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先开花还是先长叶,丁香叶子长得好但是不开花

首页 > 农林牧渔 > 作者:YD1662024-02-24 14:55:40

学会这些技巧,轻松培育出美丽的羽叶丁香苗

王桂林

羽叶丁香为多年生落叶灌木, 是青海高原优良的野生花灌木树种, 具有花色艳丽、 树型美观、 根系发达、 耐寒、耐旱的特点, 可作为庭院栽培和城市绿化树种开发。 野生羽叶丁香分布于青海孟达自然保护区和民和杏儿沟等地区,生于海拔 2 000~2 500 m 的 山 坡 或 低 山 灌 丛 , 数 量 稀 少 ,处于濒危状态。 羽叶丁香树高可达 1~3 m, 圆锥花序, 花淡紫色。 其花、 叶、 树形 美观, 根系发达, 耐寒、 耐 旱 ,可用来作为高原城市绿化树种。 经过几年的育苗试验和生产栽培, 确定羽叶丁香可采用播种育苗和嫩枝扦插育苗方法进行繁殖。

一、 羽叶丁香概述

(一) 植株简介

羽叶丁香是落叶灌木, 隶属于木犀科下属的丁香属植物, 植株成熟后高 1~3 m, 小枝近圆柱形或带四棱形, 具皮孔。 冬芽被芽鳞, 顶芽常缺。 奇数羽状复叶, 小叶 7~9片, 先端尖或渐尖。 圆锥花序侧生, 花白色或粉红色, 是我国特有的三级濒危物种, 仅分布在我国青海省的孟达林区。 近年, 在大通河下游也见到了羽叶丁香的天然 分 布 ,分布的区域范围非常局限。 羽叶丁香以独特的羽状复叶独树一帜, 外形优雅美观。 在花朵开放的季节, 羽叶丁香繁茂的枝叶中簇拥着朵朵花团, 花色淡雅芬芳, 令人赏心悦目。 除观赏作用外, 羽叶丁香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其根茎常被用作降气暖胃。 但我国大部分羽叶丁香仍处于野生状态, 近年由于自然环境及栖息地被破坏, 野生羽叶丁香的种群分布范围逐渐缩小。

(二) 种子特性

经过对羽叶丁香播种繁育的研究发现, 羽叶丁香的种子具有良好的吸水性能, 但种子内部拥有种子萌发抑制物质, 且该物质溶于水, 因此, 羽叶丁香种子具有化学休眠的特性, 一旦在播种前浸泡种子的时间没有得到良好控制,就有可能抑制种子萌发。 经过试验证明, 羽叶丁香种子最适宜的浸泡温度在 30 ℃左右, 播种后种子的适宜萌发温度为 15~25 ℃, 且要保证恒温无光照的条件。 经过研究可得出结论, 羽叶丁香种子的萌发受光照条件影响最大。

(三) 幼苗特性

在试验研究中发现, 羽叶丁香种群的幼苗存活率不高,受环境影响较大。 由于羽叶丁香的幼苗较为脆弱, 一旦经受环境压力时, 敏感的幼苗就会出现前期幼苗存活率削减,中期幼苗生存较稳定, 后期幼苗成活率逐渐衰退的动态特点。

(四) 濒危原因

通过科学研究与试验证明, 羽叶丁香之所以成为濒危物种, 主要由人为因素与自身原因造成。 首先, 由于人类活动范围不断扩大, 羽叶丁香的种群生长环境被迫 缩 小 ;其次, 羽叶丁香种子具有化学休眠的特性, 自然界的羽叶丁香种子浸泡时间与温度无法得到有效控制, 种子萌发率较低, 且其幼苗成活率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 在自然灾害频发的青海地区, 羽叶丁香的独立幼苗无法长成成熟植株。为此, 相关部门应出台具体保护策略, 通过人工干预的方法大量繁殖羽叶丁香苗木, 使其受到良好的保护, 进而作用于园林推广。

二、 羽叶丁香种子繁殖的主要条件

(一) 基础设施

由于羽叶丁香播种与育苗的特性, 该植株的播种应在指定保护地区进行, 根据种子繁育特性进行遮雨或适当遮光设备的铺设, 为羽叶丁香的种子萌发与育苗营造适宜的客观条件, 保证其出芽率。

(二) 土壤

经研究表明, 土壤具备良好的透气性有利于花卉种子萌发。 因此, 在播种羽叶丁香时, 要选取营养适宜且透气性良好的土壤, 便于种子的萌发。

(三) 水分

水分是种子萌发必不可少的环境因子。 羽叶丁香种子隶属于小粒种, 种子内部含水量极少, 缺少水分就无法激活胚胎生长所需的酶, 导致种子内的营养物质无法溶于水,种子无法萌发, 这也是导致羽叶丁香在野外种群减少的原因之一。 因此, 人工播种繁育羽叶丁香需要浸泡处理。 羽叶丁香种皮内部的细胞层具有良好的透水性与透气性, 因此, 经过浸泡后, 种子在合适的温度下就会发生促酶反应,使种子在短时间内发芽。

