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全媒体记者 周婉怡 陈逸之 林宝珍
实习生 何丹莹 朱鸿雨
民间俗语有言:“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近期,随着气温回暖,春天的脚步悄然而至。不过,不少市民却在这春意盎然的季节里感到身体疲乏,仿佛“没睡够”。
这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春天容易让人感到困倦?都有哪些因素易引起“春困”?市民又该怎么排解?来听听睡眠专家怎么说。
春季回暖 大脑“缺氧”易困倦
“每天早起时,我的春困症状最明显。”市民郭女士说,自己每天都起不来,要睡到9点多,“克服困意起床后,症状才会轻一些”。
市民小敏也有同感,突如其来的疲惫感让她的工作效率不如从前。“其实不算很困,但眼皮总是沉沉的,看起来也没什么精神。”小敏说,咖啡成了自己最近的“提神”利器,同事们也都会通过喝冷、热水或者在工位上走动的方式来缓解困意。
为什么春天容易产生困意?这种现象正常吗?“这是季节转换带来的正常生理现象。”福建省级机关医院睡眠医学中心王小勇主治医师表示,冬季天气较为寒冷,而人体需要保温,因此皮肤和周围的血管会收缩,减少皮肤的血液供应,即减少散热,这样更有利于保持体温,维持生命活动的需要。到了春天,气温升高,血液会重新分布,更多分布在皮肤和四肢,此时内脏会缺氧、缺血,大脑在血液供应上占的比重减少,因而容易困倦。
此外,中医说法认为,春天阳气开始升发,需要原料,也就是会消耗阴液,所以容易疲倦。春季五行对应肝脏,肝气升发受阻也容易出现春困。《黄帝内经》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立春后自然界生机勃勃,顺应自然规律早睡早起是让身体变得健康的方法之一。
这些病症可能是“假春困” 市民朋友需注意
王小勇主治医师告诉记者,除了“真春困”,一些病症也可能导致”假春困”。
其中,贫血可能导致全身乏力,造成困倦的假象。如果伴有头晕、头痛、耳鸣、眼花、注意力不集中,可能是因为贫血导致肌肉或神经系统缺氧所致。贫血还可能会引起多器官和系统的不同表现。有上述症状应警惕存在贫血的可能,建议前往医院做血常规检测,以明确诊断。
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除了白天困倦、乏力、头痛、嗜睡外,如果夜晚鼾声响亮,且经常伴有突然性的鼾声暂停,那么需要注意是否患有呼吸暂停综合征。这种症状会导致患者在夜间因严重缺氧而无法进入深度睡眠状态,白天就会经常出现困倦的状态。同时高频率的呼吸暂停可能会损害肺脏功能甚至引起猝死。患者避免长时间仰卧,改变姿势为侧卧可以缓解症状。
脑血管病也可能导致“假春困”。脑卒中发生之前,由于脑动脉硬化、管腔狭窄,可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从而引起打哈欠的症状。据报道,70%以上的卒中患者会在发病前的5~10天内频繁打哈欠。如果本身就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高危因素,同时出现频繁连续哈欠,且伴有肢体麻木、无力,头晕、头痛、言语不清、反应迟钝等症状,这可能是由神经系统和脑血管引发的问题。这种情况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
此外,低血压、心脏问题、肝脏问题、鼻炎和甲减等病症也易导致“假春困”,市民需要多加注意。
伸伸懒腰 有效赶走春困
那么,如何应对“真”春困呢?首先,应该作息规律,保证睡眠。睡前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频率和时间,尽量不要熬夜或日夜颠倒;早睡早起,克服消极懒惰的思想情绪;中午最好也能拥有30分钟左右的午睡时间。入睡困难人群可以尝试睡前进行脚底按摩或热水泡脚,也可以听听舒缓的轻音乐,入睡前把房间灯光调暗,给自己创造舒适的睡眠环境。
适度进行体育锻炼,既可以提高免疫力、让身体保持活力,加快新陈代谢速度,同时还可以增加视觉和嗅觉的刺激,达到提神醒脑的效果。
“伸懒腰”也可以有效提神。通过把手臂的肘部向上抬至超过胸部的自我锻炼,可使人体的胸腔对心、肺产生适当的挤压,利于心脏的充分运动,使更多的氧气供给各个组织器官。同时,由于上肢、上体的活动,还能使更多含氧的血液供给大脑,有助解乏,让人顿感清醒舒适。
摄取足够优质蛋白质的同时,还需注意饮食的清淡,保持营养均衡,避免过量摄入生冷、油腻和辛辣刺激的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以及新鲜的时令果蔬。另外,饮用绿茶或花茶,不仅能令人神清气爽,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困倦感。
市民朋友也可以常开窗通风,*菌防病。春天选在阳光最好的时段(上午10点至下午1点)开窗通风,保持屋内空气新鲜流动,可显著减少室内微生物数量,是家庭最简单和有效的防病方法之一。此外,常开窗也能调节室内的温、湿度,让人感到更舒适和清醒。
编辑:游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