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图片大全,天坛三种颜色

首页 > 大全 > 作者:YD1662022-12-18 03:31:23

“统一战线”是*总结的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不仅是这一理论的倡导者和制定者,同时也是模范的执行者。

*身体力行,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胸怀,从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和党外人士肝胆相照,对他们以诚相待,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他们建立起真诚深厚的友谊。

天坛图片大全,天坛三种颜色(1)

*和张元济等人游天坛

1949年9月19日下午,*邀请前来参加政协会议的前国民党起义将领程潜陈明仁以及前清进士、文化巨人张元济先生等人到天坛游览。

在*等人游览期间,他曾意味深长地询问张元济:“你当年在清朝做事,每个月有多少俸禄?”

那么张元济究竟是谁呢?*为何要问他这个问题呢?他又是如何回答的?

和平的推动和维护者

张元济1867年出生在广州,1884年步入科举之路,8年后金榜题名,入选翰林院庶吉士,不久后担任刑部主事和总理衙门章京。为了培养熟悉西学和精通外语的人才,张元济于1897年奏请成立通艺学堂,并主持制定了《通艺学堂章程》。

天坛图片大全,天坛三种颜色(2)

张元济

1898年6月,张元济和康有为在颐和园勤政殿受到光绪皇帝的召见。光绪询问张元济许多关于通艺学堂的事情,还提到了印度铁路已经开至我国西藏边界和变法受到顽固派阻挠的事情,张元济听后向光绪皇帝建议开铁路需要培养人才。

这次破格接见也令张元济对光绪皇帝产生知遇之恩,感激的同时也令他隐约察觉到变法前途堪忧,认为光绪虽然有心变法,但能力似乎并不充足。

9月,张元济因为对变法的许多举措担忧而上书,全面阐述了自己的维新思维。在整个变法的构成中,张元济对变法的阻力和难度的估计要比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清醒得多。

果然操之过急的变法措施引起了保守派的反弹,不久后张元济也被革职,从此结束了自己的京官生涯。不过官场失意的张元济并没有因此放弃自己救亡图存的理想,反而令他走上一条新的救亡之路。

后来张元济举家迁往上海,经过李鸿展的推荐前往南洋公学担任译书院主事。1901年张元济代理南洋公学总理,由他主持的特班考试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其中优秀学生有黄炎培、邵力子等等。除此之外张元济还聘用蔡元培为总教习,创办了《外交报》。

天坛图片大全,天坛三种颜色(3)

夏瑞芳

1902年,这一年对张元济来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因为他受夏瑞芳的邀请正式加入商务印书馆,从此便和商务结下了不解之缘。从1903年开始主持商务编译所工作开始,张元济便着手于网罗优秀的编译人才进馆,还设立编译所图书资料室。

张元济凭借着自己的能力、地位和声望,很快就成为商务的灵魂人物,在他的不断努力下,商务业务蒸蒸日上。在此期间,曾先后印刷出《四部丛刊》、《涵芬楼秘籍》等珍贵古籍,为保存祖国文化遗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戊戌变法后,张元济创办和经营中外闻名的商务印书馆。

1932年“一二八”事变发生,19路军奋起反抗。1月29日,日机轰炸了商务,商务所辖的总厂和东方图书馆等都被焚毁。2月1日,日军再次闯入商务印书馆,放火焚烧了残余的全部书籍,张元济精心收藏的46万册书籍瞬间毁于一旦。

不过张元济并没有因此绝望,他重返商务主持召开董事会议,为复兴商务而呕心沥血,直到半年后,商务才得以恢复。而此次商务劫难也令张元济对国民党政府的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政策十分不满。

天坛图片大全,天坛三种颜色(4)

首页 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