丁香先开花还是先长叶,丁香叶子长得好但是不开花(1)

(四) 温度

在浸泡羽叶丁香种子的过程中, 就吸水速率而言, 温度越高, 种子吸水率也随之增高, 种子饱和时间也会随之减短。 但由于羽叶丁香种子内部拥有溶于水的抑制萌发物质, 过高的温度则会导致其化学休眠。 除此之外, 过高的温度将导致羽叶丁香种子出现呼吸速率过快的现象甚至导致死亡。 因此, 在浸泡种子的过程中, 需要控制浸泡时间,将抑制种子萌发物质的影响降到最低。

除浸泡温度外, 光照带来的温度对羽叶丁香播种繁育也具有一定影响。 经过试验证明, 恒温下的羽叶丁香更容易萌发, 即在野生环境下, 埋在土壤中的羽叶丁香种子比裸露在空气中的种子更容易 生长。 此外, 在低温条件 下 ,有光暗交替的羽叶丁香种子比无光照的种子拥有更高的发芽率。 但当温度过高时, 无光照的种子拥有更高的萌发率,这就说明温度对羽叶丁香种子萌发的影响更大。 因此, 在播种繁育过程中, 要严格把控温度, 保证羽叶丁香的生长繁育。

三、 羽叶丁香播种技术

羽叶丁香多于每年的 9—10 月采种, 其种子保存方法也有讲究, 可将其摆放于较阴暗的房间内, 通过轻揉的方法去掉种子外皮并进行储藏工作。

(一) 种子处理

播种前要对羽叶丁香的种子进行相应处理。 在播种处理时, 先对羽叶丁香花叶进行暖水浸泡, 浸渍时间约为 1 d,然后再在 GA3 (赤霉素为贝壳杉烯类化合物) 液体中浸泡 6 h左右, 对羽叶丁香种子进行催生, 再进行催芽工作, 催芽水温宜维持在 20 ℃以下, 催芽作用的时间可持续 2~3 d,并在有 30%左右子叶吐白之后进行下种工作。

(二) 土壤处理

羽叶丁香对土质、 排水要求较高, 所以选用育苗地相当关键。 宜选取地形平缓区域将其用作育苗地, 在保持足够肥力的同时进行土质疏松管理工作。 整地时要搞好土壤深翻、 清杂草等管理工作, 整地时应以林土为主, 从而提高营养吸收。 在把森林土壤作为耕种土地之后, 还应将甲拌磷颗粒剂用作土地肥料, 并保持水分充足。

(三) 播种后管理

当前羽叶丁香种植主要 包 括 大 棚 、 一 般 大 田 两 大 类 ,所以种植日期会有一些不同, 分别在 3 月下旬、 4 月下旬种植。 因为类型不同, 所以种植行距也会有所不同。 一般大棚的种植行距以 20 cm 为宜, 在大田里则应适当扩大行距。温室种植水深在 0.5~1 m, 而大田中一般深度为 1~2 m。种植后还 需 经 常 喷 水 , 以 保 护 土 壤 湿 度 。 羽 叶 丁 香 通 常在 种 植 后 10 天 以 内 就 羽 化 , 成 苗 率 最 高 通 常 在 85%以上。

(四) 生长期

羽叶丁香在繁殖阶段, 为了促使其发育迅速, 可以定期喷洒尿素。 到年底羽叶丁香苗一般可长到 12 cm, 长势最旺时一般可超过 20 cm。 第二年春天还应扩大定植, 并扩大行距, 株行距应为 40 cm×60 cm, 其目的是提高分枝。 待整个过程结束后再继续栽培, 生长 3 年以上的羽叶丁香长度应为 1.5 m 左右。

四、 羽叶丁香嫩枝培育苗

(一) 枝条采集

每年 5—6 月温度适中时, 可以选择 1 个健壮羽叶丁香的母株, 或通过选择木材化枝条加以插剪。 在枝条叶下部约 1 cm 处采用平剪, 并切割出 8 cm 以下的插穗, 最后去掉下部枝叶。

(二) 插条

将 根 插 条 下 部 加 以 浸 润 , 并 置 于 生 根 粉 剂 水 溶 液 中(剂量方式为每千克 150 mg), 浸渍时间为 1~2 h。

(三) 土壤处理

通过大棚式育苗方法, 在进行羽叶丁香嫩枝扦插的整个阶段中, 由于土壤、 地源条件仍是最关键的, 因此, 应适当提高土壤肥力和透气率。 若羽叶丁香生长于天气较阴寒的地区时, 应选用林下土壤, 或与山林土壤、 农田泥土等混合。 整地时还应保持细致, 以除去杂草和废弃物。 在做好常规消毒后, 还宜做高床, 以利于嫩枝的繁殖。

