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郑功 童曙明
湖北英山县人民法院深入学习贯彻**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扶贫政策,将脱贫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重要中心工作来抓,创新工作模式致力于扶贫攻坚工作,在“沉”字上下功夫,“沉底”在乡村;在“诚”字上做文章,“诚心”专注扶贫;在“成”字上找实绩,“成就”脱贫出列,兑现对老百姓的承诺,完成时代使命。
“沉”在乡村,重在于“底”
“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何以体察民瘼所在、民忧所系,就致力于帮扶脱贫而言,唯沉位乡村,而此不是说在嘴上、写在纸上,而是要实实在在的落实在行动上,脚上沾满了泥土,心中才能沉淀真情,只有“沉底”,方能收获“民情”。
沉下身,静下心。 沉下身到乡村,融入群众,把自己当成其中一员,才能知晓民意 ,静下心,基层是大课堂,群众是好老师,要虚心求教长本领,用群众方法推动群众工作,法院选派一批作风扎实、乐于奉献、年富力强的干警组成工作队,全脱产驻村,坚守“五天四夜”,融入村级大家庭和群众打成一片,放下架子,摆正位置,真正做到沉下身,静下心,打造了一支强有力的扶贫队伍。
沉下去,做实事。 单位扶贫工作下沉到村。法院所有班子成员都深入联系帮扶的村开展调研,广泛征求意见,最大限度给村及贫困户办实事;帮扶干部扶贫任务下沉,74名干警共联系三个村279户,997人,占三个村总脱贫户数任务的61%,建立“责任田”制度,帮扶干部联系贫困户“固定化”,保持三年不变,实现帮扶的连续性、稳定性,将扶贫工作当作重要“事业”来做,当“必须课”来学,而非“选修课”来修。
到基层,建真情。沉下情,人民群众是基石,是党员干部的衣食父母,要始终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帮扶干部通过“扶贫日”走访,待民真诚,心中有民,以真情换真心,结成实实在在的亲戚,形成了贫困户有事条件反应第一时间找帮扶干部的和谐局面,也正是如此拉近距离,建真情,彼此之间才会有“牵挂”,才会更有主动性,帮扶更有力度,更有效果。
“诚”在日常,重在于“实”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能从我们的的言语动作里看出他是不是真心实意为群众着想,用真心帮助群众、用诚心团结群众、用信心鼓舞群众,当好群众的“自家人”,而法院正是真诚做事,用实实在在的工作,做好帮扶之事。
资金投入抓服务。法院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将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到扶贫工作中,保障了对扶贫资金的投入力度,对三个帮扶联系村年综合投入达到20万元以上,用于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办公设备配备,产业发展,惠民实事等方面,同时购买化肥支援贫困户农业生产、年终慰问贫困户,全身心全方面为群众服务。
引进项目促提升。法院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为熊家冲村争取水利建设项目一个,资金30万元,河道拓宽500米,路灯路灯项目四盏,为熊家冲村计划引进红十字会博爱家园生计金40万元,用于发展小龙虾养殖。引进澳洲魏基成夫妇慈善列车项目一个,助力精准扶贫,涉及物资总价值58.69万元,包括冬衣300件,棉被30床,助听器20套等。同时和村两委一起引进大棚蔬菜,光伏发电,白茶基地,道路硬化等各种项目。通过项目的引进落实,村级基础设施得到改善,村级产业得以发展,农户实现增收致富,村级集体经济充分做实做做强。
精准帮扶治“穷根”。法院注重加强村民的精神文明建设,致力于“扶志”,今年共花费4万余元,在熊家冲村、鸡鸣河村、向垅湾村举办了高标准的道德讲堂活动,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道理浅显,教育带动意义深刻,活动吸引2000多名群众参加,在方咀鸡鸣河片区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形成“我脱贫、我光荣”的良好氛围,凝聚精神力量,激发了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通过补精神之钙,充分提高了“脱贫”的志气,助推精准脱贫。
“因法施扶”促和谐。法院工作队一直以“为群众做实事”为出发点,积极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组织法官送法进乡村,主动向村民提供法律义务咨询,2017年11月23日,熊家冲村的一位五保户被他人驾驶机动车撞伤,导致腿部骨折住院,由于未能得到赔偿,工作队得知此事,积极为双方当事人沟通协商,充分保障了五保户的合法权益,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熊家冲村民村民陈某和段某本是邻居,2017年腊月,双方在南河发生交通事故,因赔偿金额悬殊较大,造成关系紧张,差点闹出恶性事件,工作队发现后主动介入后,释法明理,最终双方达成调解意愿,平息了一场争端,从此,村里形成了有矛盾,有纠纷找工作队的良好氛围。
