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有许多以爱情为题材的佳作,或歌颂爱情之美好,或寄托相思之苦恼,或诉说空闺之幽怨,但这些作品大多是男性诗人所作,而这些男性诗人又有一大爱好,模仿女性的口吻来抒发感情,如温庭筠作《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实际上就是站在女性角度,思念远方的情郎。
但爱情并非男性独有,诗词也并非为男人独占,总有一些才女,她们也在诗坛上留下过惊鸿一瞥,比如李清照,在和丈夫赵明诚的爱情中,写下了无数惊艳历史的佳作。
金石良缘《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diàn)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古人没有婚姻自由,更不存在婚前恋爱,到了适婚年龄,便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对小年轻便结合到一起,组成了家庭,彼此之前可能连面都没见过,像李清照和赵明诚这样,双方父亲都在朝为官的,更是有某种程度上的政治联姻。
所以在古代,婚后真能两人看对眼了,过上甜蜜美满的爱情生活,真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报,李清照和赵明诚,就是有福报的一对夫妻,他们的爱情,可谓“金石良缘”。
《红楼梦》中有“金玉良缘”之语,指既符合封建礼数,又美满幸福的婚姻,金玉良缘也因此成了一个成语,泛指美好姻缘,可为什么到了李、赵小两口这里,却变成了“金石良缘”呢?
金石之学古青铜器上的铭文,谓之金;碑文上面的石刻,谓之石,顾名思义,金石学就是对古代器物及其之上的文字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是中国考古学的前身,但不完全等同于考古学。广义上的金石学,也包括竹简、甲骨、玉器等文物,涉及到书法、文学、绘画等方方面面。
这些研究的起源,可追溯到汉朝,但真正作为一门学科出现,则是起源于北宋,奠基人是大文学家欧阳修,他曾作《集古录》,成于北宋嘉祐年间,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金石学著作。
大概是在欧阳修的影响下,赵明诚自幼就对金石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亲自游历山水与民间,搜集各种金石资料。和李清照结婚后,更是经常带着妻子一起去古玩市场淘宝,由于两人生活并不富裕,有时候遇到特别喜欢的古玩,他们甚至会典当衣物来换取。
赵明诚对金石学的研究,并不限于古代文物文献,他还着眼于当世。他生活在北宋末年,最值得研究的当然是“苏黄米蔡”四大家。但苏轼、黄庭坚二人,在王安石变法的斗争中,被划为元佑党,作品都被封禁了,赵明诚却甘愿冒风险,每次遇到苏黄的文字都会详细记录下来。
这样看来,赵明诚可真正算得上是一位大学者!
李清照在丈夫的影响下,也对金石学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她帮助丈夫一起整理、搜寻,最终夫妻二人合力完成了比欧阳修《集古录》更宏大的金石学著作——《金石录》。
恩爱夫妻你可能会觉得,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李清照帮助丈夫是理所当然的,但是你却不知道,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是苏门后四学士之一,按辈分来说,李清照算是苏东坡的徒孙,如果要连坐清算,李家一门都算是元祐党人;而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却是新党人士,算下来赵明诚也当属新党。
这一家子关系多复杂,往小处说是一家人,往大处说是政敌,以至于有一次,李格非被牵连下狱,李清照去向自己的公公求情,却遭到了拒绝,心灰意冷的李清照写下了“炙手可热心可寒”的诗句。
但这一切,并没有影响到李清照和赵明诚之间在文化艺术上的心有灵犀,更没有影响他们夫妻生活间的琴瑟和鸣。现代人常说爱情要始于颜值、忠于人品、陷于才华,对于赵、李二人来说,因时代所限,不可能始于颜值,但他们在一起的美好幸福,何尝不是彼此被对方的才华所折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