于北美洲东岸一带地区,主要特征是能够迅速地关闭叶片捕食昆虫。花期在 5 ~ 8 月,开花后结蒴果。
捕蝇草自然生长原生地为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和南卡罗来纳州以及佛罗里达州等地。生长环境为沼泽和潮湿地带,常与茅膏菜、狸藻以及瓶子草等其他食虫植物一起生长。喜在湿润的泥土中生长,但在低洼地很少见。土壤 pH 值为3 ~ 5,呈强酸性。喜夏天炎热,冬天寒冷,尤以长江以南的华中一带,适合捕蝇草生长的环境条件,而不适合在热带较暖温的环境,捕蝇草叶片寿命很长,如果在种植过程中能得到很好的管理,能活 20 ~ 30 年,但是叶片更新换代很快,每片叶只能活几个星期,而老叶将会逐渐变黄,失去捕虫能力,最终转黑熟,种子不宜保存,最好在采后尽快播种。在温室中播种,基质宜选用泥炭土和切碎的苔藓混合物,将细小种子直接均匀地撤播于基质表面,播后保持土壤湿润,并盖上塑料薄膜。温度20℃~ 25℃,相对湿度 80% ~ 90%,光照度 12000 ~ 20000lx,1 个月左右种子开始萌发,也有极少情况,甚至第2 次春季发芽。当播种苗出现 2 ~ 3 片真叶时可移植,长出 5 ~ 6 片真叶时上盆定植。播种幼苗长势慢,从播种至植株成熟需要 3 ~ 6 年时间。
扦插繁殖 以叶插为主,在 3 ~ 6月的生长旺盛期,选择母株上的成熟老叶,以埋藏在土中白色瓣状的叶柄从基部剪下,将切口涂抹多菌灵或木炭粉后,斜插或平放于水苔或泥炭土中,并覆盖塑料膜,保持插床的高湿度,在20℃~ 25℃的温度下,约 1 个月后就能长出新芽。新芽形成较慢,应精心管理,提供水分和明亮的光照,但不能让阳光直接照射。当植株有 3 ~ 4 片叶时,便可销售或移植上盆栽培。
分株繁殖 捕蝇草为根状茎匍匐,成熟的植株会经常从根状茎长出侧芽以及从叶柄基部会长出鳞片状的珠芽,当侧芽、珠芽长得够大时可将其从母株分离,单独栽培。分株季节,南方地区常在冬季和秋季进行,北方地区可结合春季栽植上盆进行。此外,捕蝇草开花后,花序顶端花苞处会自然长出小植株,这些小植株也可进行分植。当小植株一段时间后,长出根系即可从母株分离,另植于新盆中。完成分植的花梗此时也要剪去,以免过多消耗养分,影响母株继续正常生长。
组织培养 取母株新发出且鲜绿的嫩芽、嫩叶、叶柄及花序梗等作为外植体进行组培繁殖,并进行消毒、清洗。培养基配方需先做试验,采用嫩芽切成 1 ~ 2mm 或嫩叶切成 1cm 2 左右小块,接种于 1/2MS 为基本培养基,以1/2MS 6-BA2mg/L 0.7% ~ 0.9%琼脂 3% 蔗糖,或 MS 6-BA1mg/L 2,4-D0.5mg/L 的培养基进行培养。花序梗以切成 7mm 或 30 ~ 40mm 长的小段,培养基为 MS NAA0.1mg/L 6-BA1.0mg/L 琼 脂 7g/L 蔗 糖30g/L。培养光照 14 ~ 16 小时 / 天,温度 24℃ ±2℃,pH 值 5 ~ 5.5。接种后,每天要经常观察外植体是否有愈伤组织,当愈伤形成丛生芽后,接种于2/3MS 6-BA0.1mg/L IBA0.2mg/L 蔗糖 30g/L 琼脂 5g/L 的培养基上进行诱导增殖。也可采用 1/3MS 培养基中添加 2.3μm 的 KT( 激动素 ) 为辅料,或以 MS 6-BA)0.5mg ~ 1mg/L,或1/2MS 6-BA2mg/L NAA0.1mg/L 3%蔗糖 0.9% 琼脂,或 MS 2,4-D0.5 6-BA0.5 3% 蔗糖 0.7% 琼脂,不定芽 的 增 殖 以 MS 6-BA1.0mg/L 3%蔗糖 0.7% 琼脂的培养基中 30 天左右芽的繁殖速度可达 4 ~ 6 倍。生根培养基以 1/3MS 培养基中添加 0.5μm的 IBA, 或 1/2MS 活 性 炭 1g/L, 或1/2MS NAA0.5mg/L 3%蔗糖 0.7%琼脂,或1/2MS NAA0.1mg/L 10%肉汁 0.9% 琼脂和 3% 蔗糖,或 1/2MS NAA0.1mg/L 蔗糖 30g/L 活性炭 0.2g/L 琼脂 5g/L。