(四) 扦插后处理

扦插后还应注意株行距与深度, 株行距应以 5 m×20cm 为好, 且深度宜在 1.5 m 以内。 在进行嫩枝插条时还需浇水, 通过铺设遮阴网后进行喷水, 保证土壤湿度。 在羽叶丁香细枝插条后也要保持土壤湿度, 同时, 缩短遮阴时间, 保持充分的日照。

(五) 病虫害防治

在速生期苗木的扦插苗生长过程中, 要进行*虫剂喷射操作, 一般以多菌灵、 高锰酸钾等为主, 浓度均为 0.1%,喷 射 时 间 一 般 为 20 d。 在 此 之 后 , 再 喷 洒 浓 度 为 0.2%~0.3%的敌百虫。

(六) 出圃

羽叶丁香在扦插过程中, 通常第 1 年就可以长到 20 cm左右, 于第 2 年完成定植, 而在此流程中为了促使苗木的生长发育还应适当提高株行距, 在定植时还应适当促进分枝。 通过在定植后进行培养, 并在种植高度约 1.5 m 处分枝出圃。

五、 羽叶丁香开花习性与昆虫行为

由于羽叶丁香的开放习性因每年春季天气差异而存在显著不同, 尤其是开花期, 在每年度的开放时间和延长期限都有所不同。 以往有关羽叶丁香的研究工作大多集中在育种研究方面, 但目前有关羽叶丁香的生理习性和生态学特征研究工作较少, 特别是在开放习性方面更没有比较详尽的研究统计资料。 羽叶丁香由于其特有的生理特征和播种的独特构造, 播种生长率 和天然成长率都较低。 所以,需要进行对羽叶丁香的无性繁育和田间扩繁方面的研究工作, 为更好地保存羽叶丁香的种质资源和生物资源, 提供更有力的保护和科技支持。 此次探讨羽叶丁香的开花结果习性, 是为了掌握羽叶丁香花期的生态学特征, 为今后研究羽叶丁香的繁育情况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另外, 因为羽叶丁香的分布区域较小, 群体种类也很少, 而且其特有的羽状复叶在丁香属中也比较罕见, 所以探讨羽叶丁香的叶片形态和开花生物学习性, 对于探讨丁香属的发展过程与种类规律也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一) 羽叶丁香开花习性

羽叶丁香的花为白色至淡紫色, 花冠为管状杯型的花宫颈管, 平均长度约为 1.3 cm, 先端为四裂、 小裂片为卵形、 长圆状至椭圆, 为 3~4 mm; 花药为黄色, 长约 1.5 mm。生命周期一般在 4—5 月, 初花期在 4 月下旬, 盛花期则在5 月中下旬。 由于花期的增长, 羽叶丁香在开花初期、 盛期和末期花朵的直径、 花冠与花梗的生长比增大, 而花逐渐膨胀, 促进了花粉的传递和受精, 这也是羽叶丁香在漫长演进和发展的过程中, 所显示出的基本生命策略和生理过程。

(二) 羽叶丁香开花后的访花昆虫种类

通过分类确定, 羽叶丁香访花昆虫共有 23 属, 各隶属五目, 17 科, 大部分以膜翅目、 肋毛蕨、 双翅目和齿爪叠鞘兰昆虫居多, 少许缨翅目。 膜翅目特点均是飞行速度快、访花迅速、 携粉量较小; 双翅目昆虫的访花频率较高, 种群规模和个体重量也比较大, 但在其体毛上黏附的花粉量相对而言较小; 而双花鞘花的金龟子、 天牛和瓢虫访花频率较低, 在小花上移动较少, 且体表的黏附花粉量相对而言较小。

(三) 昆虫访花行为和频率

吸蜜鸟是羽叶丁香的主 要 访 花 虫 。 其 群 体 数 量 较 大 ,访花密集, 最常见的直接落到花瓣, 时间通常在 3~15 s;平均访花频次以 6 朵 /min 为宜。 但由于羽叶丁香花管比较细小, 吸蜜鸟很难采到蜜, 携粉较难。 食蚜蝇科昆虫的群体密度较大, 平均访花频率以 3 朵 /min 为宜。 但食蚜蝇科昆 虫并没有专门的携粉足。 由于羽叶丁香花管比较细 小 ,只允许中小昆虫进入, 吸蜜鸟和食蚜蝇等中型的传粉昆虫则无法进入, 因此, 对其传粉的效果较低。 缨翅目昆虫尽管品种和数量都很少, 但因体小而能不断地出入花冠, 因此, 是羽叶丁香的高效传粉媒体。

六、 结语

羽叶丁香既是我国的濒 危 植 物 , 又 是 我 国 珍 稀 物 种 。基于此, 对羽叶丁香的培育与人工利用尤为重要。 经实践研究, 在开展羽叶丁香栽培活动中, 以苗木栽培和嫩枝扦插为主, 辅之以播种、 种子管理、 土壤处理的同时, 进行出圃作业。 此外, 要保持足够的养分, 并进行病虫害预防的作业。 同时, 在羽叶丁香开花后要注重访花昆虫的授粉行为, 对保存和发展种质资源、 探讨丁香属的发展过程与种类规律也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