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态度,周朴园和鲁侍萍冲突的本质

首页 > 农林牧渔 > 作者:YD1662024-03-16 05:25:14

今年是现代著名剧作家曹禺先生诞辰110周年,又重读了他在23岁创作的四幕话剧《雷雨》。

《雷雨》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主要记叙了周朴园和鲁侍萍两人之间的爱恨纠葛的一系列事件。

读完作品,脑海里会涌现很多问题,其中最疑惑的就是:周朴园到底爱不爱鲁侍萍?

如果不爱,30年来,他仍然保留侍萍生活的老习惯,还心心念念地想着为侍萍修修坟墓?

如果爱吧,那周朴园当初为何当年狠心抛弃侍萍母子;30年重逢时,又说出“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等一席没有丝毫感情的、冷冰冷的话语来。

其实,这种相互间矛盾的展示正是《雷雨》男主周朴园性格上的多面性的集中表现,而周朴园这个人物的魅力和内涵,就在于其性格和命运充满了深刻的矛盾。

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态度,周朴园和鲁侍萍冲突的本质(1)

周朴园对鲁侍萍还是有过感情的。只是这种感情仅是一种喜欢,还达不到爱,更没有周朴园所表现的那种深爱。

在《雷雨》中,最初展示的周朴园对鲁侍萍满满的爱与怀念。

就像众多中国悲剧所发生的那样,一个风流的归国留学生,看上了自家的年轻漂亮又纯真可爱的女佣,当初的感情自然是美好的。

可这种与封建社会的门第观念相悖,主子和奴婢不平等结合,自古至今能有几个好结果呢。

于是,虽然为周朴园生了两个儿子的鲁侍萍,还是在小儿子刚生下第三天时被周朴园狠心地的扫地出门。

因为男主要迎娶门当户对的新妻。

产后三天的侍萍,带着患病的二儿子伤心地离开了周家。走投无路的她,感到偌大的世界竟无自己的安身之地,孤苦无依的她,怀着对人生的绝望,抱着小儿子投水自尽。

当然,侍萍母子并没有死,而是被人救了。

可这些情况,作为当事人的周朴园却无过多的追问,他更没有下功夫去寻找妻儿两人的尸首,而是只凭一个道听途说,便把自己和侍萍的这段感情画上一个句号。

这种感情能称的上是一种爱吗?

充其量,只是一种对漂亮女孩儿的喜欢;是一种对可以任意指使的女佣人的情感上的玩弄。

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态度,周朴园和鲁侍萍冲突的本质(2)

可相互矛盾之处,却是周朴园在三十年来,却保留着对鲁侍萍的怀念。

在剧本中,周朴园有经常独自一人长久地凝视侍萍的照片的习惯,

虽然周家搬过N次家,却一直随身带着的鲁侍萍用过的旧家具;

一直保留着鲁侍萍夏天关窗的习惯;

一直穿着几十年前和鲁侍萍有过关系的旧雨衣。

一直保留着鲁侍萍的旧照片,并记着她的生日……

这些生活上的细节,点点滴滴,无不展示着男主周朴园对曾经的女佣和相好(虽然生了两个孩子,但周朴园并没有迎娶鲁侍萍为妻,所以只能称相好)的鲁侍萍,有着多么深的感情。

所有这些,也许一天两天可以做到,但是周朴园是30年来一直如此,没有改变过,要是没有点真情恐怕是难以做到的。

在周朴园的潜意识深处,他的确没有忘掉侍萍。

只是,周朴园所做的这一切,除了给外人展示和表露他是一个懂得感情的君子外;可对深受其害,投湖自尽的鲁侍萍母子来讲,又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和意义呢?

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态度,周朴园和鲁侍萍冲突的本质(3)

周朴园的确没有忘记他印象中三十几年前那个美丽温柔的侍萍;

而且他的确也是在怀念他和侍萍之间那份真挚的、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初恋和感情。

因为这三十年越来越富有的周朴园,在感情上却越来越贫瘠:

他赶走侍萍母子后,先是迎娶了门当户对的妻子,没有给他留下一男半女,很快就去世了。后来娶了他人生中的第三个女人繁漪,虽然有了小儿子周冲,两人过的并不幸福。

周朴园是人,具有人性的一面。

尤其是在他老的时候,繁漪不驯服,儿子跟他疏远,他感到孤独,生活不如意,因此他怀念鲁侍萍也是他一生中最温暖的回忆。

物质富有的周朴园,只有靠着对侍萍的思念,来填补精神和情感上的空虚。

这说明,无论对外人,对内心,周朴园还是承认侍萍的曾经的存在和感情。

这说明,周朴园还不是一个纯粹的玩弄女性的渣男。

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态度,周朴园和鲁侍萍冲突的本质(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