组培瓶苗移栽时,打开瓶盖,在温室中炼苗 3 ~ 5 天,取出瓶苗,洗净根部培养基,并置于 1000 倍液的多菌灵中浸泡 5 ~ 10 分钟,捞出后种植于灭菌的水苔或泥炭土与珍珠岩 (1 ∶ 1) 混合基质,栽后将容器放置于托盘中,温室光照在 10000 ~ 12000Lx,湿度在75% ~ 85%,温度设定在 20℃~ 30℃,定期喷施稀释倍数的营养液,如花宝 4号,建议每隔 10 ~ 10 天喷施 1 次。
温室盆栽生产
捕 蝇 草 株 形 小 巧 玲 珑, 高 约4 ~ 8cm,适合盆栽,具有十分明显的捕虫特征,被广泛用作家庭观赏、学校生物课的植物活教材以及珍奇花卉而栽培。作为一种商品盆花,在花卉市场上有着广泛的销售。但是很多人不了解捕蝇草的生长习性,栽植时往往因管理不善而失败。其实,要种植好捕蝇草,必须了解其生长的必备条件,制定出合理的栽培方法,如按照捕蝇草的生存环境和习性进行监管和控制等包括基质、光照、水分、湿度、温度和施肥。
基质和盆具 捕蝇草的根短且不发达。所以对基质的要求较高。以植料保水力强、强酸性的栽培基质为主,pH值为 3.5 ~ 5,不可使用含钙质的植料,基质中 EC 值宜小于 0.7mS/cm,否则对捕蝇草生长不利。可直接单独使用纯水苔或泥炭土作植料,也可用泥炭土与细碎的水苔泥炭、或椰纤泥炭与珍珠、或泥炭土与珍珠岩各 1 份拌成培养土使用。叶插及小苗期使用水苔栽培较佳,成熟大株苗植株比较适合使用泥炭土,可在泥炭土中加入等量的珍珠岩,或用1/2 的栗色泥炭土、1/4 硅沙或 1/4 石英砂配制,并对其进行消毒,以免栽培过程中发生病虫害。为使根状茎健壮生长,基质应于每年春季更换 1 次,并注意捕蝇草比较喜欢酸性基质,在使用以前必须调整 pH 值。盆钵以方形或圆形的塑料花盆,小苗选用 1 ~ 2 寸盆,培养中、大苗时,换至 2 ~ 3 寸盆中。
定植 捕蝇草栽培一般在智能温室条件下,组培苗可以在全年选择根系发达、生长健壮的植株进行栽植。栽大株时如果使用泥炭士基质,不必添加任何肥料,盆底需垫碎砖块或小石子。种植深度以盖住苗的基部为准,更不能茎的中心芽盖住基质,否则容易烂芽。用纯水苔种植时,应让基质松散一些,而使用泥炭土种植时,最好调配成疏水性比较好的状态,并在盆面上覆盖少量苔藓。种完后需上标签名品种及种植时间。种植后,立即雾喷叶面水并覆盖 70% 遮阳网,保持光照在 4000 ~ 8000lx,待苗长根可逐步撒掉,光照强度控制在12000 ~ 25000lx。由于捕蝇草需要有少许水分浸泡会生长更好,因此应把盆钵放置于深 1 ~ 3cm 的浅水托盘中,并定期补水,保持基质湿润。冬季休眠期应及时将水盘移出,保持较*状态,防止烂根。定植小苗在上盆后湿度应控制在 90% 以下,并喷洒百菌清等常用*菌剂的 1500 ~ 2000 倍液消毒 1 次,以防湿度过大,滋生菌类,否则将直接影响植株的成活率,容易出现烂芯、烂茎、烂根的现象。
光照和温度 捕蝇草是沼泽地植物,原生环境无高大植物遮阴,喜阳光,应保持终年阳光充足,植株生长强壮,捕叶夹更大,颜色鲜艳。光照不足,植株整体会变得更绿,但如便是严重光照不足时,捕虫夹的运动能力会变得迟缓,而植株会越变越小。若光照过于强烈,特别是在夏季干燥季节,则会使捕蝇草植株晒伤,影响其外观。因此在温室内生产商品苗,春、秋冬 3 季可全日照,夏季可加盖 50% 的遮阳网,并对环境喷水和加强通风措施,以营造较为凉爽的小环境,利于植株茁壮生长。
