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大堤鹤山段是鹤山市重要的堤围,位于西江下游右岸。原大堤防洪标准偏低的问题尤为突出,市委市政府在1994年10月提出全市加固江河江堤围和水利工程安全达标的决定,按防御西江50年一遇洪水的标准进行达标加固,工程于1995年1月动工,分五期实施,2005年完工。
沙坪河,是西江下游右岸的一级支流,流域面积324平方公里,发源于皂幕山,经金岗、龙口、沙坪、出谷埠沙坪水闸,汇入西江,干流全长37.6公里。鹤山市的主城区就在沙坪河中下游岸边,可以说鹤山伴河而生,伴河而长,沙坪河就是鹤山的母亲河,沙坪河的变迁史就是一部鹤山水利史的一个缩影。
旱涝无常,灾害连年
沙坪河中下游鱼塘密布,水网纵横交错,鹤山古劳水乡的名字也是因此而得名,水乡“之”石桥,就是方便水乡人家往来而建的。勤劳智慧的鹤山人民历来有兴水利,除水害的优良传统,但是在封建社会和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由于生产力受到极大的制约,水利事业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新中国成立前,沙坪河上水利设施极为简单,可以说是有河无防,旱不能引,涝不能排,流域上游为山丘区,河床坡陡,雨季径流集中,洪水暴涨暴落,下游地势低洼,洪、涝灾害威胁严重。流域内的民众无论怎样努力,总是遭受水旱灾害,绝大多数农田都只能“靠天吃饭”。
“十年逢九灾,人畜望天生。”这首民谣道出了过去不旱就涝,不涝就旱,十年就有九年灾的真实写照。
70年征程,从零开始
“我出生在古劳,从小在沙坪河边长大,当年我从沙坪河的坡山码头上船到广州求学,后来考入清华大学,巧的是攻读水利专业,1956年毕业后到省水利厅工作,后来回到鹤山工作,又到当时的水电局当局长,可以说见证了沙坪河从新中国成立前到现在的历史变迁,沙坪河上四堡水库的建设、南北渠的建设……”今年84岁的原鹤山县副县长易坤成谈起沙坪河当年的往事,仍历历在目,眼中仍闪现出老一辈水利人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精神。
建国以后,为促进鹤山农业发展,我市在兴修水库的同时,因地制宜修建水陂。图为址山镇将军陂,位于址山河下游,主体工程于1959年9月动工兴建,1960年2月全面竣工,集雨面积160.2平方公里,灌溉面积8000亩。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水利事业的发展,在*同志提出水利是农业命脉的伟大号召指引下,鹤山人民爆发出了极大的建设热情,两岸的人民开始打坝筑堤、修建涵闸、束水归槽、引渠灌溉,掀起了兴水利、治水害的热潮,水利事业开始蓬勃向前发展。
鹤山市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是列入全国第四批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总投资6748.58万元。该项目分三年实施,并已于2015年9月10日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工程完成后,渠道和渠系建筑物运行良好,项目的建设明显改善当地的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
1950年至1955年,在党的领导下两岸人民不但复堵了沙坪河1949年的洪水造成的决口,还全线加高培厚沙坪河堤围,将小围连成大围。
1958年四堡水库、白水坑水库和沙坪河水闸均列入计划,上马实施,结束了沙坪河上无控制性水利工程的历史,沙坪河流域的防洪灌溉能力得到了极大地提升。
1961年鹤山开始电排计划,到1963年建成的第一批蓄水、引水及电力灌溉工程,及时提供水源,战胜旱灾,使得当年农业获得丰收。电动排灌站的建成,是解决水旱灾害的新起点。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沙坪河流域有了控制性的防洪工程,应对灾难的能力显著的的提高,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这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没有这零的突破。
抓住机遇,克难奋进
在过去很长时间内,水利为农业服务,特别是单一的理解为农田灌溉,但是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城市系统的扩大,水几乎成为各个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水利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改革开放至上世纪末,中央明确“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乘着改革开放强劲的东风,鹤山水利开始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筑牢防汛基础,保障生命财产安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成为这一时期沙坪河治理的重点。如完成南北渠的附属建筑物建设,新建桃源水闸,灌溉260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