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根海姆博物馆,古根海姆博物馆是谁设计的

首页 > 大全 > 作者:YD1662023-01-06 08:20:14

对于大多数当代美术馆而言,“观看”一定是和“行动”相辅相成的。从希腊罗马人开始的自然主义艺术传统一直在探索“令人几欲走进”的幻觉图绘空间,而对于当代美术馆来说,“动起来”的*已然爆发。

古根海姆博物馆,古根海姆博物馆是谁设计的(1)

当现代时装与模特置身于中世纪的物品之间,展览形式与建筑布置反过来形成了对展品新的诠释。

“静观”与“动观”

随便走进纽约、苏黎世的一座美术馆,你就会发现,在观看艺术品时心灵的移动往往也少不了伴随肉体的活跃。

有时候,这种肉体活跃常造成对展品的意外伤害,特别是,为了防治那些“这真的是画出来的吗”的好奇观众,美术馆免不了要加上一块“请勿触摸”的牌子。就这样,偶尔还是有砸烂展品、把表演和泄愤合为一体的“行为艺术”出现,2012年英国国家画廊中就出现过现代画家罗森科的著名作品被破坏的事件。无独有偶,在法国阿维尼翁展出的时候,美国画家赛·托姆布雷创作的白色三联画《菲德洛斯》被一位名叫桑林狄的女士破坏,她声称自己是被画作迷倒了,迫切地想要去“吻”这幅画。

古根海姆博物馆,古根海姆博物馆是谁设计的(2)

有时候,肉体活跃常造成对展品的意外伤害,特别是为了防治那些“这真的是画出来的吗” 的好奇观众,美术馆免不了要加上一块“请勿触摸”的牌子。

在影视作品中,死气沉沉的美术馆也被拍成了“动作片”的舞台,让所有展品都活动起来的《博物馆之夜》和开篇就在卢浮宫发生凶*案的《达·芬奇密码》,这样气势汹汹地“动起来”也是骇人听闻的。

“走动”本来是为“看”服务的。对大多数人而言,美术馆到底不是“家”,不是一周去一次潜心观摩的地方,而且,对于那些大老远赶过来的人来说,如果你不将所有的展品纳入一个可以有效地“遍历”的空间序列之中,实在有点说不过去。所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标准美术馆学教材中的“参观流线”都是并联,串联或放射状相连的一个或多个回环,沿着狭长“画廊”的长边依次浏览并最终回到出发点,绝不走回头路。

由于它内设的功能如此,在内“虚”外“实”之际,美术馆建筑有着另一重特殊的矛盾,那就是它不仅仅是一座静态的神庙,还隐含并逐渐凸显出“运动”的特征。

在安特卫普当代美术馆,一个装置吸引着小观众手舞足蹈,在此美术馆里发生的“活动”成为展品的一部分,但也对“安静美术馆”的原则提出了挑战。

古根海姆博物馆,古根海姆博物馆是谁设计的(3)

安托内洛(Antonello da Messina)的《书房中的圣杰洛姆》是“静观”和 “动观”并置的绝好例子。

安托内洛的油画《书房中的圣杰洛姆》是“静观”和“动观”并置的绝好例子:圣杰洛姆这位著名学者在书房中是目不旁视的,可是观众的兴趣不仅仅在他的房间中,还随着似乎不经意打开的两扇窗户通往窗外遥远的风景,尽管在艺术家那里这样的风景多少富有象征意义,但却启发了眼和身的不同官能,不同的视线和运动方向也彼此交错。

和三维的雕像不同,绘画平面只有在正面观看才是富有意义的,人们间实际观看绘画作品的方向和行进的方向并不一致,由于展示理念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的建筑布置,同时这些布置又反过来形成了对于展品新的理解。

建筑利用内部装饰形成了展品和空间一体的情态。位于波茨坦市北郊的无忧宫是18世纪德意志的王宫和园林,无忧宫有纵贯檐部的三段式柱式形成壁龛形的空间聚合,在其间可以放置艺术品,这种手法在图书馆中也经常可以见到,这些建筑元素实际上起到了“画框”的部分作用,它使得观众的观看形成某些确定的段落,段落与段落连缀成有意义的运动。

与此同时,初期的“画廊”也有相当多将一幅幅画密布在墙面上,使得它们几乎形成一个完全连续的表面,空间的“段落”和节奏变得模糊,“运动”的趋向让位给了整体性的静态感受。

“画框”的强弱和尺寸,步履的大小与徐疾,再加上不同的流线,总是意味着分歧的行动方向和彼此关系,美术馆中的行动不会是列兵式,而是一首“交响曲”。

古根海姆博物馆,古根海姆博物馆是谁设计的(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