捕蝇草对温度的适应性较强,可忍受 1℃~ 38℃的温度变化。生长季节最适温度 15℃~ 28℃,在炎热的夏季,最好将捕蝇草盆株放于托盘的浅水中,水浸不高于花盆中部的水中,并应注意遮阴。冬季如想让其进入休眠期,在南方热带及亚热带暖温的地区,则必须控制在 5℃左右的低温,否则来年可能不会正常生长。休眼时大部分叶片会枯萎,只剩下中心很小的休眠叶,如温度进一步降低至 0℃左右,其叶、根可能会全部枯萎,只剩下地下的鳞茎过冬。休眠鳞茎比较抗冻,短时间可抵 -7℃的低温。
湿度和浇水 在野外可长年浸于沼泽地中生长,因此需要一个极湿的环境,捕蝇草生长更壮旺。在小苗期,需要较大湿度,空气湿度保持在 90% 以内,大苗对湿度要求低些,保持相对湿度65% ~ 80%,尤其是较干燥的地区,便应维持捕蝇草周围的空气湿度,否则不利于植株正常生长,并失去活性。捕蝇草对水质的要求较高,对盐分比较敏感,水中矿物质浓度过高会使植株衰弱直至死亡,应尽量使用矿物质含量低的水,如纯净水、雨水等软水。捕蝇草喜湿不耐干,生长季节需保持基质较高湿度但不能积水。规模化生产过程中,如果采用浸水法进行管理,可将盆放入水槽内,从春季至秋季让栽培介质维持在潮湿状态,注水深度宜浅水位,以 1 ~ 2cm 深为佳。但在冬季时宜使栽培介质较为干燥,需将捕蝇草自水盘移出。如果用漏水的普通花盆栽植,在生长旺盛季节,要保持每天浇水 1 次和喷雾,以保持高湿度。在炎热的夏季,浇水次数可适当增加两次。浇水前基质绝对不能干透,如果干透后植株萎缩,会造成严重损伤甚至死亡,更不能将捕蝇草植株栽培在密闭的塑料膜中,否则超高的空气湿度会带来负面影响,使得捕蝇草容易受病虫的侵袭。也不能在密闭温室里处在阳光曝晒下浇水,否则阳光及湿度将会带来严重的温室效应,使植株热死。因此,给水槽内注水或者浇水时,应勤开天窗增加通风量。在冬季,捕蝇草处于休眠状态期,需保持略干,但还需保持一定湿度。
营养管理 捕蝇草生长于贫瘠的沼泽地中,以捕虫叶诱捕昆虫吸收养分,但在温室栽培中虫源较少,为了使盆栽捕蝇草快速生长,应定期施肥。一般在生长季节可每隔 2 周施肥 1 次,可使叶片肥硕健壮,叶片颜色也更加亮丽。但是,由于捕蝇草根系极不耐盐及高钙,如果使用普通的肥料施入基质中,将会导致植株死亡。因此,应叶面喷施低浓度液肥,如轮流使用花宝 4 号和花宝 5号两种或者花多多 2 号和 9 号两种肥料稀释 4000 ~ 5000 倍液喷洒到捕蝇草叶片上,若有少量肥料流入基质并无大碍。冬季休眠期可暂停施肥,直至春暖生长期开始时恢复。
病虫害防治
捕蝇草是食虫植物,但也被其害虫所食,蝗虫、金龟子等一些体形较大的昆虫,其叶常会被啃食。此外,如蚜虫、蓟马、介壳虫、粉虱、红蜘蛛、菌蚊、线虫等虫害的危害,影响植株的生长。病害主要在炎热的夏季发生,常见的有叶斑病、茎腐病、炭疽病、软腐病、根腐病等。
蚜虫 最常发生在花梗上或新嫩叶背面,尤其是在每年的春夏秋三季容易危害,造成新叶生长畸形。可利用防虫网、黄黏板、诱捕等设施进行诱*和驱赶害虫。使用药剂防治时,可选用一遍净可湿性粉剂 3000 ~ 4500 倍液或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2000 ~ 3000 倍液,或 90% 万灵可湿性粉剂 1500 ~ 2000 倍液,或 2.5% 敌*死乳油 3000 ~ 4000倍液喷雾防除。
蓟马 危害捕蝇草嫩叶,吸汁液并造成植株失去观赏价值。防治上应定期对温室内床底面的清洁工作,避免杂草丛生成灾,并且在蓟马盛行的季节期,就要做好喷药防治,如选用 90% 万灵可湿性粉剂 1500 ~ 2000 倍液、10% 蚜虱毙 1000 ~ 1500 倍液、10% 联苯虫螨腈悬浮剂 1500 ~ 2000 倍液、20% 烯啶虫胺乳剂 2000 倍液,每隔 5 ~ 10 天喷施1 次,连续 2 ~ 3 次。
