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8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该法典将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我国民法典的编纂,于1954年首次启动,历经1954、1962、1979、2001年四次制定,历时66年终告完成。举国欢庆之余,我们也在疑惑:民法典与我国其他法律究竟有何不同?“典”为何意?为何历时如此之久,反响如此热烈?带着这些疑问,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全面解读这部《民法典》!
一、民法典的地位
民法典的地位很重要,在这里我们简言代过1、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注意,是“新中国”而不是“中国”!我国在清朝和民国时期也曾根据当时的社会情况颁布过法典,不过由于时局问题未能加以贯彻实施。可见,民法典的落实,必须有强大的国力作为支撑)
2、新中国截至目前体量最为庞大的法律
3、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市民生活的基本行为准则……(跟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就对了)
4、民法典的出台,意味着中国的民法体系已经成熟(划重点!!!)
二、民法典的构成
在讲民法典之前,先来给大家科普下我国法律的基本结构。我国的根本大法是宪法,宪法是我国其他一切法律的基础。
在宪法之下,有宪法相关法、民商法、经济法、刑法、行政法、社会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七部法律。
而民法典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法律,也不是新的法律,它是民事法律的集合体。通俗来讲,就是以上七部法律中有关民生、跟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提取出来,在经过一系列编订、纂修,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有漏洞的完善,不合时宜的去除,形成的一个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