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欲,不是没有*,而是不要有太多不必要的、有害的*。
「曾仕强每日箴言」
|全文共2200字,深度阅读需7分钟,受益终生|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
可是现在却有人大吐苦水,说是生活节奏快,压力大,苦恼繁杂,幸福感日渐缺失。
还有当下出现的各种乱象,错综复杂,欲理还乱。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大道至简,其实这些问题都和两个字有关:*。
1
贪欲不断有什么危害?
《道德经》第三章说:常使民无知无欲。
很多人据此批判老子是愚民政策,其实是自己不求甚解。
无欲,不是没有*,而是不要有太多不必要的、有害的*。
人有*,本来不是坏事。*是让人成长的动力,是让人进步的关键。
可一旦人的*无穷无尽,就糟糕了。
所以,《道德经》在第十二章说: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五色令人目盲”,此处的“五”,并不一定是五,而是很多种的意思。“盲”,不是眼睛瞎了,而是好像瞎了一样,看不清楚。
颜色少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分辨,可是多了以后就眼花缭乱了。
“五音令人耳聋”,各种声音同时出现,不是耳朵聋了,而是根本就听不清楚。
“五味令人口爽”,各种味道混杂在一起,是不是很爽呢?
我们现在所讲的爽,是吃起来很开心、很快活的意思,但是此处的“爽”指的是食而不知其味,就是说不晓得它是什么味道。
因为我们吃东西品尝味道总要有个次序才好,如果一口酸的,一口辣的,一口咸的,一口甜的混着吃。
搞到最后整个味觉系统就乱掉了,那真的有一天会得失味症,也就是什么味道都吃不出来。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驰骋跟畋猎是同一回事,就是骑着马去打猎,非常快乐,貌似可以主宰那些可怜的小动物的命运。
其实畋猎本来是有正当目的的,就是要帮助那些动物来改善它们的遗传,淘汰弱小的,留下强壮的。
现在不是了,好的也*,坏的也*,强的也*,弱的也*,大鱼也捕,小鱼也捕,最后搞得人类自己神不守舍、心神不宁。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难得的货物会使我们伤德败性。
“行妨”,就是妨害到别人的行为,使他的行为准则乱套了。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此”,“彼”,就是奢侈、浮华。“此”,就是朴实、宁静。
看到人家有名牌,为了面子,自己家里再穷也要买一个来,实在买不到,就偷,就讨。
一个人可怜到要靠名牌来支撑自己的时候,就一点价值都没有了。但是他自己却完全不知道。
“圣人为腹不为目”,圣人不是顾着吃饱肚子, 而是寻求内心的充实。“目”,指外界所有的东西。
什么叫圣人?老子说就是内心安宁、平静,不受外面的引诱、惑乱的人,因此他不为目,不为看见的那些东西张罗,甚而拼命。
所以,老子所主张的无知无欲,就是告诉我们,不要有违反天道的妄念,减少私欲、物欲和贪欲,一切顺应自然,回归自然。
否则,必然会自食恶果。
2
如何分辨*的善恶?
心学宗师王阳明说:减得一份人欲,便复得一份天理。
也就是告诉我们,去除人为的妄念贪欲,才能合于自然天理。
*与生俱来,人人都有。时代越进步,科技越发达,人的*越多。
其实人的*,并没有好坏的分别。可以说有时候善,有时候恶,关键在于合理不合理。
换句话说,合理的满足*即为善,不合理的满足*,便是恶。
这种事情,说起来好像很简单,真正做起来十分困难。因为义与利相比较起来,一般人多半重利而轻义,以致反应的相当不合理。
孔子的衡量标准,说起来就是一个“义”字,凡是合乎“义”的利,他都不反对。
我们常说一念之差,其实就是公和私的差别,公心兴起,便灭掉私心;而私心兴起的时候,公心就不见了。
自我修持最要紧的地方就在于去私心而修公心,就这一念之差,关系到*的善恶。
许多人利欲熏心,痴心迷惑,凡事只想到自己的利害,并不关心别人的痛苦。主要原因,即在于这一念之间,把握不住。
面对*,认同*,满足到合理的程度,才是自我修持的正当态度。
3
如何把控*,重振道德?
我们常说,“人之初,性本善”。
但是随着知识普及、科技发展、经济繁荣,人们似乎物欲迷心,变得更自私、更投机、更残忍,以致“人性本善”的说法,引起很多人的怀疑。
实际上,“人之初”不应该解释为每一个人刚出生的时候,而应该解释为人类初次出现在世界上,那时候的人类,应该是善的。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心不古,于今犹烈。
人类一代又一代的传承,朝向一条愈来愈重视知识、贪欲,却愈来愈轻忽道德的途径,导致今日科技高度发达,但我们所面临的危机,也是空前所未有。
必须把控住*,重振道德信仰,未来才可期。
那么,什么叫“道德”?
“道”和“德”,原本并不连用,各有不同的意义。
“道”的本义,是指行走的道路;“德”的本义,则是行走道路所获得的良好效果。
“道德”合在一起,告诉我们:
行于正道而有所得,即为道德;行道才能有德,离开了道,便不可能有德。
道,就是天道。天道便是天的运行。而且“天地之大德曰生”,就是天道的主旨。
其实换句话说,道德就是能量的平衡,它是来保护人的。
所以,我们不要去追求那些没有必要、虚妄不实的东西,更不要有违背天道,有害的*。
对于*,要有一个适度的把握和控制,对道德进行重新认知。
要告诉自己,“只有道德才真正能够保护你,其他都保护不了”,很多问题就能慢慢调整过来。
总之,奢欲深者天机浅,奢欲浅者天机深。
人一旦物欲迷心,就会违反天道,自食恶果。
唯有回归天理良心,做事讲道德,才是唯一的出路。
本文策划:贾欧
本文内容:曾教授著述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