红蜘蛛 多在干燥环境下容易发生红蜘蛛危害,使用一般*虫不但无效,反而对捕蝇草叶片有害,需要使用专门对付红蜘蛛的药,如选用 50% 螨得斯、15%哒螨灵、24%螨危、1.8%阿维菌素、43% 联苯肼酯等 2000 ~ 3000 倍液喷雾防治。红蜘蛛不喜欢在潮湿的环境,可增加湿度抑制红蜘蛛繁殖。
介壳虫 发生较多时,可喷施 18%吡虫噻嗪酮可湿性粉剂 1000 ~ 2000倍 液,22.4% 螺 虫 乙 酯 2000 ~ 2500倍 液, 或 40% 噻 嗪 酮 噻 嗪 酮 浮 剂2000 ~ 3000 倍液,每隔 7 天 1 次,连续 2 ~ 3 次。也可选用 3% 呋虫胺颗粒剂散施于盆面。
菌蚊 通过温室四周加装防虫网,多直晒阳光,控制浇水量、防止基质过湿等能抑制菌蚊发生。并在温室外四周安装黑光灯进行昼夜诱*,以减少成虫量,控制产卵量。 发现菌蚊危害时,可使用*虫剂,如小黑飞、锐劲特、阿维菌素、农梦特、毒死蜱、辛硫磷等2000 ~ 3000 倍液喷洒*灭,也可用敌敌畏熏蒸*灭。
线虫 在防治的同时,用土虫丹缓释颗粒*虫剂或 1% 阿维菌素颗粒*虫剂,放置于离根部稍远的基质表面,能够达到较好的灭*效果。也可用线虫菌* 1000 倍液随水浇施。
叶软脱水病 高温期的夏季养护时,应加强肥水管理,高温、高湿要多通风,不能在强阳光下浇水,宜在傍晚或夜间凉爽时段浇水。如果严重,除了剪掉病叶外,还需要进行换盆,把基质倒出,待其自然风干后再用。
叶斑病 应注意环境的控制,加强通风,避免高温高湿。在日常管理中,要适当移植,以增强光照效果,降低湿度,可减少病害发生。春夏交季、梅雨季节和夏季是病虫害高发时期,需特别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可选用40% 苯醚甲环唑 1500 ~ 2500 倍液、杜邦福星 6000 ~ 8000 倍液、80% 代森锰锌 1000 ~ 1500 倍液等喷雾防治,每隔7 ~ 10 天防治 1 次,连续防治 3 ~ 4 次。
软腐病 定期对种苗及繁殖苗场的基质进行检疫*虫*菌消毒。在多雨湿热气候要注意加强通风透光,每月喷 1次 10% 四环素进行预防,对发病的病株要及时清出温室,轻微发病的病株,可喷 38% 恶霜嘧铜菌酯或 80% 农用链霉素或 3% 中生菌素按 1000 倍液稀释喷施,每隔5~7天用1次,连续喷施3~4次。施药时应避开高温时段,最佳施药温度为 20℃~ 24℃。
茎腐病 应重视温度、湿度、光照、环境通风等,一般湿度应控制在90% 以下,并通过风机抽风及开启循环风扇等降湿。对严重发病的植株,要及时移出温室,则有轻微病株,可及时喷施 38% 恶霜嘧铜菌酯 2000 倍液、50%福美双、30% 甲霜恶霉灵、40% 嘧菌酯等可湿性粉剂 1000 ~ 1500 倍液加生物菌肥 3000 倍液,每隔 7 ~ 10 天 1 次,连续喷施 3 次。
炭疽病 叶,药剂防治可选喷50% 氟啶胺悬浮剂 2000 ~ 3000 倍液,或 66% 二氰葸醌水分散粒剂 1000 倍液,或 10% 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800 ~ 1000 倍 液, 或 70% 代 森 锌 可湿性粉剂 500 ~ 800 倍液防治,每隔10 ~ 15 天 1 次,连续 2 ~ 3 次。
根腐病 由长时间阴湿不通风,致使基质潮湿而引起根腐病,可及时换盆并除去老旧植料,剪去烂根后再用新植料再植。浇施死苗烂根复活灵 1000 倍液或喷洒 25% 络氨铜、根腐宁、福美双等 1500 ~ 2000 倍加根腐康生物菌肥或EM菌肥4000倍液,每隔7~10天1次,连用 2 ~ 3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