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最难忘的经历,疫情期间最让我难忘的事儿

首页 > 大全 > 作者:YD1662022-12-19 14:34:57

3月30日,作家唐吉慧作为志愿者来到小区居委会报到。尽管之前也参与过志愿服务,但在自己居住的街道、社区做志愿者,他还是头一回。

当天下午,唐吉慧参与了为居民发放抗原试剂、指导居民自测的工作。回家后,他把经过撰写成文,并于次日发表在“上海作家”微信公众号上。

“不妨用文字记录下这段特殊的时光。”带着这个想法,唐吉慧开始了“我的疫情日记”系列的写作,把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记录下来,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2个月来,他先后在网上“连载”了11篇疫情日记,从个人感怀、邻里日常写到“社区英雄”“幕后守护者”,从琐碎平常的生活中发掘出平凡人物身上的光,引发诸多读者的共鸣。

这些深夜写成的文字平实地记录了作家所在街道、社区的抗疫之路,读来却让人觉得格外熟悉——自己身边那些默默付出的身影,何尝不是这样坚持着做着不平凡的平凡事。城市因他们而温暖动人。

记住这个春天的志愿者们

志愿者是上海这个春天最响亮的名称之一。在日记中,唐吉慧写到了数位在疫情期间结识的志愿者。

宝山区友谊路街道宝城新村配药志愿者亚男,是一位与唐吉慧同龄的女同志,人长得清清瘦瘦,做起事来却像她的名字“亚男”一般干练。为了方便给大家配药,她向邻居借来电动车,两天速成驾驶技术,每日辗转于宝山医院、地段医院为居民配药,常常是上午整理信息、午后出发,直到天黑才能回家。亚男热心,一次,一位老太太血压200多,吃药降不下来,要上医院,偏偏救护车还需等待,情急之下,她便骑着电动车直接载着老太太去了医院。

疫情期间最难忘的经历,疫情期间最让我难忘的事儿(1)

配药志愿者亚男

唐吉慧是楼道志愿者,负责收集楼内居民的配药需求、身份证件、药品包装等材料,等药配到了再发给居民,因此常与配药志愿者亚男“打配合”。打的照面多了,两人有时会简单聊上几句,但没讲多久,亚男就又要继续忙碌了。她“转身跨上电瓶车风驰而去”的背影,成了唐吉慧记忆中难忘的画面。

在与宝城新村相隔不远的宝钢五村,有一位“全能志愿者”王晓彬。唐吉慧偶然间得知了他的故事,写下了这个小伙的忙碌日常。

王晓彬经营着一家餐馆,社区封控前,他把太太与孩子送往自己母亲家,定下心在小区做了一名志愿者。除了发挥特长为居民团菜、配药,每周除去周日,王晓彬天天都要接送楼下身患尿毒症的邻居大哥往返于吴淞医院。大哥家里的车辆出了故障,居委人手又十分有限,王晓彬听闻便主动揽下了送医任务。一、三、五做进医院24小时核酸,二、四、六下午2点到6点做血透。自4月2日起,王晓彬已经坚持接送大哥50多天。

疫情期间最难忘的经历,疫情期间最让我难忘的事儿(2)

忙碌的王晓彬

未曾与王晓彬谋面的人,能从唐吉慧笔下读出这个小伙的细心与体贴。“下午1点30分,晓彬准时下楼拉开了停在楼下的小车车门,稳稳坐下后打开空调,为太过闷热的车内降降温,十分钟后,再把空调关闭,因为大哥就要坐上这辆车去医院了,大哥的身体受不了凉。”

还有一些志愿者,每天穿梭在不同的社区内外来去匆匆,人们看不清他们藏在“大白”之下的面容,只知道他们属于宝山青年志愿者消*突击队。

5月5日晚,唐吉慧与志愿者陆祎通了电话。电话那头兴奋地说着“今天完成了四个小区的消*”,听不出疲惫,但事实上他们从自早上8点半开始到下午4点半结束,一直穿着闷热的防护服、背着40斤重的消毒药水在工作。服务期间需要闭环管理,吴淞消*突击队的12人每日就在一个小区内的图书阅览室休息。里面仅有几张桌子和12张行军床,没有浴室,洗不了澡,只能在边上狭小的厕所里接上自来水,拿块毛巾沾了水擦一擦凑合。

疫情期间最难忘的经历,疫情期间最让我难忘的事儿(3)

睡在图书阅览室的消*志愿者

志愿者李青是南京人,目前家住宝山庙行。2008年来到上海后,他一直从事自由职业,干过餐馆学徒、送过外卖、当过网约车司机,也做过快递员,今年3月与友人盘下一家龙虾店正准备大干一番,疫情却来了。社区封控后,李青便报名做了志愿者,后来宝山团委发布“青年消*志愿者突击队”招募贴,李青不顾家人反对又报了名。他的想法很简单,上海是他的第二个家,给予了他一切,现在上海遇到了困难,他自然是要尽一些力。

疫情期间最难忘的经历,疫情期间最让我难忘的事儿(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