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鬼的正宗资料,五鬼的真实姓名

首页 > 大全 > 作者:YD1662023-09-14 04:23:58

北宋时期,宋廷出现了五名奸臣:王钦若、丁谓、林特、陈彭年、刘承规,这五人被称为“五鬼”,其中王钦若和丁谓最为著名。但关于“五鬼”的来历,后人对《宋史》的记载有所怀疑。

据《宋史-王曾传》言,宋仁宗道“钦若久在政府。观其所为,真奸邪也!”王曾答称:“钦若与丁谓、林特、陈彭年、刘承珪,时谓之五鬼。奸邪险伪,诚如圣谕。”这就是宋朝五鬼之说地来源。

王钦若

五鬼的正宗资料,五鬼的真实姓名(1)

王钦若(962年—1025年),字定国,临江军新喻(今江西新余市)人。北宋初期政治家,宋真宗时期宰相、主和势力代表。

王钦若为淳化三年(992年)进士甲科及第。历任秘书省校书郎、太常丞、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刑部侍郎等职。澶渊之战时,王钦若主张迁都金陵,与宰相寇准对立,出判天雄军。大中祥符初年,为迎合宋真宗仙道需求,伪造天书,争献符瑞,封禅泰山。累官司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玉清昭应宫使、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他二度为相,被时人称为“瘿相”。

天圣三年(1025年)卒,追赠太师、中书令,谥号“文穆”。因主导编纂《册府元龟》而知名。

丁谓

五鬼的正宗资料,五鬼的真实姓名(2)

丁谓(966-1037),字谓之,后更字公言,两浙路苏州府长洲县人。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至九年(1012–1016)任参知政事(次相),天禧三年至乾兴元年(1019-1022)再任参知政事、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正相),前后共在相位七年。

丁谓狡诈过人,为了向上爬和巩固权位,只得扭曲自己灵魂,讨好皇帝,做事“多希合上旨”,因而被“天下目为奸邪”。 丁谓做了不少的坏事,一、怂恿皇帝泰山封禅。整个封禅活动,耗费钱财800余万贯。封禅还京,丁谓特献上《泰山封禅朝觐祥瑞图》150幅。二、鼓动皇帝大兴土木。丁谓领建造会灵观、玉皇像迎奉使、修景灵宫使、天书仪卫副使,为皇帝建造了一批豪华宫殿,耗费了大量的民脂民膏。三、勾结太监,陷害忠良。丁谓勾结宦官雷允恭,修改“诏书”,把宋真宗病死归罪于寇准,再将他贬去雷州(今广东海康),最后客死贬所。趋机将朝中凡是与寇准相善的大臣全部清除。四、利用迷信,愚弄皇帝。丁谓自称是神仙丁令威(神话人物)的后裔,在自家的园林里特建有仙游亭、仙游洞,每天“晨占鸣鹊,夜看灯蕊,虽出门归邸,亦必窃听人语,用卜吉兆”。宋真宗从泰山封禅回到充州时,丁谓将当地小孩子玩的一只小乌龟,指为瑞物献给皇帝,并载入史册。

因作恶太多,丁谓最后被罢相,贬为崖州(今广东省境内)司户参军,他的四个儿子、三个弟弟全部被降黜。抄没家产时,从他家中搜得各地的贿赂物品,不可胜纪。

林特

林特(约951~1023)字士奇,约生于后周广顺元年(951年),福建宁德人,生于福建顺昌。祖父林揆(福建霞浦长溪人)仕闽,于后唐长兴四年(933年)任顺昌县令,故定居顺昌。父林延安、子林洙迁居福建宁德南埕。

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携带自写的文章进谒南唐国主李璟。李璟奇之,命作赋,顷刻而成。因而被授为兰台校书郎。

北宋开宝八年(975年),南唐亡,林特归宋,宋太宗任为长葛(今河南长葛县)县尉。又先后改任遂州(今四川遂宁县)录事参军、大理寺丞和陇州(今陕西陇县)通判等职。端拱元年(988年),经宰相吕蒙正推荐,任三司户部勾院通判。

因“天性邪险,善附会”,与朝官丁谓、王钦若、陈彭年、刘承珪等五人被称为“五鬼”。

陈彭年

五鬼的正宗资料,五鬼的真实姓名(3)

陈彭年

陈彭年(961~1017),字永年,江西省南城县人。北宋大臣、文学家、音韵学家。最重要之古韵书《广韵》的主要修撰人。

彭年博闻强识,才华出众,深为宋真宗所重。参加编纂《册府元龟》。所撰《江南别录》,为记南唐义祖、烈祖、玄宗、后主四代历史的原始资料。史载彭年官至贵显而居室陋敝,所得俸赐,惟市书籍。

刘承规

五鬼的正宗资料,五鬼的真实姓名(4)

刘承珪,北宋宦官。字大方,楚州(今江苏淮安)人,精敏能干,好儒学,喜藏书。大中祥符初年,泰山封禅礼成,以安远节度使观察留后致仕。与丁谓、王钦若、林特、陈彭年都以奸邪险伪著名,人称“五鬼”。

刘承珪至少在大中祥符六年以前一直监领内藏库,“经制多其所置”,并且在大中祥符二年(1009)四月,代表内藏库官员呈上新修库薄,深得真宗的嘉奖之辞。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