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长春10月7日电(记者李双溪)近日,在吉林省大安市新平安镇盐碱地治理示范田里,风吹稻浪,一片丰收景象。一年前,这里还是一片重度盐碱地,打不出多少粮食,如今每亩地已经平均产粮500公斤以上,基本达到农田标准。近年来,吉林省利用农业科技进行盐碱地治理,昔日盐碱地已成为今日米粮川。
吉林省西部地区是世界三大苏打盐碱地集中分布区之一。这里的盐碱地因盐分重、碱化度高,农作物难以正常生长,曾被称为“八百里瀚海”。大安市位于吉林省西北部,全市适合耕种的盐碱地面积为119.8万亩,中重度盐碱地成为粮食增产的一大瓶颈。
10月5日,大安市新平安镇农民展示改良前的盐碱土。(新华社记者李双溪 摄)
为破除农业发展瓶颈,大安市近年来引入多家科研院所及企业,将农业科技应用到盐碱地治理中。采用有机硅、磷石膏、高分子缓释肥、脱硫石膏等多种土壤改良剂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亩产400公斤、500公斤以上……利用科技成果,盐碱地上的亩产纪录一次次刷新。
今年,来自河北省的硅谷农业科学研究院承担了大安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3万亩重度盐碱土壤的改良工程,他们使用自己研制的有机硅功能肥改造盐碱地。该研究院负责人宋福如介绍,有机硅的亲土性有利于形成土壤的团粒结构,保持了肥料不流失、土壤不板结,增强了储水透气功能,为农作物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利于作物增产。
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最受益的是农民。“利用这种亲土性,大大提高了秧苗的成活率。”大安市新平安镇农民郭晓红说,这是她在盐碱地上种植水稻的第六年,每年产量稳中有升。第一年在盐碱地种水稻,由于缺少科技方法,每亩只收200多公斤。2017年,在专家的指导下改良土壤,亩产达到了430多公斤。“今年预计能达到500公斤以上,又是个丰收年。”郭晓红说。
10月5日,收割机在大安市新平安镇的盐碱地治理示范田里收割。(新华社记者李双溪 摄)
今年,吉林省自然资源厅在大安市海坨乡互助村集中设立盐碱地土壤改良试验示范基地,邀请10家科研院所和企业进行技术“大比武”,采用各自的改良方案,在同一块盐碱地上种植水稻。近期测产验收后,吉林省将总结各家技术成果,为未来盐碱地治理提供参考。
据大安市自然资源局土地整理中心主任王长志介绍,2016年以来,大安市共治理盐碱地近13万亩。昔日吉林西部的不毛之地如今正成为这个省粮食产量新的增长点。