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农村,用的都是大灶大锅,每家至少都有两口大铁锅,一口煮饭烧菜,一口煮猪食。
这种锅是生铁浇铸的,硬而脆,质量一般,天天都在用,烧穿孔了是常有的事。要是破个洞就扔了太浪费了,这个时候就需要补锅匠来补一补。
补锅匠通常是两人一起,一个人也能干。一般是在下午的时候,挑着箩筐背着背篓,带着不少家伙什,在乡里转悠。
吆喝声很有特色,是拉长音的一声“锅~哦~”,在村口嚎一嗓子,有要补锅的就出来把他叫住。
一两口锅他懒得开火,说下次再来一起补;锅多他就把家伙什在村口排开,准备开工。
这时全村的人都会跑出来强势围观,补锅是一门有趣好玩的手艺活,可以和*猪,崩爆米花并列为农村人喜闻乐见的传统项目。
首先补锅匠要处理破锅,先找到破点,主要就是在锅底那一片,拿一个尖头的小锤子,把破洞旁边变薄了的部分也敲掉,大致修整成一个圆形的大窟窿。
然后拿出自带的碎锅片,也修整成比窟窿略小一圈的圆形,用篾条交叉做成一个支架把圆片夹在大窟窿里,锅底就行成了一圈环形的缝隙。
接着就开火了,拿出一个手拉的小风箱,连上一个像鼎一样的三足小炉,放入柴草引燃,再放入焦炭,用钳子把碎锅片插炉里,一边拉风箱让火烧得更旺,火苗能喷起半尺多高,热浪袭人。
因为补锅匠手脚不停,所以在四川方言中说人像“补锅匠”,有形容多手多脚的意思。
围观的大人小孩都看得目不转睛,非常的专注,生怕错过每个细节。要是上学能有这个认真劲,人均985,211不是梦。
焦炭是炼钢用炭,火力很猛,不一会儿就把碎锅片烧得通红,开始融化。小炉的下方有个小孔,可供铁水倒出。
看看火候已到,补锅匠就把小炉倾斜,另一只手拿一块叠得很厚还撒了灰的石棉布准备接着,倒出一颗橘红色,拇指头大小,闪耀着明亮光彩的铁水,像荷叶上的水珠,滴溜溜的圆润灵动。
看着烧炼出铁水,有种很爽利快意的感觉,周围的人不由得发出一片“啧啧啧”的满意的赞叹声,围观了半天,最爱看的就是这一环节。
补锅匠小心翼翼地托着铁水,凑到锅底的缝隙处,填补上去,上面再拿一根裹得像胡萝卜一样的布团把内侧多余部分抹平,拿黄泥水一刷,发出“滋”的一声响。这样就算“一浇”,补锅就按“浇”数收费,在我的记忆里是一两毛钱一“浇”。
烧出铁水后,补锅的进度就快了许多,只需时不时添炭和补充碎片,就一直有铁水倒出。很快一口锅就补完了,锅底一圈麻麻赖赖的铁疤。
里面倒上水,在火上烧一下,不漏,这口锅就算补好了,又能用好长一段时间。
补锅匠走后,小孩就在炉渣里掏掏捡捡,有时候会有铁水凝结成的小铁珠,不是很圆,也不知道有什么用,就是喜欢捡,我那时也捡了好些。
以前补锅匠有两三拨人,后来就不转乡了,改为在农贸市场上摆了个摊儿,要补锅的自己把锅拎过去。再后来就很少看到了,不知道现在大铁锅坏了是怎么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