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对这种情况进行指责,说主家子女不孝顺,给老人办丧事怎么能表演这种节目?其实,这些网友可能是误会了,要知道这种丧事名为喜丧,是我国部分地区的一种民间传统风俗。
何为喜丧?丧事为悲,有人去世难道不是一种悲伤之事,怎么还有喜?其实,这种喜丧也是包含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
中国古人认为世界是阴阳两分的,在我们生活的这个阳世之外,还有一个阴世,人死去了,其实是到另一个世界去了,我们把人死了叫做“驾鹤西去”,就是说的这个意思。
我国著名高僧弘一法师,1942年10月13日在福建泉州小山丛竹书院圆寂,第二天,在弘一法师的卧室中发现了大师三天前写在一张信纸背面的四个字“悲欣交集”。弘一法师已经感知到自己命不长久,但他对待死亡的态度是“悲欣交集”,也就是说悲喜交加,有悲有喜。大师不认为死亡是一种纯粹的悲哀,对于这一世是悲,但对于来世就是喜。这悲和喜谁能说得清呢?
喜丧在中国古代就有了,在《清稗类钞》中,就有如下记载:“人家之有丧,哀事也,方追悼之不暇,何有于喜。而俗有所谓喜丧者,则以死者之福、寿兼备为可喜也。”也就是说如果这个死者“福寿全归”,就可以称之为喜丧。
那么怎样才能称为“福寿全归”呢?在民间有这样一个标准:
首先,全福。要儿女双全,子孙满堂,膝前尽孝,生活富足,不能白发人送黑发人。
其次,全寿。何为全寿?就是要尽享天年。《韩非子·解老》中说:“得事理则必成功,尽天年则全而寿。必成功则富与贵,全寿富贵之谓福。”在中国古代,由于人的寿命较短,能活到70岁就很少了,活到70岁,就可以称“全寿”。但在现在,由于普遍寿命较长,一般要80岁以上才可以称之为“全寿”。
第三,全终。就是说要善终,临终前没有经受病痛折磨,也不是因为意外事故,天灾人祸而死,最好是“无疾而终,自然老去”,也没有拖累家人子孙。
满足这三个条件的,就可以称之为“喜丧”。在古代,喜丧是哀中有喜,白中挂红,在一片白色之中,挂一丝喜庆的红色。下面这张老照片是清末民初的一次喜丧的照片,我们可以看到一顶红轿。
在下面这两张丧礼的照片中,也分别都有挂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