结对帮扶不限于“册”。法院帮扶干部深入基层,结对帮扶助脱贫,在帮的过程中不仅完成包括走访入户,填写扶贫手册,宣传落实政策,慰问等“面子”上的任务,更是将帮扶落实到解决贫困户生存发展问题的“里子”上来。鸡鸣河村段某家,由于家庭条件非常差,孩子段某甲不得不辍学,外出务工补贴家用,联系干部县法院汪峰院长发现后,积极做该户的思想工作,联系学校,考虑到国家的教育助学只能解决到学费及有少额的经济补助,无法解决“巨额”的生活费,于是读书期间的生活费成了孩子入学的“拦路虎”,汪院长得知问题的症结,积极筹措资金5000元,解决段某甲读书生活费问题,将孩子顺利送到学校读书,并表示后续生活费,将会继续跟进。鸡鸣河村贫困户段某乙有一儿一女,儿子患有先天性脑萎缩,女儿已出嫁,全家仅靠夫妻俩微薄的收入度日。但天有不测风云,2017年5月份,段某乙骑摩托载女儿及两外孙女去医院的途中与一农用车相撞,两外孙当场死亡,段某乙与女儿重伤。事发后,农用车车主因无力赔偿被拘留。巨额的医药费对生活困难的段家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给家里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压力。帮扶干部、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龚剑闻讯后,迅速倡议全院干警及社会力量为其捐款,爱心款源源不断地投入捐款箱,共筹得捐款15472元,并将法院干警捐出的10000余元爱心款送到段某妻子手中,鼓励她要树立信心、早日战胜困难。事后,段某乙及其妻子将感谢信送至法院,表达对龚专委及全体干警爱心之举的感激之情。贫困户周某家,厨房垮塌导致生活做饭没有着落,又无力重做,龚专委发现后,主动争取资金3000元,帮其做厨房,切实解决了周某“吃饭难”的问题。向垅湾村贫困户段某丙的女儿2017年大学毕业后,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回家照料身患癌症的母亲,缺乏生活来源,家里一度陷入困难,结合其女儿的意愿,帮扶干部董勇副院长主动联系学习,帮忙衔接,就近安排在向垅湾村代课,既方便了照顾家庭,也就业增收,切实解决了实际问题。熊家冲村贫困户郭某家境贫寒,父亲早逝,母亲改嫁,自小不幸患上小儿麻痹症,生活非常困难,法院帮扶干部、副院长沈勇上门鼓励激发他的斗志,为他制定脱贫计划,多方奔走,筹资2万多元,为郭庆峰家建猪栏、沼气池,并买来4头仔猪放养,郭庆峰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这些只是法院帮扶干部帮贫困户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部分,也是法院帮扶“诚”在日常,重在于“实”的一个缩影。
全力驻村助脱贫。驻村工作队全力驻村促脱贫,实行“大扶贫”格局,村所有工作都全力全程参与,不论是扶贫工作,党建工作,还是其他中心工作,都事无巨细,主动参与,不分彼此,主动担当。在村工作上,主动谋划发展计划,落实争取项目,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治理,安全饮水,扶贫资料的整理完善等;在帮扶贫困户上,通过“户主会,湾子会,场子会”积极宣传政策,落实全村贫困户“五个一批”政策,让政策应享尽享,帮助解决贫困户的实际问题,提高群众满意度;做好派出单位做好联络员,落实总体统筹、协调扶贫工作,根据扶贫政策实施要求,结合联系村和法院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每季度向法院领导汇报工作情况,积极争取法院领导的支持,为扶贫政策顺利落实创造有利条件,组织好帮扶干部结对帮扶工作,指导帮扶干部进村入户,传授业务知识,制定补短方案,合力做好帮扶工作。
严格考核护航实。法院严格落实帮扶干部帮扶制度,每周四的干部“个人扶贫日”所有帮扶干部规定必须到村,严格执行签到制度,并且完成入户走访规定动作,完善扶贫手册,关注贫困户的扶贫政策落实情况,解决贫困家中的突出问题。对没有严格执行干部“个人扶贫日”制定严格的措施,出现一次,由法院监察室组织约谈,出现两次的,由法院分管领导和监察室一起约谈,出现三次的,由法院主管领导约谈干部庭科室负责人。 同时将法院干部“个人扶贫日”执行情况,每月定期在法院内网予以公布,对工作落实不细不实的帮扶干部点名曝光,致力于将脱贫工作做细做实。
“成”在脱贫,重在于“清”
帮扶工作的落脚点,在于成就贫困户脱贫,提高生活水平,在于服务村级发展,实现出列,重在清账,让帮扶有效果,英山法院帮扶工作就是这样做的,也达到了这样的效果。
英山县法院始终以“干必成的决心”,就精准扶贫而言做到了,“真实效”,真帮实帮,有效帮,充分做到了贫困户对我们扶贫工作“买账”,联系的贫困户对法院的满意度达到100%;做到了对帮扶责任人核算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认账”;对帮扶的效果,贫困户实现脱贫的情况“清账”,到目前为止,法院干部联系熊家冲村、鸡鸣河村、向垅湾村帮扶贫所有贫困户经帮扶算账验收,全部脱贫。特别是熊家冲作为重点贫困村,完成了“十有”建设,户脱贫任务,于2017年顺利通过了省第三方评估,实现了脱贫出列。三个村均达到村有主导产业,户有稳定收入,贫困户实现了“一有两不愁三保障”,村年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的目标,“三率一度”亦达到既定标准,初步实现村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如期实现户脱贫村出列。村民整体素质得到提高,致富能力得到提升;纷纷从内心感谢共产党、感谢国家的好政策。
在接下的扶贫工作中,英山法院将以“扶上马,送一程”的做法,继续致力于三个村的脱贫工作,提高整体的脱贫质量和水平,到2020年共同步入的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