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宜河南棉花生长的原因,河南是棉花种植基地吗

首页 > 农林牧渔 > 作者:YD1662024-02-03 06:40:34

王祯《农书》中有云:“在谷雨之前和之后播种。当秋高气爽的时候,收获就来了。其花色泛黄,状似向日葵,其根孤直性,其木不以高大为贵,其枝以繁殖为贵,其种子不以宿根而出,原产于南海各国,其后又以福建诸县为之,至江东之陕右,其生长之茂密,与本地并无二致。”从这一段可以看出,《农书》之初,该棉仅分布于长江及陕右一带,尚未传入河南。

元代后期的陶宗仪《辍耕录》中记载:"闽广产棉木,织成布料,故称"日吉贝"。距离松江城西五十余里,有一处乌泥之地,土地贫乏,百姓衣食无着,为了生计便在那里寻访树木,种植粮食。没有利器只能用手割,丝线、竹丝放一起压扁,这是一项极难的工作。是年,崖州来了一位黄道婆,传授她制作纱布。”

适宜河南棉花生长的原因,河南是棉花种植基地吗(5)

由此可见,黄道婆来到乌泥后,便教导了这里的居民如何改进自己的织布工艺,在此以前,因为织布工艺的落后,必然会影响到其他行业发展,因此,这里的“宋末元初”理论被否定了。

明朝时期河南省植棉地理分布

明代河南的棉花栽培布局主要集中在富饶的平原地带,一是豫东兰阳多沙丘段,适合棉花栽培,所以那里遍地都是棉花;二是豫西阌乡县伊洛平原,也是"黄花遍野"。这种说法是否可靠。

适宜河南棉花生长的原因,河南是棉花种植基地吗(6)

豫东地域辽阔,但兰阳县并不能反映出豫东地区的棉农状况,并且有数据表明,直到清朝末期,豫东地区仍有很多县没有棉农。另外,兰阳地区的土地也不是很好,根据嘉靖《兰阳县志》的记载,“古豫州厥田惟中上,厥赋错上中,夫惟中上者地利之限,错上中者人力之齐,今也地滨大河,非古昔比”,因距离黄河太近,造成它的土壤比较贫瘠。

二是阌乡县地处豫西黄土高原,而非伊洛平原。实际上,在《农桑辑要》中,有一篇关于棉花的文章,其中就有关于对棉花的描述。《广群芳谱》中有一句话:“最好的棉田,其次是白色沙土,喜欢干旱,讨厌潮湿。”明代河南的棉花生长环境,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嘉靖《彰德府志》中就记载:“棉地以白沙土为上,两和土次之,喜高亢,恶下湿。如今,这两个州县一个在林州市,一个在武安市,都是些低矮的山峦,盖地多沙,适于耕作,故为商品之王也。”即武安县的大部分棉花生长在沙田上;正如前面所说,在潮湿的地方,棉田不宜种植,《新乡县续志》中也有记载:“棉田遍地,以七里营为最。有三种,分别是本土花、小国花和洋花,本土花和洋花适合贫瘠的土地,洋花适合肥沃的土地。”由此可见,荒芜的土壤并不适宜种植棉花。

适宜河南棉花生长的原因,河南是棉花种植基地吗(7)

据《原武县志》记载,这里曾经有一片荒芜土壤,但是“如今土壤荒芜,沙砾多,收效甚微”。这一点,在河南省也有很大的影响,豫东的宁陵县,因为距离大河较近,所以河水对他们的危害较小,所以他们的棉花生长在荒芜的土壤上,而不是生长在肥沃的土壤上。

在乾隆《嵩县志》中,关于棉花的记载是:“这里的植物,天生适合山地生长。”其实,在河南地方志书中,很少有关于棉花生长在富饶之地的记录,更多的则是强调棉花生长在荒芜之地,这并不是巧合。

适宜河南棉花生长的原因,河南是棉花种植基地吗(8)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