茼蒿是深受上海市民欢迎的绿叶蔬菜之一,长期以来生产用种多为外来品种,且品种混杂较为严重。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所番茄课题组早年引进浙江细叶茼蒿,在种植过程中发现高秆突变株,突变株生长迅速,株高比浙江细叶茼蒿高,品质佳,经多年种植,早熟性好、品质佳、风味浓,表现稳定,认定编号为沪农品认蔬果2014第030号,品种名称为沪蒿1号。
1 特征特性
1.1 品种表现
株高45 cm 左右,展开度30 cm左右,茎色浅绿,羽状裂叶,倒披针形,长约10 cm、宽 3 cm 左右,叶缘锯齿状,裂刻较深,深绿色。单株质量35 g左右。早熟,耐寒、耐热,香味浓,品质佳。
2012年春季在上海青村北港园艺场对其早熟性、丰产性和重要商品性进行考察,试验于4月15日播种,随机排列,重复3次,小区面积24 m2,对照品种为浙江细叶茼蒿。试验结果显示(表1),沪蒿1号比浙江细叶茼蒿早熟,增产3.48%;沪蒿1号比浙江细叶茼蒿早熟5天。
2013年对沪蒿1号和浙江细叶茼蒿的产品品质性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沪蒿1号茼蒿的蛋白质、维生素C、胡萝卜素、碳水化合物、钙、铁的含量分别为2.0 g/100 g、10 mg/100 g、1.3 g/100 g、 1.7 g/100 g、113 mg/100 g、1.7 mg/100 g,而浙江细叶茼蒿的含量分别为1.9 g/100 g、10.5 mg/100 g、0.9 g/100 g、1.8 g/100 g、103 mg/100 g、1.7 mg/100 g。沪蒿1号的胡萝卜素和钙含量均高于浙江细叶茼蒿,说明与浙江细叶茼蒿相比,沪蒿1号的营养价值更高。
1.2 突出特点
①熟期较早
不同时期播种沪蒿1号,在播种35~37天开始采收,不同时期播种均比对照(浙江细叶茼蒿)提早5~6天采收(表2)。
②品质更好
沪蒿1号整齐度高,口味较浓,含有特殊香味,胡萝卜素和钙含量均高于市场上的一般品种,能满足市场对高品质茼蒿的需求。
③抗性较强
该品种虽然具有高秆的特点,且在生产过程中其抗倒能力较强,加上本身具有的芳香气味,可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秋冬季栽培具有抗寒的特点。
④高产稳产
沪蒿1号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除7、8月高温期间,其余月份都可以种植,适应性广。该品种第一刀收割后,分枝再生能力强,为其高产稳产提供了保障。
2 适应地区及应用情况
集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优良性状,高秆、高产是该品种的突出创新点。专家鉴定认为,该品种在上海及长江流域地区可以种植推广,连续多年种植表明,该品种在河北、山东、江浙、福建等地均可种植。
3 栽培要点
3.1 整地施肥
选择土层深厚、疏松湿润、有机质丰富、排灌方便、保水保肥力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壤土 为宜。播前深翻土壤,每667 m2施腐熟粪肥 1 000 kg。作成宽1.5 m的高畦,沟深20~25 cm。
3.2 栽培季节
长江中下游地区除7、8月外,其他月份均可栽培,在秋冬季需设施栽培。播种至采收一般需35~40天。
3.3 田间管理
播种后至出苗前保持土壤湿润,6~7天即可齐苗。冬春播种出苗后应适当控制浇水,幼苗2~3片真叶时进行间苗。撒播,3~4 cm见方留苗;条播的,株距3 cm,充足供水,保持土壤湿润。株高10 cm左右时随水追1~2次速效氮肥,每次667 m2追施腐熟人畜粪水500 kg、尿素3~4 kg。
3.4 适时采收
株高20 cm时即可采收。在茎基部留2~3片叶割下,以促进侧枝发生,割完第一刀后再浇水追肥,20~30天后再收获。
信息来自《长江蔬菜》2018年12上半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