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贷置换,500万贷款10年省百万利息”“最低利率3.4%,速度快额度高”……最近,不少 房贷客户都收到资金中介打来的推销电话,大力劝说他们将手头利率较高的房贷转换成利率低得多的经营贷,省下大笔利息。在中介的嘴里,他们可一手包办相关手续,客户轻轻松松就能省下百万利息。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北京青年报记者近日采访多名业内人士发现,所谓的贷款置换操作,并非中介宣传的那样轻松便捷,不仅存在多种隐形收费,还潜藏着个人难以承受的政策和法律风险。一旦金融机构发现违规操作,会立即要求贷款人在短期内还清所有欠款,若无法及时还款,甚至还要承担骗贷的刑责。
现象
房贷与经营贷的利差让中介看到商机
如果只是花3%左右的手续费,就能安安心心省下大笔利息,怎么算也都合适。但是,天上并不会掉馅饼。不少现实案例表明,用经营贷置换房贷的客户将面临重重政策和法律风险。绝大部分中介也不会把其中所有的风险原原本本告诉客户。
首当其冲的就是抽贷风险。某国有大行信贷部门的专业人士告诉北青报记者,监管部门一直明令禁止经营贷违规流入楼市,特别是去年以来,监管力度明显加强,很多银行都因此受到处罚。靠中介包装申请经营贷肯定是违规的。银行会对申请经营贷的公司有多方面的要求,以他所在的银行为例,必须要求公司经营满一年,贷款人担任法人代表和主要*满一年以上才可以申请贷款,包装后的公司通常变更时间较短,不符合银行经营贷的要求,银行也会对此加大审核力度。即使中介通过弄虚作假的手段成功帮客户申请到经营贷,在贷后管理中,银行也会跟踪该公司的经营情况,一旦发现异常,监测到贷款违规进入楼市,银行将会要求客户限期还清所有贷款,客户个人征信业会留下不良记录。
北青报记者发现,中介在推销时,一般都会对客户大打包票“我们从里没有遇到抽贷的情况。”但事实上,对于违规包装出来的经营贷,抽贷并非小概率事件。去年全国多地银保监局都针对经营贷违规进入楼市开展专项行动,不少客户收到银行抽贷的通知,短期内凑不齐钱还贷款,只能找高息过桥资金应急,给自己背上沉重的包袱,甚至不得不低价卖房筹款。
深圳市民舒先生2020年曾在中介的操办下,用自己名下的一套二手住房抵押,申请了200万元经营款用作首付炒新房。去年8月初,他突然收到银行通知,要求在30天内还清全部违规贷款,否则不仅会有罚息,还要进入失信名单。舒先生一时卖不掉手里的房子,又没有那么多余钱,情急之下只能找借高息过桥资金还贷。面对每天近2000元的过桥日息,再加上二手房难以出手,舒先生说自己度日如年。最后狠心把二手房降价不少才得以堵上了窟窿。回想那段经历,舒先生感觉真是“半条命都没了”。
事实
经营贷需要定期续贷 银行并不保证利率不变
按照中介的说辞,现在经营贷也能做10年甚至20年,长期无忧。但事实上,经营贷本身的期限没有那么长,大部分银行会要求客户1年或3年,最多5年要续签一次。利率越低,续贷的间隔会越短。每次续贷,银行还会按程序审查这家企业的贷款资质和经营情况。银行不会保证一定会成功续贷,更不会保证续贷时利率与原来一样。
对贷款者压力更大的是,续签的时候,不少银行会要求先归还本金,等成功续贷之后再发放一笔新的贷款。这意味着,客户很可能还要找中介的过桥贷款应急。如果每隔几年都来这么一次,累积下来的资金成本也不少,更不用提人力精力的付出。
有银行人士表示,最近两年因为疫情的原因,为支持实体经济,正常经营的小微企业基本都能无本续贷,很多人会感觉经营贷很宽松,以后政策如果变了,优惠便利条件可能都没有了,贷款利率也可能会变高。这都是借款人必须考虑的政策风险。
后果
贷款申请弄虚作假 可能要被追刑责
从中介的“一条龙”服务看,用经营贷置换房贷整个流程,手续繁杂,环节众多。任何一个节点出现差错,都可能让贷款者蒙受损失甚至遭遇法律风险。
北京时代九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许桂林律师举例说,经营贷的贷款不是直接进入本人的账户,万一遇到不讲信用的第三方,或者第三方出了意外情况,也可能拿不到钱或不能及时拿到钱。此外,有些不靠谱中介提供的过桥资金如果出了问题,贷款者不仅会拿不到钱,还将陷入麻烦的债务纠纷。
许桂林提醒大家,找中介包装经营贷最严重的后果,并非金钱或个人征信的损失,最可怕的后果是有牢狱之灾。如果借款人和贷款中介在申请贷款的过程中存在弄虚作假的行为,又给银行造成坏账,可能涉嫌骗取贷款罪,银行可以报警追究刑事责任。
据了解,我国《刑法》规定,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贷款,给银行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给银行造成特别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根据司法解释,骗取贷款金额在100万以上,给银行造成的损失在20万元以上就可以立案。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含信息网络传播权)归属北京青年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程婕
编辑/樊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